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术后真菌感染情况分析及针对性护理方法

2021-09-21 18:52贾云飞刘海丘程鑫杨琼王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护理

贾云飞 刘海丘 程鑫 杨琼 王涛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术后真菌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共计31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术后患者,整理统计术后六个月内真菌感染患者的登记号、姓名、性别、年龄、术前是否不干耳、耳道是否狭窄、术前耳道是否真菌感染、术前是否有使用挖耳勺或者用棉签掏耳朵的习惯。结果:术后六个月内发生真菌感染48例,感染比例16.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术后易发生真菌感染,护士通过教会患者保持耳道干燥、保证耳道卫生;术前控制真菌感染,术中扩大耳道;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对于减少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十分重要。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真菌感染;耳内镜;护理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107-0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是比较典型的耳鼻喉科疾病,患病后会出现听力下降、耳内流脓等,如果长时间未能进行有效治疗,则有可能导致颅内感染,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鼓室成形术后真菌是治疗中耳炎的常规手术,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是新技术[3-4]。如果术后发生真菌感染,症状可伴随耳痒、耳痛、耳流脓,个别伴听力下降。因此,通过有效地减少术后真菌感染对于该群体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31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在耳内镜下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12月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耳内镜术出院患者共计319例,男性156例,女性163例,平均年龄34.9岁,319例患者中复查299例,未复查20例,已复查患者中术后六个月内发生。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符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标准;患者意识正常;同意参与本研究,已簽署知情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1.2.1 通过工作系统查询患者住院登记号,统计术后六个月内真菌感染患者的登记号、性别、年龄、术前是否不干耳、耳道是否狭窄、术前耳道是否真菌感染、术前是否有使用挖耳勺或者用棉签掏耳朵的习惯。

1.2.2 诊断术后真菌感染的方法。(1)症状可伴随耳痒、耳痛、耳流脓,个别伴听力下降。(2)耳内镜检查外耳道有淡黄色或白色分泌物,乳突术腔见灰白色假膜团块或胆脂瘤样上皮,检查见中耳术腔内污秽样痂皮,或伴有白色粉状物、绒毛状霉苔,拭去后乳突术腔黏膜充血、肿胀,有少量黏脓性分泌物。(3)全部病例送细菌和真菌培养[5]。

1.3 观察指标

统计耳内镜术后耳道真菌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1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经耳内镜手术后,发生真菌感染的患者48例,真菌感染率16.05%。见表1。

3 讨论

结果显示,耳朵不干可能是引起术后真菌感染的原因之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手术术中需使用电钻磨骨、冲水,使外耳道处于潮湿的环境中[6];术前涂脱毛膏、术中取皮瓣,使外耳道皮肤受损,破坏外耳道原有的微环境,使得术后易感染真菌;术后2周内,耳道被海绵等填塞物充满,耳道不易发生真菌感染,但术后2周患者复诊,将填塞物拔除后,真菌容易感染;本组患者地属南方气候,术腔常潮湿,容易诱发本病。因此,护士最好在患者出院3~4周开始进行随访,询问患者是否有耳道发痒感、流水等症状,如果有,需要及时到医院复诊。并告知患者以下内容。(1)头发遮住耳朵,不利于空气流动,因此要注意耳旁头发修饰,露出耳朵;(2)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3)气候湿热利于真菌生长,建议室内使用抽湿机,保持室内湿度适宜;(4)建议用小功率吹风筒每日向外耳道吹风;(5)避免使用滴耳液[7]。

术后耳道真菌感染的患者中,术前耳内镜提示47.92%的患者耳道存在外耳道狭窄情况,因此导致术后真菌感染的因素之一可能是耳道狭窄。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建立一个通风良好的外耳道,能够促进术后术腔的清洁。并进一步促进上皮生长代谢,同时也减少因上皮脱落造成的痂皮,外耳道口狭窄可能会导致引流不畅,也会导致手术腔通气不足,导致术腔引流自洁能力下降,因此,保证术后干耳的前提是保证外耳道的通畅。导致外耳道口狭窄的主要原因包括瘢痕体质、耳内切口缝合太紧、外耳道口术后换药填塞不紧等[8]。耳道狭窄不利于空气流通,易于真菌生长,因此术中应考虑对该类患者的耳道进行耳道扩大,以减少术后真菌感染。

术后耳道真菌感染的患者中,术前耳内镜提示31.25%的患者术前存在耳道真菌感染。相关报道中指出,约有15%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均因感染真菌致病[9],在彭芮[10]等人的研究中也显示了影响术后不干耳的主要原因为真菌感染。在研究中发现,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术前未能较好的控制真菌感染,因此导致术后真菌感染仍然存在,并对中耳黏膜造成了一定影响,从而形成慢性炎症,炎症形成后又进一步促进了真菌的繁殖,二者相互作用,导致中耳黏膜出现纤维化,迁延不愈。因此,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需要将术前即对不干耳分泌物进行药敏试验以及病原菌检查,对于术前即已经出现的真菌患者,应该积极进行抗真菌治疗,达到患耳抑菌和杀菌的作用[11]。

本次研究发现,术后耳道真菌感染的患者中,术前耳内镜提示54.17%的患者术前存在掏耳朵等耳道不卫生行为,掏耳朵可能引起耳道真菌感染。因此加强科普宣传,非医疗机构采耳、各种方式自行挖耳,会降低耳的免疫力,破坏耳道内微环境,从而使外耳道被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养成良好的耳道卫生习惯对于预防耳道真菌感染十分重要,用挖耳勺、指甲、纸团等不良习惯需要改掉。

规范并加强疾病宣教,医护人员在给病人宣教时,告知患者耳内镜术治愈中耳炎概率高达92%,术后穿孔率极低。渗血、渗液均属于正常情况,通常1~2星期内出现,最长可持续2~3月时间,渗液期间称为干耳期;流脓为外耳道胆脂瘤术后不常见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是否为合并感染,需按炎症治疗,可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局部滴抗生素类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保持外耳道干燥。并教会病人用捏鼻鼓气判断耳膜是否穿孔,以减轻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告知患者出现真菌感染及时到医院进行耳道清理。另外需要嘱患者戒烟戒酒[1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补充富含蛋白质的软食以加强营养,坚持锻炼(以微微出汗为宜),增强抵抗力,以促进伤口愈合。术后6个月内,避免出入嘈杂环境、忌用耳机。较多患者对出行方式的选择存在较多疑问,可以乘坐地铁,半年内避免乘坐飞机[13-14],飞机起飞和下降时中耳鼓室压力与外界压力会出现压力差,一般情况下,人体通过咽鼓管的开放,调节此压力差,但鼓室成形病人术后咽鼓管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地炎症,咽鼓管的通畅可能受到填塞材料影响,难以缓解压力差,进而可能会影响骨膜的修复和生长,因而鼓室成形病人术后短期内不能坐飞机[15]。当鼓膜完全长好后,可通过检查判断咽鼓管的功能是否恢复正常,若恢复正常,则患者可乘坐飞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仅对耳内镜术后的48例耳道感染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未整理319例中全部耳内镜手术患者资料。因此無法做各个因素与术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只能说明这些因素可能是术后耳道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需要对319例耳内镜手术患者资料都进行整理统计,采取相关性分析,才能得出相对可信的结论。

4 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术后易发生真菌感染,护士通过教会患者保持耳道干燥、保证耳道卫生;术前控制真菌感染,术中扩大耳道;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增强抵抗力对于减少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马芙蓉,柯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分型与诊断治疗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31(16):1225-1227.

[2] 李炜.耳内窥镜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42-44,114.

[3] 张全明,杨琼.耳内镜手术围手术期管理[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4):311-314.

[4] 杨琼,张全明,曾楠,等.耳内镜下经耳道入路治疗局限性上鼓室胆脂瘤[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7,15(4):416-419.

[5] 陈华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5572-5573.

[6] 杨琼,唐志辉.耳内镜下中耳手术[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32(5):393-396.

[7] 杨琼,高春生,孙彩波,等.耳部真菌病临床分析(附187例报告)[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2):161-163.

[8] 彭芮.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3.

[9] 朱普堂,李谨,张群.乳突根治术后长期感染与真菌感染关系的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1422.

[10] 彭芮,骆文龙.慢性中耳炎患者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术前因素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4):372-374.

[11] 胡旭武.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790-1791.

[12] Johb L,Dornhoffer MD.Retrogrademastoidectomy[J].Otolaryngol Clin N Am,2006(39):1115-1127.

[13] 陈东霞,孙莹,章英坤.Nd:YAG激光鼓膜造孔加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25(10):43-44.

[14] 李维春,邓娇.耳内镜手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研究[J]. 饮食保健,2019,6(5):43-44.

[15] 查丽丽,周蓉珏.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镜治疗的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05(017):28,36.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