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患者亲情护理链应用效果观察

2021-09-21 18:52黄冠玲欧燕谭秋凤梁冰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效果

黄冠玲 欧燕 谭秋凤 梁冰

【摘要】目的:观察子宫切除术患者亲情护理链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于本院行子宫切除术者40例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1~6月的同类手术病例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常规施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亲情护理链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子宫切除术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护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亲情护理链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施以干预,可显著改善其不良情绪,提升其自护水准。

【关键词】子宫切除;亲情护理链;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109-02

子宫切除术系妇产科系统常见度较高的手术类型,腹腔镜技术的开展使子宫切除术迈进了微创快恢复手术领域[1],但微创手术并不能改变其有创手术本质,带给受术者的创伤反应与应激反应仍无可避免[2],故以积极见效护理举措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心身状态、提升其自护能力至关重要[3]。亲情护理链是一类以护理对象为核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强调于理解及尊重护理对象的基础之上,以亲情式服务理念链接起护理全程,向护理对象供给人文化、亲情化照护服务,促成最佳护理效果的达成[4]。本次研究尝试采用亲情护理链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施以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7~12月于本院行子宫切除术者40例为对照组,年龄在(49.55±9.37)岁;子宫病变、子宫附件病变者分别为22例与19例,选取2020年1~6月的同类手术病例40例为观察组,年龄在(49.71±9.22)岁;子宫病变、子宫附件病变者分别为23例与17例。两组子宫切除术患者在年龄与病种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子宫/子宫附件病变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术指征,年龄在18~60岁,知情同意,认知沟通精神正常。

排除标准:感染;贫血;恶病质;凝血障碍;精神认知障碍;急诊手术;妊娠/哺乳期;其他脏器严重病变;拒绝 参与。

1.2 实施方法

对照组按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常规施护,包括疾病与疾控知识讲解,手术知识科普,术前准备指导督促检查,术时配合,术后生命指征与康复情况监测,指导饮食、排便、翻身、早期下床活动等术后护理事宜,出院时行院外康复事宜交代,做院外自护知识宣讲。

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亲情护理链干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亲情护理链小组与方案构建。构建以妇科护士长为组长、妇科全员护理工作者为组员的子宫切除术亲情护理链小组,组长与责任护士依据专科优质护理标准、结合子宫切除术患者优质护理诉求,拟定子宫切除术亲情护理链实施方案,親情护理自入院时启动,覆盖入院至出院全部护理环节,确保护理对象自日常生活至急危重状况、自生理不适至心理困扰均有人文化针对性优质护理举措加以有效干预。方案成形后由组长组织全体组员行专项培训及考核,确保全员护理工作者对子宫切除术亲情护理链方案的同质化落实能力。

(2)亲情护理链方案的实施。由完成专项培训的组员按子宫切除术亲情护理链方案落实以下护理举措。①秉持微笑照护原则,以亲和态度、亲切言语启动与推进护患沟通,不得使用命令式沟通语言,有意识地将疾病与疾控知识转化为符合护理对象文化背景的科普化、简洁化、明确化、通俗化信息模式,引领护理对象准确掌控教育重点,技巧性地促成疾控知识的内化与外显。②所有护理操作均遵循操作前有解释、操作时有指导、操作后有叮嘱与感谢的沟通流程,严谨细致地执行操作,规避匆忙与粗鲁行为,使护理对象感受到关爱安全与热情尊重。③拓展护患沟通范畴。除沟通疾病进展外,同时关注护理对象其他与疾控效果相关的基本情况,如经济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心理精神状态、宗教信仰、家庭功能等,及早捕捉异常心理症结并行根因追溯与对因纾解。④主动创设舒适温馨安静宁和的人文物理住院环境。定期实施卫生检查与清洁,器械物品归置摆放整齐,以方便、整齐、安全为原则协助整理个人物品。⑤将心理支持范畴扩大至患者家属,对其悉心照料行为加以肯定与鼓励,对其照护压力负荷表达理解并协助有效排解,授予家属心理支持技术,引领其向护理对象有效供给家庭关爱与支持,缓解子宫这一女性重要器官切除对患者所形成的强烈心理冲击。

(3)亲情护理链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组长以定期+灵活专项检查方式开展子宫切除术亲情护理链质量控制,结合检查结果、护理人员及护理对象反馈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亮点纳入固定实施通道,不足处行持续改进。

1.3 评价方法。

(1)以焦虑抑郁自评量表[5]对两组子宫切除术患者行精神心理状态的测评。均由条目20个(均为1~4分)构成,总分值×1.25得到标准分值,焦虑标准评分值在50分以上、抑郁标准评分值在53分以上,分别计做焦虑、抑郁阳性,且标准分值愈高提示该子宫切除术观察样本的焦虑抑郁情绪愈严重。(2)以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6]为工具对两组子宫切除术患者行相应测评。由自护技能与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护责任感四维度合计43条目构成,各条目以1~4分赋分,总分值范畴居于43~172分,分值愈高提示该子宫切除术患者自护水准愈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子宫切除术观察样本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自护评分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观察组子宫切除术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自护评分比较

观察组子宫切除术患者干预后自护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亲情护理链有助于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不良心境状态。叶淑华[7]等研究者指出,近年来因多种相关病种导致需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数量剧增,对受术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的负效应影响不容小视,良好心境状态的维系对于手术患者而言意义重大,是其获得手术如期实施、术后顺利康复的关键保障因素。人类在面对危重症及手术干预时,普遍会伴存绝望孤独焦虑等不良心境[8],而子宫对于女性来说是其女性特征与生殖功能维护的重要器官,故该器官的切除对女性的身心冲击更为剧烈持久。常规的子宫切除术护理模式仅能供给浅层、呆板、固化的心理支持,难以起到高层次、纵深化、全程式的心理抚慰效应。

本研究将亲情护理链应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之中,强调对子宫切除术患者人格尊严的尊重、生命价值的认同、个人隐私的维护,关注该类护理对象围子宫切除期全程化、深入化心理护理诉求,致力于以亲情沟通、亲情人文物理环境构建、亲情解释指导、亲情后盾创设等亲情护理手段[9],形成覆盖于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全期的链式亲情照护体系,自心身社灵多个层面促成与维护护理对象的宁和舒适状态[10],有效纾解各类可致子宫切除术护理对象不良心境状态的具體成因与症结,最终取得了积极的负性情绪改善成果。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子宫切除术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亲情护理链有助于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自护能力。自护能力的高低与疾控结局的优劣内在关联度密切,高水平的自护能力在住院期与院外期均可发挥不容忽视的积极疾控价值。子宫切除术患者康复期较为漫长,康复内容不仅限于切口、活动能力等的康复,心理康复与社会康复亦占据重要地位,只有心身社灵全维度的康复才可视为子宫切除术者完全康复。常规子宫切除术护理以躯体问题与术后并发症的管理为核心,在心理、社会、灵性追求方面的康复关注度处于缺失状态,不利于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整体康复。亲情护理链的实施,以亲情护理意识贯穿护理全程,以亲情视角高度重视护理对象自护技能的获取与发展,注意从涉及整体康复的多个相关自护领域入手,不仅注重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躯体康复技能的授予,而且将提升护理对象开展心理平衡调适、有效查觉与利用家庭社会支持等自护内容纳入干预范畴,强调对患者参与治疗护理信心与行为的激发[11],使之可更具主动性地寻求与接受健康管理知识技能传授,更有效地利用家庭社会支持资源实践与发展自护行为,从而取得自我护理水准的成功提升,与梁桂香[12]等研究者取得了一致性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采用亲情护理链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施以干预,可显著改善其不良自护水准,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和晓利,王悦,靖爽,等.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31(11):1095-1097

[2] 王旭,孙融,许志新.多维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4):80-83.

[3] 马纯荣.阶段性管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8):1316-1317.

[4] 鲁玲丽,徐冬梅,叶亚明,等.链式亲情护理模式配合家庭访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62-64.

[5] 刘爱兰.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对子宫切除术病人心理状态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10):1233-1235.

[6] 高娜,张丽丽.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3):348-351

[7] 叶淑华,刘敏,谢玉英.中医综合延续护理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0,35(15):46-48.

[8] 张元培.延续性护理对广泛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婚姻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9):1133-1134.

[9] 陈芳丽.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亲情护理在老年痴呆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1):196-198.

[10] 刘婵.链式亲情护理模式配合家庭访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4):573-576.

[11] 欧蕊,陈金梅.家庭访视结合链式亲情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6):37-39.

[12] 梁桂香,王莉莉.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对子宫切除术病人心理状态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9,51(4):265-268.

猜你喜欢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小画匠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