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的结果分析

2021-09-21 18:52张正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2期

张正云

【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血糖检验过程中应用快速血糖仪的价值。方法:在2021年1~5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血糖检测,研究组采用罗氏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对比两组临床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指标测试用时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对于检测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血糖检验过程中,通过快速血糖仪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血糖指标的合理管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糖检测;快速血糖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155-02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与饮食结构的不断转变,作为临床过程中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糖尿病可导致患者血糖指标出现大幅升高,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过高的血糖值往往可对患者身体各个脏器造成持续性损害,继而不利于患者健康的充分维系。与此同时,大量研究数据显示[2],在患糖尿病10年以上的患者群体中,约有30%以上的患者可罹患不同糖尿病并发症,进而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充分保障。此外,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受到糖尿病问题的困扰,因患者多数可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态消瘦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从而不利于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在临床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对于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合理管控,研究人员指出,医疗工作者应积极做好对于临床血糖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合理落实,以便进一步实现对于患者血糖数值的及时了解,从而根据患者血糖指标有效实现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落实。传统血糖检验主要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快速血糖仪在临床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表明,此类仪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医疗人员有效实现对于患者血糖指标情况的充分理解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针对在临床血糖检验过程中应用快速血糖仪的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论述,现将相关内容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21年1~5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47~75(62.45±1.98)岁;研究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8~76(62.39±2.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表示知情同意;患者年龄<80周岁;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可以有效实现与医疗研究人员的沟通。

排除标准:患者伴有恶性肿瘤;患者伴有其他重大器质性疾病;患者伴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有效实现对于自我意识的充分表达;患者无法有效满足研究数据的调查需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血糖检测。分别在患者空腹与餐后2 h状态下使用真空试管进行血液样本的抽取。在血液样本采集前,应对患者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完毕后,采取2 mL静脉血置于试管中并进行离心处理,处理完成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患者血清中的血糖指标进行测试。

1.2.2 研究组采用罗氏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检测。分别在患者空腹与餐后2 h的状态下使用采血针刺破患者指腹并提取相关血液于检测试纸上。在采血前,应使用酒精对患者手指部位进行消毒,等待酒精挥发后再进行采血,以免降低化学反应的发生概率,从而实现血糖指标检测准确性的合理保障。在采血完毕后。及时将蘸有患者血液的试纸放入快速血糖仪中,同时对仪器显示屏所显示的参数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将患者血糖指标、血糖指标的测试用时以及患者对于血糖指标检测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其中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血糖指标测试用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血糖指标检测工作满意度采用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依据患者对于血糖指标检验工作的态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相关量表均由患者填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其中,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05表示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血糖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患者血糖指标测试用时对比

研究组血糖指标测试用时短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患者血糖指标检测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对于检测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医疗人员指出,作为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糖尿病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大。就目前而言,因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改变,在我国临床过程中的发病率出现了大幅升高的趋势,从而导致糖尿病患者群体逐年扩大,继而对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与威胁。与此同时,由于该病尚无治愈方法,因此多数糖尿病患者往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终身进行药物使用并对饮食进行控制,以便合理实现对于血糖指标的有效管控。在这一问题上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受到血糖问题的影响,其往往可伴有口干、乏力、精神不振以及体态消瘦等众多临床症状,进而不利于其身体健康的合理保障。与此同时,相关调查数据表明[4],糖尿病是当前已知的并发症数量最多的疾病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若不能及时进行血糖指标的合理管控,择期往往容易诱发并发症问题,且多数并发症往往属于不可逆性疾病,继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眼部、周围神经、足部,心脏以及肾脏等重要部位,严重者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治疗方面,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降糖药物胰岛素以及饮食控制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管控[5]。实践表明,通过相关治疗方法的合理引入与应用,医疗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实现对血糖的平稳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生命安全的充分保障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在临床治疗期间,为了进一步实现患者治疗方案的科学性调整,医疗人员应及时做好对于患者血糖指标的合理监测,从而根据患者不同时段的血糖指标表现对其血糖值进行充分评估,继而为血糖指标的充分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保障[6]。针对这一问题,在临床过程中,传统检验疗法主要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监测。该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实现对于患者血糖值的充分评估,然而,其检测耗时相对较长,从而不利于患者血糖控制方案的及时调整,对于患者血糖指标的充分控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大批医疗工作人员针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从而有效推动了先进医疗技术在临床过程中的合理应用与渗透。基于此,快速血糖仪在临床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迅速获得了广大医疗人员的一致好评。实践表明,此类仪器可以帮助患者合理实现对于自身血糖值的充分显示,有利于帮助医疗人员结合患者血糖指标合理实现对于血糖控制方法的制定[7]。对于使用胰岛素进行血糖管控的糖尿病患者而言,通过合理做好血糖指标的及时分析,医疗人员可以合理对患者血糖值进行评估,以便有效降低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患者低血糖问题的发生概率,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安全性的充分保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一问题上,罗氏快速血糖仪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血糖检测需求的充分满足,对于患者安全的合理保障至关重要[8]。此外,在临床血液检验工作中,通过合理做好对于快速血糖仪的合理应用,医疗人员可以进一步实现患者血糖指标检测工作的便捷化转变,对于我国临床医疗检验工作综合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从安全性的角度分析,通过合理应用相关器械对患者进行血糖指标检测,医疗人员可以及时对患者血糖值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实现胰岛素治疗患者低血糖问题的有效发现与合理应对,对于患者生命安全的维系至关重要。相关数据显示[9],通过应用该设备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这一变化从侧面证明了该设备的临床过程中所具有的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罗氏快速血糖仪检测所得出的空腹与餐后2 h状态下的血糖数值与传统葡萄糖氧化酶法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指标检测用时方面,快速血糖仪的检测用时明显较短。与此同时,在检测满意度问题上,应用快速血糖仪的研究对象对于血糖检测工作的满意度水平相对更高。

綜上,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检验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提升患者血糖指标检测水平,医疗人员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积极应用 罗氏快速血糖仪进行患者血糖指标的充分检验。

参考文献

[1] 刘士娟.探讨血糖检验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的指标、心理状况差异[J].心理月刊,2020,15(23):197-198.

[2] 陈颖.快速血糖仪监测联合健康宣教应用于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4),102-103.

[3] 徐真真.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在临床血糖检验中应用对比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2):115-116.

[4] 李琦.快速血糖仪联合便捷式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在社区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1):135-136.

[5] 张晓钿,吴新来,符丽珍等.正常大鼠和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值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生化仪的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1):84-86,124.

[6] 朱涛.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应用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8):128-129.

[7] 尹发斌.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血糖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5):162-163.

[8] 许泽敏,顾庆华,崔哲.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46-47.

[9] 周志芳.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应用的临床意义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