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治疗膝骨关节炎70例临床研究

2021-09-21 18:04张艳程爱邓冬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

张艳 程爱 邓冬梅

【摘要】目的:以治疗膝骨关节炎为目的进行探究,并探讨浮针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病例数:70例,患者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n=35,浮针治疗)和对照组(n=35,常规针刺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完成治疗后在VAS疼痛评分的对比方面,研究组治疗后的评分为(1.13±0.62)分,而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为(2.88±0.98)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方面,研究组的97.14%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二者之间的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为彻底根治患者的膝骨关节炎,有效缓解患者疾病所带来的疼痛感,避免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持续降低的现象,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使用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比如浮针治疗措施的运用,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的广泛。

【关键词】浮针;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1-0078-03

膝骨关节炎作为骨关节炎疾病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主要的患病群体多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患病率相对较高,主要由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外伤、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产生剧烈的疼痛,以及生活质量的持续下降,都是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的问题[1-2]。临床上要想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就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治疗本病并无特效疗法,通常医护人员多对患者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及止痛药为主加以治疗,并常辅以康复理疗手段,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则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3]。不过由于这一治疗手段在当前的治疗过程中缺乏理想的效果,因此随着我国医学行业的发展,使用更为优质的治疗手段帮助膝骨关节炎患者改善病情,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基于此,我院选取了数名患者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现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内容包含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病例数:70例,患者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实验样本的情况如表1所示。通过对比显示,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过统计检验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即说明两组可以用来进行对比研究。

1.2治疗方法 为保证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期间的效果,医护人员需要寻找患者膝关节的MTrP,即肌筋膜的触发点。而在寻找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推按髌骨来寻找肌筋膜的触发点。待患者在推按过程中感受到一阵疼痛感,则表明医护人员寻找到了患者的肌筋膜的触发点,之后按照患者的分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以梁丘、血海、内膝眼、犊鼻、足三里等为主要的穴位对患者实施针刺治疗,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皮肤予以消毒以帮助患者减少受到病菌的侵害[4]。进而使用毫针对患者的穴位使用平补平泻法进行针刺治疗,留针30 min。为促进患者病情得到良好的改善,每天为患者治疗1次,并以6次为1个疗程对患者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浮针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运用。为保证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指导患者以坐位的姿势接受治疗,同时在患者的关节下方放置一个垫子,促使患者的膝关节保持在弯曲的状态,同时将弯曲的角度控制在150°。之后医护人员用右手拇指选取疼痛最明显的痛点,并做上记号。然后在患者痛点5 cm的范围附近选择一个进针点,以肌肉较多、皮肤光滑的区域为宜。在患者的进针点处皮肤严格进行消毒,针与皮肤呈15°~20°,针尖指向痛点,快速进针,直抵肌层,然后放平针身并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可使针尖略向上翘[5]。运针结束后,把针仅仅留在皮下浅筋膜层,皮下发现针体完全进入之后,就可以进行扫撒(依靠拇指作为支点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左右的扇形运动)。扫散结束后,退出针身,将软套管留于皮下,并将其固定在患者的患处,留管30 min。扫散时还需协助患者进行再灌注活动,在此期间,医护人员需要按住患者的踝关节按住,帮助其抬高自己的腿部。进而使用左手按住患者足背和足底前1/2,确保患者能够进行足背屈运动和足背伸运动。为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将患者每次扫散灌注的时间控制在30 s,灌注后需休息2~3 min,然后再次对患者进行灌注操作。为了避免造成患者疲劳和损伤,扫散和灌注的次数一般不能超过3次[6]。等到患者完成治疗,将软管起出,并对患者的患处使用棉球进行消毒,以减少细菌的滋生,并完成治疗。

1.3觀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患者经过治疗后,检查显示关节疼痛已经彻底消失,并且未存在活动限制,表明患者的病情已经彻底痊愈;患者经过治疗后,经过检查显示患者关节疼痛虽然存在但是不明显,患者在活动期间受到一定程度关节活动限制的影响,表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了疼痛感持续强烈的问题,表明对患者实施的治疗效果为无效。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予以评分,评分范围为0~10分,评分越高患者疼痛问题越明显,越表明对患者实施的治疗缺乏理想的效果。③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评分,评分范围为0~100分,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对患者实施的治疗越具有显著的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型号为SPSS24.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和分析相应的数据,并开展相应的研究。研究期间,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同时用卡方值c2值代表数据检验值。同时,以P<0.05体现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性。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 结合表2显示,完成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的比较有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 结合表3显示,完成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二者之间的比较有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疼痛问题的改善效果 结合表3显示,完成治疗后在VAS疼痛评分的对比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的比较有意义(P<0.05)。

3 讨论

以往医护人员在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期间,为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改善,通常都会采取西医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而这其中,非甾体消炎药、软膏外涂、止痛药和维生素是医护人员在临床上的常用药物。虽然这些治疗手段在患者疾病治疗的初期阶段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患者所使用的药物将会失去效果,不仅不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甚至因为剧烈的疼痛而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因此为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临床上随着我国对中医治疗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逐渐将中医治疗手段运用到了患者病情的改善工作中。中医临床上常用中药内服外敷、熏洗、针灸、推拿、拔罐、电热针、穴位注射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针灸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对于患者膝盖疼痛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帮助,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活血化瘀、驱邪扶正、醒脑开窍等众多功效[7]。但是由于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条件给予合理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而这其中,浮针治疗手段作为新型的中医治疗方式,在临床上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浮针疗法能够帮助患者疏通血液经脉,浮针能通过扫散手法疏松筋膜组织、结缔组织内神经末梢和各种感受器引发各种电化学效应,不仅可以帮助患者促进血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扩张,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消除肌肉处收缩性结节和肌紧张,不仅在治疗期间极具安全性,同时还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是帮助患者改善疾病所带来疼痛的优质治疗手段。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浮针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患者起到电化学反应,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对肌肉异常收缩方面的问题进行改善,同时也能够对患者肌肉紧张方面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能够达到理想的生物电传导的原理[8]。也因为这样,促使患者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治疗手段,并逐渐运用到了临床治疗中,并拥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将灌注治疗运用到患者病情的改善中,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对存在问题的患肌进行压力问题的改善,将患肌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合理的控制,进而通过压力差为患者的患肢提供更为充足的血液,是一种帮助患者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重要手段,最终帮助患者修复相应的软组织,促使患者彻底根治疾病。

结合研究显示,治疗后在疼痛问题改善效果的对比方面,相较于对照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的治疗手段更具优势,这一治疗手段对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帮助,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以此表明,为彻底根治患者的膝骨关节炎,有效缓解患者疾病所带来的疼痛感,避免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持续降低的现象,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使用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比如浮针治疗措施的运用,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的广泛。

参考文献

[1] 李康, 陆瑾, 田亚丽, 等. 符仲华老师浮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6): 657-660.

[2] 张迪, 王立存. 浮针联合推拿“膝三穴”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22(2): 98-101.

[3] 李洪涛, 杨野, 彭宇飞, 等. 浮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19, 35(8): 52-55.

[4] 蒋宗伦, 许清华, 张迎春. 针灸联合现代康复手段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8, 45(2): 381-383.

[5] 刘婉君, 危志华, 韩慧, 等. 浮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性与有效性的Meta分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10(10): 15.

[6] 李虎, 白田雨, 孙健, 等. 浮针从患肌论治膝骨关节炎思路探析[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0, 28(1): 83-86.

[7] 林骏荣. 浮針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证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7): 179-180.

[8] 肖斌斌, 沈雅婷, 唐森. 浮针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 11(4): 17-19.

猜你喜欢
膝骨关节炎治疗效果
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膝骨关节炎局部辨证体系的初步研究
康复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期间的应用
臭氧水灌洗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