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探索

2021-09-22 16:11张翠罗
现代企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企实训

张翠罗

随着民办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愈发重视向“校企合作”模式转变。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部分,发展“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符合民办高校的办学需求,同时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性人才。因此,推动校企合作模式下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对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以及提高民办高校的竞争优势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1.校企合作法律政策不健全。近些年来,校企合作模式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是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动进程较为缓慢。现如今关于校企合作原则性、建议性以及指导性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较多,但是细节性、具体操作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较为匮乏,例如关于信贷、税收、合作、效益保护、监管评价以及行为激励等其他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较为匮乏,这也是校企合作法律政策不健全的集中体现,进而直接导致教育经费投入远远不足;民办高校在进行资金筹措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另外没有对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责任、权利进行有效划分和明确,导致合作过程中双方均伴随一定的风险,合作的深度有所不足。

2.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不完善。民办高校物流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以及学习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市场实际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合作模式,在合作阶段会受到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合作培养模式不完善,不具备战略性思维,无法有效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一些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不具备宏观大局观念以及长远发展的战略思维,缺乏对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视,没有看到校企合作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强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实际上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是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的一种有效模式,更是一种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全面利用的模式,需要基于长远的目标进行分析,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另外,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各项管理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但是结合现状分析,一些民办高校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仍存在合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对于师资队伍、技术保障以及服务内容等细则的重视程度较低,无法真正体现校企合作模式下对企业、学校以及学生带来的积极作用,无法实现双方共赢的目标,导致校企合作模式不完善。因此,需要根据当下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确定问题的前提下进行深入改革。

3.企业需要与学校需要之间的矛盾。导致企业需求与学校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的主要原因为两者使命的不同。对民办高校来说,培养人才是其首要目标,对企业来说,提高其自身效益是其发展的首要目标,因为两种之间目标存在差異性也导致合作过程存在矛盾问题。现如今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备受市场青睐,同样也是一门十分热门的专业,各民办高职院校均纷纷开设这一专业,但是在这一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发展处于瓶颈期,学校和企业双方矛盾问题较为严重,两者之间难以形成完善、科学、规范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4.民办院校目前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现状及困境。民办高校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以及教学发展的主要参考。现如今我们正处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只有推动整体教学改革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直接导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缺失,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越来越多的实践案例显示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民办高校物流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低下的情况,学习阶段动机不高问题十分明显,对学习缺乏兴趣,这也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和深入造成严重阻碍,需要在实践阶段采取全面分析和针对性改进,进而有效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掘学院资源优势,创造互惠互利的合作环境。为了全面落实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深入挖掘学院资源优势,创造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环境十分必要。对民办高校来说,需要深入挖掘学院资源优势,建立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符合企业培训要求的两栖课程,实现校企教育环境及资源的优势互补、合作共享,进而实现双赢的目标。如何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育和企业岗位设置以及职业技能有效融合,保证课程内容与飞速发展的行业标准趋于同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分析教学阶段与职业工作阶段实现无缝对接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是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建设的重难点问题。因此,需要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对应的相关岗位,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调研工作,充分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将企业生产与课程改革融合,优化课程,将物流行业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的要求作为主要目标,将岗位需求以及职业标准作为重要依据,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基础、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对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岗位的课程资源进行优化,致力于建立满足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符合企业培养要求的课程,进而实现两者教育环境及资源之间的有效共享、优势互补,为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夯实基础,创造互惠互利的合作环境。

2.加大建设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不断深入需要强化两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进行人才的有效输出,学校和企业需要结合实际需求以及自身的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师资水平的建设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案以及针对性的培训实现。只有“双师型”师资队伍才能有效满足校企合作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1)首先需要加强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和引导院校教师前往企业参加锻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及相关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了解目前先进理念、技术,进行深度学习,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同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其次需要和企业进行项目研发,采取企业流程管理以及设计工作;在实训基地中参与生产及教学指导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参加顶岗实训,同时参加新技术、理念培训等。(2)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建立校外兼职教师库,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选聘企业技术骨干人员前往学校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开展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

3.完善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校企合作模式来说,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积极性,需要转变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成本高、收益低的情况。因此,政府需要做到统筹规划,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需要制定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供政策保障,确保各利益方之间的平衡,有效协调利益,同时加大评估和监督体系的建设力度,全面优化公共教育资源,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发展。学校需要及时更新自身观念,转变角色职能,加强培训队伍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满足企业及职工培训要求;提高科研支持水平,向企业转让先进技术;强化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全面优化服务模式,推动产教的深度融合;根据学生职业发展具体要求以及社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指导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强化自我认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共建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为了保证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发展,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实训场所至关重要。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签订等形式,双方共建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但是目前实训基地作用单一、设施不完善,学生只是接受单一的技能训练,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对民办高校来说,需要结合合作主体建立不同的实训基地,最大程度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利用效益。

三、结语

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市场人才需求空间较大。本文对民办高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存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措施,能够实现双方共赢,为物流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Z2021111  项目名称:校企合作模式下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