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接近人生的真相

2021-09-22 20:17陈晓华陈洋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26期

陈晓华 陈洋

备考金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5月20日到5月22日,中国痛失四位国之栋梁,社会各界开展悼念活动。

5月22日,大连一市民因投资失败报复社会,开车撞人逃逸,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材料二:

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为自己拟定的墓志铭:我从未成熟,但一刻也没停止成长。

司汤达的墓碑上铭刻着:活过,爱过,写过。

小仲马生前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吾寓于生,吾寓于死。吾固重生,尤重于死。生有时限,死无穷期。

他们的墓志铭当中,哪一个最接近人生的真相?请根据以上材料,为校报“人生的真相”主题征稿活动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名师题解

本道试题包括两则材料和写作任务。

第一则是相对型事件材料,应分析把握事件的内涵,综合归纳,全面提炼观点。第一件事中的“痛失”“社会各界开展悼念活动”体现了高尚人格所产生的积極的社会影响;第二件事中的“投资失败”“报复社会”“重大交通事故”,体现了卑下人格造成的社会危害。“人格”“生命的意义”是两件事的交集。

第二则是综合型材料,包含三句墓志铭。要找出关键词,挖掘内涵,提炼观点。第一句的关键词是“成长”;第二句话只有三个词,可以对这三个词进行逻辑重组,未必遵循其原有顺序;第三句的关键词是“有限”和“无穷”,可聚焦于“生命的价值”展开思考。

两则材料是不同的类型,但都关涉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写作时,第一则材料可以起引出和佐证的作用,第二则材料可作为提炼和升华。

写作任务首先是一个问题——哪一个墓志铭“最接近人生的真相”,这个问题提醒学生做出判断和选择。第二个任务是“为校报‘人生的真相主题征稿活动写一篇文章”,这个任务提供情境,但没有文体的特殊要求,写作时稍做回应即可;但这个任务强调了“人生的真相”这一主题,写作时要注意。

立意角度一:生命是不断的自我成长,自我突破。

这一观点揭示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实质。充满活力的生命有发展的内驱力,总能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此类似。从原始社会、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因为对自我的不满足,人类不断挣脱旧有的生活模式,实现突破,发展进步。

选材小贴士:这一角度符合个人成长、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素材可选范围广。事实类材料如今年央视网络春晚,一群平均年龄已达74.5岁的银发老人挽起袖子唱起《少年》。那一刻,他们目光灼灼,如同少年时第一次踏上征程;又如袁隆平不断攻克超级杂交水稻亩产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的难题,并将科研领域拓展到海水稻技术。反面素材如百度“啃老族吧”里,大量“啃老族”交流啃老心得;去年五月,豆瓣上“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大火等。

运用此类材料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肯定和赞扬生命的成长与突破,否定和批判不求进取、庸碌度日的行为。

立意角度二:人生应享受过程,也创造意义。

司汤达的三个词聚焦于“过程”,强调生命的充盈美好,对当下生存意义的追索。“活过”是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认可,“爱过”是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写过”是忠于自己的身份和职责而有所作为。如果每一个生命都能积极有为,在自己的位置上绽放光彩,社会也就能呈现一派生机。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有三层含义,与之相关的素材都可以选用。

“活过”,如诗人罗哈斯所言:不能让自己腐烂,让我们燃烧。让我们毫不畏惧地呼吸。

“爱过”,如许渊冲,96岁的中秋夜,他出门赏月摔倒,致右腿骨折,但他说:“要不是为走这美的路,我就不会摔了,不过月光如水,还摔得蛮美的。”

“写过”,如史铁生所言: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写作,多是因为看见了人间的残缺。如孔子如丧家之犬奔走宣扬儒家正道,终使《论语》经历两千多年却依然常读常新。

立意角度三: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生命的价值却可能永恒。

关于生死的论题,从来没有止息。庄子的“鼓盆而歌”,《兰亭集序》中的“死生亦大矣”,《报任安书》中的“人固有一死”,《我与地坛》中的“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要理解不同的生死观所对应的时代特征,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探究和论证。同时可以将个人的生命价值与人类发展存续的宏大背景相联系,提升思维的高度。

选材小贴士:这一立意方向有丰富的素材可供选择,只要是围绕生命价值这一主题即可。而且,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思考生存与死亡,可以是个人,还可以是文学作品、时代精神、人类文明……如《左传》中叔孙豹提出的“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如秋瑾的“一身不自保,千载有功名”;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只要人类还在呼吸,眼睛还在欣赏,我的诗就会活着,令你生命绽放。

高分素材

推荐素材一

中集集团的逆袭

1982年,麦伯良进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中集每天的产能很低,而且被德日韩打压,几无存身之地,1986年更面临破产的危机。麦伯良在1990年确立了“做集装箱制造业的世界第一”的战略目标后,从设计到售后都亲自参与,拿到越来越多的订单。而且中集盯住最具技术优势的德国提升自己,并打造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当中集做到世界第一时,全球金融危机袭来,中集以多元化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低谷,再次领先世界。成为巨头的中集令人敬畏,因为它始终在生长。

素材点拨:素材打破个人成长的范畴,从中集集团发展的角度来佐证“突破”与“成长”的重要意义。所以这则材料可以用于第一个立意角度的论述。这一素材揭示了不断成长的重要因素:确立目标,永不放弃,善于寻找突破点,勇于挣脱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