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2021-09-23 02:55杨平飞杨丽丽张金霞吴明开
农技服务 2021年5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样地普查

杨平飞,杨丽丽,韩 雪,张金霞,孔 娇,吴明开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现代中药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药用植物是指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分供药用或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广义而言,可包括用作营养剂、某些嗜好品、调味品和色素添加剂,及农药和兽医用药的植物资源。做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以及加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1-3]。

南明区隶属贵州省贵阳市,地形复杂,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平均海拔1 260 m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1 354 h,年平均气温18℃左右,其中夏季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 200 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南明区药用植物种类丰富,菊科植物也有分布,但目前未见有关该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相关报道。为此,根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要求,通过野外调查与访问相结合的方式,针对贵阳市南明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探明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状况,旨在为当地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调查研究方法

于2020年5—9月,严格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采用样带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南明区11个样地(表1)内的菊科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再进行完整采集,每个物种采集数量为3~5株;参照《贵州植物志》《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等进行鉴定,整理各药用植物属、种名,药用部位及功效、生活型等信息,并形成名录。

表1 南明区调查样地的位置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资源组成

由表2看出,从11个样地采集到菊科植物共26个属27种,其中,仅蓟属(Cirsium)含有2个种,其余都是单种属,包括飞蓬属(Erigeron)、马兰属(Kalimeris)、野茼蒿属(Crassocephalum)、鬼针草属(Bidens)、牛膝菊属(Galinsoga)、天名精属(Carpesium)、向日葵属(Helianthus)、蒲公英属(Taraxacum)、紫菀属(Aster)、艾纳香属(Blumea)、拟鼠麴草属(Pseudognaphalium)、黄鹌菜属(Youngia)、泽兰属(Eupatorium)、一枝黄花属(Solidago)、秋英属(Cosmos)、豨莶属(Sigesbeckia)、白酒草属(Eschenbachia)、包果菊属(Smallanthus)、羊耳菊属(Duhaldea)、毛连菜属(Picris)、菊属(Chrysanthemum)、千里光属(Senecio)、蒿属(Artemisia)、苍耳属(Xanthium)和合耳菊属(Synotis)。

表2 南明区的菊科药用植物

据查对《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中药资源目录》,南明区菊科药用植物有重点品种4种:天名精(Carpesiumabrotanoides)、艾纳香(Blumeabalsamifera)、一枝黄花(Solidagodecurrens)和千里光(Senecioscandens);走访调查发现重点品种中药材1种:豨莶(Sigesbeckiaorientalis);其余均为一般药用植物。

2.2 生活型

南明区菊科药用植物生活型有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多年生亚灌木。其中,多年生草本的种类最多,有15种,占调查总种数的55.56%,主要有千里光、野菊、一枝黄花及蒲公英等。一年生草本的种类相对较少,共有9种,主要有鬼针草、苍耳和熊胆草等;多年生亚灌木种类有密花合耳菊、艾、羊耳菊。

2.3 多样性

南明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较丰富,药材类型多样,按入药部位分为全草、根、茎、叶、花、块茎、果实,其中以全草入药为主的有天名精、艾纳香、一枝黄花、艾和千里光等22种,占菊科药用植物的81.48%;茎入药的有2种,叶入药的有4种,根入药的有2种,花入药的有2种,块茎入药的有1种,果实入药的有1种。27种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类型较丰富,具有消炎止血、活血祛瘀药、祛风湿药、清肝明目等功效;其中具有清热功效的最多,有11种,占菊科药用植物的40.74%,有止血消炎功效的有5种,止痛功效的有2种,祛风除湿功效的有6种。

3 结论与讨论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菊科药用植物共有26属27种,其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的种类最多,有15种,占调查总种数的55.56%,主要有千里光、野菊、一枝黄花及蒲公英等。按入药部位分为全草、根、茎、叶、花、块茎、果实,其中以全草入药为主,主要有天名精、艾纳香、一枝黄花、艾和千里光等22种,占菊科药用植物的81.48%;27种药用植物分别具有消炎止血、活血祛瘀药、祛风湿药、清肝明目等功效;其中以具有清热功效的最多,有11种,占菊科药用植物的40.74%。可见,南明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较丰富,分布广泛,综合利用价值大,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等价值,可对南明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南明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垦、开发,破坏了菊科植物的生境;有些种类经过大量采集挖掘之后,种质资源已渐濒临灭绝;此外,南明区大部分地区属于建筑区,药用植物生存环境人为干扰程度大,也导致许多种类的生存和繁衍受到很大的威胁[4-5],很多种类甚至根本没有出现在样地中,仅在部分线路中调查到。因此,建议对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建立重点菊科药材抚育基地,加大菊科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科学、合理采挖药材,做到“割草留根、挖根留种、回填药坑”[6],以确保资源的恢复和再生,实现对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致谢:本项目受2018年、2019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国中医药办科技函[2018]132号、国中医药办科技函[2019]186号资助,研究数据来源于贵州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南明区普查队员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向南明区普查队所有队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样地普查
四川省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进展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桉树培育间伐技术与间伐效果分析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药用植物入菜需谨慎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当归早期抽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