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1-09-24 03:39黄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7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肢体神经功能

黄华

(广西平果市人民医院,广西 平果 531499)

0 引言

脑梗死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者局限性脑组织软化[1-2]。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极其容易复发,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脑梗死,因其血液供应出现异常,导致脑组织病变坏死,从而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及社会的负担[3]。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治疗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针灸推拿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外治疗法,有助于促进对疾病的控制,保护神经功能,促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4]。但是,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探讨观察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平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36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45~75岁,平均(58.96±7.35)岁;病史3~12个月,平均(7.46±2.02)个月,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分级:轻度缺损者有21例,中度缺损者有29例,重度缺损者有18例;病灶位置:颞叶有24例,脑室旁有21例,其他有23例。观察组68例,男27例,女41例,年龄46~69岁,平均(57.23±5.48)岁;病史3~11个月,平均(7.14±2.23)个月,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级:轻度缺损者有23例,中度缺损者有28例,重度缺损者有17例;病灶位置:颞叶有22例,脑室旁有25例,其他有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5];②均经CT、MRI进行检查;③能够配合检查,具备正常理解能力。排除标准:①合并因脑外伤、脑寄生虫或类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病而导致的栓塞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及代谢系统疾病者;③患有造血系统疾病或不宜针刺者。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参照中医脏腑辨证取穴位以电针配合头针,如言语不清,选取廉泉、内关等穴位,吞咽障碍者选取舌三针、哑门、通里等穴位进行针灸。推拿治疗:选取经络腧穴,使用补泄手法按照经络的逆方向以及神经、血管、肌肉解剖进行推拿,上肢先拿揉肩关节前后侧滚至肩关节周围再移至上肢的后侧、外侧以及前侧,按照该路线如此反复2~3次,随后再按揉上肢各个穴位再到肩肘关节,拿捏全上肢,最后进行搓、抖上肢捻五指;上肢推拿完成后,进行下肢推拿,首先从患肢外侧开支,然后到前侧,最后到内侧,如此往返2~3次,再一次按揉髀关穴、风市穴、伏免穴、血海穴等在对下肢主要关节进行轻摆,最后拿捏大腿、小腿肌肉,搓抖下肢并捻五趾。每天1次,时间约15 min并配合红外线照射15 min[6]。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按照规范的康复训练,采用Brunnstrom技术、Bobath疗法、关节松动技术、Babath神经发育疗法,NDT强调运动使肌肉张力正常化并防止过度痉挛,和神经肌肉本体易化法进行训练,分别进行床上移动、患侧肢体各个关节被动活动、坐位平衡、立体平衡、良资位摆放、翻身驯良以及步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1.4 观察指标。①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进行评价;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别从情感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精神健康维度、一般情况维度、精力维度、生理职能维度、躯体疾病维度、生理功能维度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②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FMA)进行评分,上肢运动分数共66分,下肢运动总分为34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恢复越好;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测定,分别从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小便控制、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方面进行评定。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NIHSS SF-36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68 21.29±6.45 7.54±6.42 72.43±10.26 96.35±9.45对照组 68 21.82±6.31 11.03±4.19 71.68±11.54 85.64±11.36 t - 1.365 8.462 1.005 7.698 P - 0.135 0.001 0.183 0.002

2.2 两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BI指数及FA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I指数及FA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BI指数 FAM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68 27.06±9.31 64.68±13.42 46.95±6.63 83.57±9.15对照组 68 27.36±9.63 48.28±11.62 47.37±7.04 62.19±8.34 t - 1.635 8.205 1.025 6.897 P - 0.118 0.001 0.295 0.016

3 讨论

脑梗死发病1~6个月内视为恢复期,再此时间段,是最佳预防时期,这段时间内,绝大多数患者改善最快,效果最佳的时期,在该段时间内,采用中医治疗以康复训练为辅,改善缓和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症状,促使其恢复到最佳状态。促使近年来,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明显改善血液循环,调控神经递质,提高再生神经的协调性等,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针灸推拿治疗通过针灸治疗对不同穴位进行刺激,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并调节患者的神经和体液,改善局部血运,提供营养,促进患者康复。推拿治疗对患者上肢、下肢进行按摩,具有舒经通络,并能够促进血液运行,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营养状态,还能够调节脏腑功能,润滑关节,提升患者的抗病能力,同时通过推拿可明显降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在针灸推拿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可促使病变细胞复活,预防压疮、肌肉萎缩等事情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同时,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肢体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BI指数及FA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肢体神经功能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