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也会“三个和尚没水喝”

2021-09-24 10:28马志国
新班主任 2021年9期
关键词:旁观者效应群体

马志国

张老师计划在周一下午的班会课上组织一次班级活动,他吩咐值日小组在课间把课桌椅重新摆放整齐。交代好后,张老师就到办公室做准备去了。结果,班会课快开始的时候,课桌椅才摆好了一半。这让张老师颇为意外:上次班會课,值日组长一个人就摆好了桌椅,这次怎么全组好几个人上阵,反而没摆好?

其实,这是班级管理中社会惰化效应的表现。

什么是社会惰化效应

社会惰化效应说的是群体共同完成任务时,个人会变得惰性化,也就是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单独完成时减少的现象。例如,团体拔河比赛的时候,虽说团结起来力量大,但就单个同学来说,即便不是故意偷懒,也没有单独拔河时使出的力气大。

最早发现社会惰化现象的是法国人林格曼,他专门做过类似拔河比赛的实验。

实验中,他先让被试单独拉绳子,然后在人数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拉绳子,用仪器测量被试的拉力变化。结果发现,随着被试人数逐渐增加,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气却逐渐变小了。

拉坦、威廉姆斯和哈金斯等人在研究中发现:被试认为自己和大家一起叫喊或鼓掌时的声音,要比他一个人鼓掌时的声音小三分之一。就是说,自己单独鼓掌时更用力,而大家一起鼓掌时都有所懈怠。有意思的是,所有被试都承认懈怠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承认是自己制造了懈怠。这告诉我们,社会惰化现象不是故意的,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是一种潜意识作用。

这种社会惰化现象不仅在实验室里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大家耳熟能详的“三个和尚”的故事,就是社会惰化效应生活化的体现。

社会惰化和社会助长都是因为受到他人在场的影响。二者的不同点是,社会惰化现象中,在场的他人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由大家共同完成;社会助长现象中,在场的他人只是活动的旁观者,活动由自己单独完成。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社会惰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了。

产生社会惰化的原因,一是因为评价焦虑减弱。由于许多人共同完成活动,个人不用顾及被单独评价,行为的动力也就减弱了,也就不愿付出更多努力了。于是,社会惰化现象出现了。二是因为活动责任分散。由于许多人共同活动,责任由大家来分担,个人的努力会淹没在群体中,得到的奖励也会被群体分享,因而不愿付出更多的努力。

班级管理中社会惰化效应的预防

不言而喻,无论是对班级群体管理,还是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社会惰化效应都是有害无益的,都是应该避免的。怎样避免呢?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了可以减少社会惰化效应的因素,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借鉴。

一是对个人单独评价。

研究发现,把活动任务具体化明确化,让个人的努力可以单独鉴别,个人的成绩可以单独测量,知道自己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这样的单独评价,让人保持应有的被评价焦虑,从而激发强烈的行为动机,也就减少了社会惰化。教育实践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各班承担学校不同卫生区的值日,甲班的卫生做得既慢且差,乙班的卫生做得既快又好。原因可能就在于,甲班班主任对值日的学生没有分工,而乙班班主任对值日的学生有明确分工。

二是增强群体凝聚力。

研究发现,群体凝聚力与社会惰化效应密切相关。如果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有较强的凝聚力,有较强的责任感,大家彼此认同,齐心协力,个人也就会付出更多努力,较少出现社会惰化。班级有些工作很难分工到人,总需要几个学生协作,这时候,是否会出现社会惰化,就看班级群体的凝聚力了。有时候,利用非正式小群体完成某些班级工作,效果往往比较好,就是因为小群体之间有较强的凝聚力。

三是增强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研究发现,活动任务的性质也会影响个人的努力程度。如果认识到任务目标的挑战性和吸引力,较好地调动个人的卷入状态,也能有效减少社会惰化。因此,我们让几个学生同时完成有挑战性的任务,如果老师善于做好“战前动员”,善于调动学生的卷入状态,也可以避免社会惰化效应。

四是控制群体规模。

杰克森和威廉姆斯总结了49个有关社会惰化的研究,发现共同完成任务时的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程度越低。当群体规模达到8人时,个人的努力程度仅为单独工作时的80%。在一定范围内,群体规模增大,个人努力还在继续下降。因此,在需要学生共同完成任务时,班主任要注意活动小组的划分,控制小组规模,一般情况下,3~5人一组。

五是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

在一项研究中,甲组学生被告知,如果他们所在的群体针对某一问题能够想出的解决方案越多,就可以越早离开。对乙组学生也要求完成同样的任务,但是没有可以提早离开的奖励。结果,甲组没有出现社会惰化现象。这启示我们,如果学生的活动时限可以灵活掌握,就不要统一要求,可以哪个小组完成任务哪个小组就提前休息。比如,有位老师也采取了这种适当奖励的方法,让提早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可以在教室里看课外书,从而避免了社会惰化效应,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正确对待学生中的旁观者效应

与社会惰化效应相关的,还有个旁观者效应。

心理学家达利和拉坦请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当被试,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者让被试分两种情况填写问卷:有的被试单独在一个房间填写,有的被试3人一组在同一个房间填写。在被试埋头填写问卷的时候,突然出现紧急情况:墙角的通风口开始冒浓烟。实验要看的是被试的反应。

结果发现,单独填写问卷的被试在5秒内就发现了浓烟,并采取行动,即刻出去报告情况。3人一起填写问卷的被试,则专于填写问卷,大多数人到20秒后才发现浓烟,而且大多数人没有任何行动,8个组中,只有1人在4分钟前报告了情况,实验持续到6分钟结束时,浓烟到了让人揉眼咳嗽的程度了,8个组中也仅有3个组里有人去报告。

还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一个学生假装癫痫发作。结果发现,现场只有一个人时,他得到帮助的概率是85%,当有5个人在场时,他得到帮助的概率只有31%。

生活中也常有类似的情况。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市南海区黄岐廣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辆车碾压。7分钟内有18个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一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但小悦悦最终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从心理学角度说,这些现象不能仅归因于人的冷漠,而应归因于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是指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由于有他人在场产生了对救助行为或利他行为的惰化作用,从而导致群体坐视不管的冷漠行为的现象。而且旁观者越多,旁观者效应越严重。可以说,旁观者效应是社会惰化效应的一种特殊表现。

学生群体中也会出现旁观者效应。

我们先看第一个案例。一位老人在上学的时间摔倒在某中学门口。最先看到老人的几个学生站在一旁犹豫,很多学生随后赶到,也跟最先看到的学生一样,站住观望。直到有学生告诉了门卫,摔倒的老人才得到帮助。这时候,很多学生也来帮忙了。

我们再看第二个案例。开学没几天,一个高中女生十分不情愿地被换到新的宿舍。当晚把铺盖放到床上,她开始独自饮泣。刚开学不久,宿舍的几个女生还不太熟悉,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她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这个女生感到宿舍的人很冷漠,于是提出再换宿舍。

什么原因导致旁观者效应?

一是责任分散。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有他人在场,救助的责任就会分散到他人身上,不去救助所产生的罪恶感和愧疚感等也会分散到他人身上。个人的责任就会减少,个人不去救助的心理压力也会减少。因此,出现了旁观者效应。

二是社会比较。紧急情况下,由于有他人在场,个人在行动之前会把自己准备做出的反应与他人的反应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当他人都没有采取利他行为时,就产生了对利他行为的惰化作用。于是,导致了旁观者效应。

三是从众心理。在紧急情况下,人更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就是说,由于在场的他人没有行动,个人更容易表现出与他人一致的反应。由此,这样也容易出现旁观者效应。

当学生中出现类似旁观者效应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地进行道德评判,而应正确对待,具体分析,恰当引导。

比如第一个案例,心理疏导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施助的一方。

首先,我们要表示学生出现的旁观者效应,不要简单斥责学生没有爱心;接下来,引导学生在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要犹豫,应及时主动伸出援手;最后,对及时向门卫报告以及随后参与助人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减少和预防学生的旁观者效应。

再如第二个案例,心理疏导的工作重点就要放在受助一方了。

首先,我们要引导该女生正确对待,让她领会有关旁观者效应的道理,不再盲目抱怨同学冷漠无情。同时,我们要指导她学会求助,教她在类似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抱怨,最好是向某一位合适的同学直接请求帮助。这样,既能得到帮助,又能和谐同学关系,远比盲目抱怨好。

猜你喜欢
旁观者效应群体
画与理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网络欺负中旁观者的研究评述
悔棋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偶像效应
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