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2021-09-26 09:39马银琳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9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研究组教学模式

马银琳

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湖南长沙 410006

神经内科主要治疗脑血管疾病、脑部炎症性疾病、偏头痛、脊髓炎、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病等,临床护理质量对促进患者康复发挥积极作用[1-2]。实习是实习护生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效途径,同时实习对实习护生今后职业成长发挥积极作用。如何提高实习护生自主能力,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成为当前临床带教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要选取有效教学模式,以往临床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以带教老师讲述为主,实习护生学习较被动,从而导致实习护生思想僵化,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3-5]。为了提高实习护生专业水平及综合能力,需对临床带教模式进行革新。CBL教学与目标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两者联合应用对提高实习护生综合能力发挥重要作用[6]。该研究为分析联合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效果,选取64名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该院神经内科进行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神经内科进行实习64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组,选取分组方法为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2)与对照组(n=32),研究组男性护生5名,女性护生27名;学历:专科21名,本科及以上11名;最大年龄25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23.16±0.07)岁。对照组男性护生6名,女性护生26名,学历:专科20名,本科及以上12名,实习护生最大年龄24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22.16±0.14)岁。两组实习护生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习护生采用常规教学,实习护生跟随值班护士完成基本护理工作,带教老师向其进行操作演示,实习护生进行反复练习。

研究组实习护生采用联合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流程如下:①第一周至第二周实施目标教学,带教老师向实习护生介绍科室环境,将其讲述相关规章制度。将护生进行分组,每4人一组,跟随医生进行诊疗,对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措施等进行了解。对常见疾病护理要点、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操作流程。常用器械、使用方法进行了解,同时向实习护生讲述无菌技术操作要求,注意事项。安排经验丰富护师对实习护生进行带教,在跟随带教老师轮班过程中,实习护生需对入院患者接待流程、资料采集、常用药物、注意事项、病情观察、肢体康复训练等内容进行了解。②第二周,带教老师向实习护生发放基础护理操作与专业操作评估表,带教老师根据评估结果对实习护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了解,根据存在问题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从而使实习护生对常见疾病基本护理操作技术进行熟练掌握,可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反馈,对查房基本内容进行熟练掌握。③第三周至第四周实施CBL教学,带教老师选取典型案例,如脑出血、脑梗塞、脑膜炎、神经麻痹等,实习护生以小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护理计划,带教老师对各组发言进行点评,对存在错误地方进行纠正,同时带教老师对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总结。④第四周,实习护生跟随带教老师参与临床护理,独立完成护理文书书写,利于培养实习护生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根据实习计划对其实习护生进行考核。

1.3 观察指标

研究组与对照组实习护生实习结束后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操作,分值0~100分。

利用神经内科自制问卷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沟通技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每项分值0~30分[7]。

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对两组实习护生表现能力及学习积极性进行评估,表现能力主要评估内容包括:自信心、求知欲、分析能力、寻求真相、认知程度,每项分值为0~25分。学习积极性主要包括:讨论发言、提问次数、自学时间、查阅资料及学习兴趣[8]。

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满意,75分以下为不满意。

对两组实习护生素质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处理能力,各项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素质能力越高。

利用该院自制问卷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实施护理知识掌握度进行评估,评估标准:90分以上为完全掌握;80~89分为基本掌握;80分以下为未掌握[9]。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护生间考核成绩差异性比较

研究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差异性对比[(±s),分]

表1 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差异性对比[(±s),分]

组别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研究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94.26±1.65 89.34±1.57 12.219<0.001 94.31±1.66 88.94±1.59 13.215<0.001

2.2 两组实习护生表现能力比较

研究组实习护生自信心、求知欲、分析能力、寻求真相、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护生表现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实习护生表现能力对比[(±s),分]

组别自信心求知欲分析能力寻求真相 认知程度研究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22.46±1.15 17.48±1.19 17.023<0.001 22.24±1.58 16.37±1.39 15.779<0.001 22.62±1.51 17.17±1.45 14.726<0.001 22.07±1.38 16.77±1.98 12.422<0.001 22.47±1.52 17.81±1.43 12.631<0.001

2.3 两组实习护生综合能力比较

研究组沟通技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实习护生综合能力对比[(±s),分]

表3 两组实习护生综合能力对比[(±s),分]

组别沟通技巧实践能力研究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27.18±1.64 20.65±2.23 13.344<0.001 26.94±2.07 21.44±1.87 11.153<0.001思维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27.11±1.47 20.59±1.43 17.984<0.001 26.98±2.59 21.52±1.64 10.075<0.001

2.4 两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对比[n(%)]

2.5 两组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比较

研究组实习护生讨论发言次数、提问次数、自学时间、查阅资料时间、学习兴趣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实习护生间学习积极性对比(±s)

表5 两组实习护生间学习积极性对比(±s)

组别提问次数(次/课时)讨论发言(次/课时)查阅资料(h/d)自学时间(h/d)学习兴趣(分)研究组(n=32)对照组(n=32)值P值5.62±1.89 2.28±1.37 8.093<0.001 5.55±1.79 3.03±1.25 6.529<0.001 2.45±1.38 1.31±0.92 3.888<0.001 2.86±0.73 2.23±0.51 4.002<0.001 26.79±2.05 20.41±2.14 12.178<0.001 t

2.6 两组实习护生素质能力比较

研究组实习护生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处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实习护生素质能力对比[(±s),分]

表6 两组实习护生素质能力对比[(±s),分]

组别协调能力应变能力 处理能力研究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92.37±1.04 89.51±1.23 10.044<0.001 93.46±1.15 89.85±1.36 11.465<0.001 92.91±1.13 89.56±1.28 11.098<0.001

2.7 两组实习护生知识掌握度比较

研究组实习护生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实习护生知识掌握度对比[n(%)]

3 讨论

神经内科是一专业性较强的科室,是关于神经方面二级学科主要通过头部CT、MRI、经颅多普勒超声、电脑图、诱发电位、血液流变学检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该科室患者病情较复杂,病情变化较快,临床对医护人员护理质量提出较高要求。由于该科室护理工作内容较多,任务较重,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难以对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操作熟练掌握,无法达到临床对实习护生的要求,因此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需选取有效带教模式[10-12]。

传统教学模式可确保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知识进行掌握,但该教学模式无法对实习护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已不适用于当前临床护理教学目标。临床需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随着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对教学模式不断深入探究,PBL教学模式与目标教学模式被联合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C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于20世纪50年代被应用于医学教育中,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往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但单独使用该教学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临床护理带教的教学效果[13-15]。目标教学是指带教老师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带教老师根据目标实施教学,该教学方法以目标为导向,可明确方向,但该教学模式无法对实习护生学习知识面进行平衡,无法避免带教老师向实习护生讲述已熟练掌握的内容,不能有效向实习护生传输薄弱的知识[16-18]。

CBL教学模式与目标教学模式联合使用对培养实习护生学习兴趣、沟通技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评价表对实习护生重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将其反馈给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针对性教学计划,缩小教学目标范围,对实习护生传输有效知识[19]。通过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通过列举案例,将所学内容融合到临床实际问题中,实习护生以小组形式查找资料,进行讨论制定护理措施,利于培养实习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为了确保实习护生完整获取基础知识,提高实习护生综合能力,该研究将目标教学模式贯穿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将其与CBL教学模式相融合,从而为实习护生提供全方位教学内容[19]。

经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成绩(94.26±1.65)分、临床技能操作成绩(94.31±1.66)分、自信心(22.46±1.15)分、求知欲(22.24±1.58)分、分析能力(22.62±1.51)分、寻求真相(22.07±1.38)分、认知程度(22.47±1.52)分、学习兴趣(26.79±2.05)分、沟通技巧(27.18±1.64)分、思维能力(26.94±2.07)分、团队协作能力(27.11±1.47)分、实践能力(26.98±2.59)分均高于对照组;协调能力(92.37±1.04)分、应变能力(93.46±1.15)分、处理能力(92.91±1.13)评分高于对照组,提问次数(5.62±1.89)次/课时、讨论发言次数(5.55±1.79)次/课时、查阅资料时间(2.45±1.38)h/d、自学时间(2.86±0.73)h/d较对照组多;知识掌握度比对照组高(P<0.05)。据此说明,联合教学模式可以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利于发现实习护生存在问题,可对实习护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利于平衡实习护生知识面,可以促进教学大纲完成,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习护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综上所述,应用联合教学模式,对提高神经内科实习护生表现能力、专科水平、综合能力效果较显著,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研究组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