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病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2021-09-27 04:45张梅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预防

张梅

摘要:腹泻疾病是生猪生长发育阶段易发生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发病后患病猪排便频率显著增大,粪便不成形。临床上猪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通常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引发。仔猪阶段尤其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是发病的第2个高峰期。疾病防控和疾病治疗中要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方案,提高整体的防控效果,将疫病控制在萌芽阶段,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该文主要论述猪腹泻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猪腹泻疾病;发病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3.027

Prevention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orcine Diarrhea

ZHANG Mei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Yijinhuoluo Banner,Ordos Inner Mongolia 017200,China)

Abstract:Diarrhea disease is a kind of disease that is easy to occur during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pigs. The clinical causes of porcine diarrhea disease are very complex,usually caused by the infection of virus,bacteria and parasites. Piglets,especially suckling piglets and weanling piglets,are the second peak period of the disease. I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disease treatment,the specific causes of disease should be clearly identified,and then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grams should be formulate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control the disease in its embryonic stage,and reduce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bring higher economic benefit to the farmer.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uses,clinical

symptom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orcine diarrhea.

Keywords:porcine diarrhea disease,etiology,prevention

0引言

腹瀉疾病是生猪养殖管理中的一种常发病和高发病,该类疾病传播速度较快,一旦在一窝仔猪中出现,个别患病病例会短时间内向整个群体快速传播蔓延。感染初期虽然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对猪的生长发育构成威胁,普遍表现为生长发育周期延长,饲料利用率下降,身体逐渐消瘦。如果表现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会使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复杂,给疾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带来巨大难题。需掌握猪腹泻疾病发生的实际原因,然后从预防措施入手,及时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保证患病猪快速恢复健康,增强猪身体抵抗力,有效预防腹泻疾病的发生流行。

1发病原因

1.1内部因素

腹泻疾病是生猪养殖管理中发生流行率较高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的总称,其中对仔猪造成的威胁最为严重,成年猪发病率相对较低,即便出现腹泻,临床症状较为轻微,一般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仔猪出生后肠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健全,胃酸分泌相对较小,对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当大量没有被完全消化的蛋白质饲料和氨基酸进入肠道中,在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发酵作用下腐败分解,产生很多酸性物质,不断刺激肠壁黏膜,造成肠道黏膜出现损伤[1],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吸收水分显著下降,肠道蠕动能力显著增强,引发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

1.2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是由于环境控制不当,各类疾病传播流行,养殖管理不科学,饲料营养价值较差造成。通常圈舍的温度忽高忽低,都会对猪的身体抵抗能力产生一定影响,猪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热应激或者冷应激刺激。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对高温或者高湿环境十分敏感,高温高湿条件下能促使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许多寄生虫的发育速度加快,增加寄生虫的分布范围。80%以上的腹泻疾病是在高湿环境下传播流行。进入冬春季节后,由于很多养殖户一直秉持传统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模式,圈舍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地面潮湿不堪,再加上养殖密度较大,猪之间接触较为频繁,猪的生理功能较低,抗病能力不足,易继发感染多种细菌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差,不科学搭配饲料,饲料不能机体很好的消化利用,如果使用过量的抗胰蛋白酶物质的饲料或者脂肪盐,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及细菌毒素严重超标均会造成生猪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性腹泻。仔猪进入断奶阶段后,饲料配方突然更换,突然更换养殖环境,长途运输,频繁转群,不科学地使用抗生素,免疫接种不到位,均会造成仔猪腹泻的出现。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产气夹膜梭菌、密螺旋体、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肠胃炎、轮状病毒感染,造成猪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2],且表现的临床症状大致相同,但有个别的差异。母猪在妊娠阶段,如果突然更换饲料配方,饲料营养价值相对较高,会造成乳汁过量或者乳汁中的营养成分过高,由于新生仔猪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差,经常会引发消化吸收不良,引发生理性腹泻。母猪身体健康情况、乳汁品质也会给腹泻疾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一定条件。

2临床症状

猪腹泻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患病猪体温迅速升高,最高升高到42 ℃,采食量逐渐下降,停止采食,长时间卧地不起,畏寒怕冷,精神状态逐渐变差,不愿意活动,呼吸急促且困难,随后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排出水样腹泻物,粪便颜色呈现黄色或灰白色,有特殊腥臭气味,有时在粪便中还会夹杂未消化的饲料或者凝乳块,甚至排出的腹泻物中会加杂少量血丝。后期身体严重脱水,被毛杂乱,眼球向内凹陷,抵抗能力相对较差的仔猪在短时间内死亡,抵抗能力较强的患病猪逐渐转变成慢性型。慢性型是腹泻疾病的另外一种临床特征,体温忽高忽低,精神状态不逐渐变差,采食量下降,不能正常行走,行走时左右摇摆,共济失调,喜欢喝脏水,喜欢拥挤在一起取暖,后期便秘腹泻交替出现,体重严重下降,可视黏膜苍白,排出的尿液呈现赤黄色、茶黄色,身体严重脱水,最终衰竭死亡[3]。

3预防措施

3.1搞好环境卫生

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标是造成猪腹泻疾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在猪腹泻疾病预防中,应从清理环境角度入手,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做好环境卫生的清扫工作,彻底卫生消毒,减少母猪和仔猪周围的病原微生物。按照消毒计划,定期对圈舍内外部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扫和卫生消毒。将常规消毒、紧急消毒有效结合,当出现腹泻疾病后,还需做好养殖场的彻底清理工作,及时将圈舍中的粪便污染物清除出去,堆积发酵,交替使用多种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微生物产生严重的耐药性。

3.2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阶段母猪的身体情况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构成严重的影响,在妊娠中后期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满足胎儿和母猪的生长发育所需。还应确保热量均衡,营养价值全面,保证仔猪出生后身体健壮,生命力旺盛,减少腹泻疾病发生流行造成的危害。母猪分娩后更应做好环境调控和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母猪产前1个月和15 d注射1次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根据实际情况,在产前20~30 d还可注射1次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肠胃炎二联灭活疫苗。母猪在进入产房前,需要做好产房彻底清洗冲洗和卫生消毒,选择使用20%氢氧化钠溶液或者1%百毒杀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进入产房和生产阶段后,选择使用温热的0.1%高镒酸钾溶液对母猪的阴户乳房进行全面擦洗,仔猪吃乳前应将乳头中的前2把奶挤干净,辅助仔猪及时吃上初乳,吃足初乳,防止母猪出现乳房炎,仔猪出现严重腹泻。

3.3加强养殖管理

仔猪出生后一定要多做好妥善有效的养殖管理工作,由于母猪乳汁中的铁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仔猪的生长发育,如果铁元素供给不足,易引发缺铁性贫血,使腹泻疾病的发生流行率显著增加。仔猪出生3 周后生长速度较快,每头仔猪每天需要3 mg铁元素,而母猪的乳汁中仅能提供1 mg铁,仔猪出生后应及时做好人工补铁工作,选择使用相应的牲血素或者补铁制剂进行肌肉注射,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工作,保证猪舍温度适宜,满足猪的生长发育所需,抵御各种不良因素的人侵,防范各种应激刺激的产生。同时还应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根据猪的生长发育情况确定最佳的断奶日期,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正确的断奶。

4结束语

腹泻疾病作为养殖管理期间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类传染性疾病,通常是由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引起,临床特征复杂。养殖户应掌握猪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为有效控制腹泻疾病的发生流行,需要从预防管理角度入手,为猪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控制养殖环境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降低腹泻疾病的发生率。另外还需注重加强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针对性防控,強化疫苗免疫接种,增强抗体水平,从根源上控制腹泻疾病的发生流行,保证生猪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吴菲,严明,陈志明,等.生猪腹泻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治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13(1):43-44.

[2]彭小波,熊冬莲.猪腹泻病的比较与防治参考[J].湖南畜牧兽医,2008(2):22-23.

[3]赵润德,邵腊顺.猪腹泻病的有效疗法[J].山东畜牧兽医,2013,34(8):85.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预防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