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髋部骨折股骨近端骨质CT测量的意义

2021-09-27 01:23陈华芳李珊珊郭兴满刘姣姣孙文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松质骨髋部皮质

陈华芳,李珊珊,郭兴满,刘姣姣,孙文路,秦 健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泰安 271000)

髋部脆性骨折作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越来越高[1],迫切需要研究髋部脆性骨折的相关因素。目前,多项研究证实,髋部脆性骨折的发生与股骨近端骨皮质厚度、骨小梁分布、髋部几何结构等均相关,其中,皮质骨厚度具有重要价值[2~5]。但皮质骨厚度的测量方法未达到统一,且差异较大。本研究通过测量股骨近端不同部位的皮质骨厚度及松质骨CT值来探究髋部脆性骨折的相关因素及敏感部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行髋部CT检查的患者,共纳入146例,男40例,女106例,年龄50~89岁,平均(71.63±11.12)岁。其中髋部骨折患者73例,包括股骨颈骨折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非髋部骨折73例。对两组行年龄及性别配对,骨折组患者测量其健侧,非骨折组测量与配对者相同侧。本研究通过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

1.2 CT检查与测量方法

采用GE 256排Revolution CT进行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 400 mAs,层厚1.25 mm,采用标准算法进行重建。将原始图像传输至GE工作站AW VolumeShare 7进行处理。

股骨近端取冠状位中间层面股骨头,股骨颈,大、小转子间的松质骨进行CT值测量,测量时避开软骨下骨和皮质骨,分别命名为“股骨头CT值”、“股骨颈CT值”及“转子间CT值”(图1a)。

股骨近端皮质骨厚度值的测量,取大小转子中间层面的轴位切面图及股骨颈切线位切面图,使用Stradwin(6.0.2版本)的“Thickness”功能对转子间和股骨颈内侧及外侧的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图1b~1c)。

图1 非骨折组患者,女,55岁,对其右侧股骨近端骨质进行测量 1a:冠状位中间层面股骨头,股骨颈,大、小转子间的松质骨CT值分别为294.18 HU、51.09 HU及95.17 HU 1b:股骨颈切线位:垂直于股骨颈长轴的切面,A为股骨颈内侧,B为股骨颈外侧 1c:转子间的轴位:皮质厚度测量切面,C为转子间内侧,D为转子间外侧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及MedCalc软件(19.0.4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资料呈非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比较。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CT测量参数预测是否骨折的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值比较

两组股骨近端松质骨CT值测量结果见表1,骨折组3个部位的CT值均低于非骨折组,且两组间股骨颈和转子间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股骨头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松质骨CT值测量结果(HU,±s)与比较

表1 两组松质骨CT值测量结果(HU,±s)与比较

images/BZ_81_1296_2134_1447_2198.pngimages/BZ_81_1447_2134_1746_2198.pngimages/BZ_81_1746_2134_2097_2198.png股骨头247.56±56.55268.10±85.96<0.001转子间images/BZ_81_1296_2006_1447_2070.pngimages/BZ_81_1447_2006_1746_2070.pngimages/BZ_81_1746_2006_2097_2070.pngimages/BZ_81_2097_2006_2276_2070.pngimages/BZ_81_2097_2134_2276_2198.png30.41±36.1266.98±58.75<0.001

2.2 股骨近端皮质骨厚度比较

两组股骨近端皮质骨厚度测量结果见表2,骨折组在4个部位的皮质骨厚度值均显著低于非骨折组(P<0.05)。

表2 两组皮质骨厚度值测量结果(mm,±s)比较

表2 两组皮质骨厚度值测量结果(mm,±s)比较

images/BZ_81_1296_2540_1637_2604.pngimages/BZ_81_1637_2540_1890_2604.pngimages/BZ_81_1890_2540_2124_2604.png转子间内侧皮质厚度3.69±0.794.11±0.78<0.001股骨颈内侧皮质厚度images/BZ_81_1296_2358_1637_2476.pngimages/BZ_81_1637_2358_1890_2476.pngimages/BZ_81_1890_2358_2124_2476.pngimages/BZ_81_2124_2358_2276_2476.pngimages/BZ_81_2124_2540_2276_2604.pngimages/BZ_81_1296_2668_1637_2732.pngimages/BZ_81_1637_2668_1890_2732.png2.71±0.46images/BZ_81_1890_2668_2124_2732.png2.95±0.61images/BZ_81_2124_2668_2276_2732.png0.016

2.3 影像参数预测骨折的ROC分析

CT影像测量指标与是否骨折的ROC曲线分析结果见表3、图2。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由大至小依次为:股骨颈外侧皮质厚度值>转子间外侧皮质厚度值>转子间CT值>转子间内侧皮质厚度值>股骨颈CT值>股骨颈内侧皮质厚度值,P值均>0.05。其中,股骨颈及转子间外侧皮质骨厚度值的AUC分别为0.893及0.844。

图2 CT影像测量指标与是否骨折的ROC曲线,可见股骨颈及转子间外侧皮质骨厚度值的AUC较大

表3 CT影像测量指标与是否骨折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3 讨论

众所周知,髋部脆性骨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极高,因此探究股骨近端骨质变化与髋部脆性骨折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皮质厚度的精确测量至关重要。但目前已有的研究中[1,5],大多使用X线片进行测量,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本研究使用剑桥大学开发的后处理软件Stradwin进行测量,可直观地在CT图像上对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其精确度在既往研究中已得到验证[6]。

本研究结果显示骨量减少与骨微结构破坏是导致脆性骨折的重要因素,其中转子间区及股骨颈区是髋部骨量丢失的敏感部位,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4,8~10],但股骨颈及转子间区域的CT值对髋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较低。

皮质骨是骨骼强度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股骨颈骨强度下降的主要表现是骨皮质厚度的变薄。由于负重及适当的力学刺激对维持骨重建及修复骨骼微损伤有利,且股骨头上方及股骨颈和转子间内侧是承担压力的主要区域,所以该部位骨重建较活跃,导致局部骨皮质厚度变化不明显;而股骨颈及转子间外侧的皮质骨是承担张力的主要区域,其骨重建较内侧少,因而该区域皮质骨明显变薄;本组股骨颈及转子间外侧皮质厚度值较内侧明显变薄,其诊断髋部骨折的AUC值较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股骨颈、转子间皮质骨厚度值及CT值均可较好的评估髋部骨折的风险,其中外侧皮质厚度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松质骨髋部皮质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基于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构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
皮质褶皱
迎秋
骨小梁仿生微结构的解析与构建
犬股骨髁种植体挤压植入动物模型的建立
老年胸腰椎松质骨的扭转力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