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在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对比

2021-09-27 03:43方志峰
医学前沿 2021年12期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关节镜

方志峰

摘要:目的 观察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康复时间以及AOF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及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及2年,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较佳,可以缩短手术及康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踝关节功能。

关键词:关节镜;踝关节骨折;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功能

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是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日常生活中的扭伤、训练过程中的慢性损伤等均是导致其发生的原因。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由于踝关节损伤后使关节软骨损伤或结构被破坏失去生物力学的平衡,导致关节负重过剧,最终诱发关节功能障碍。该病临床初期多采用冰敷、石膏固定或手术等方式,以缓解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治疗后不够重视,导致韧带松弛而发生踝关节慢性疼痛、肿胀等。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43例,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8.53±3.42)岁;骨折时间1~10个月,平均(5.85±2.12)个月;踝骨折12例,外踝骨折10例,双踝骨折13例,三踝骨折8例。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8.46±3.27)岁;骨折时间1~10个月,平均(5.68±2.32)个月;踝骨折13例,外踝骨折9例,双踝骨折11例,三踝骨折1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为初次骨折;(2)所有患者均伴关节肿胀及疼痛等临床症状。排除标准:(1)无法配合完成手术患者;(2)多侧骨折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手术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施以麻醉后进行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患者取仰卧位,施以硬膜外麻醉;术前需准确标记外侧、内侧入炉,标记部位取胫前肌肉内侧及第三腓骨肌腱外侧部位。使用绷带牵引关节,用手术刀于皮肤表面取3 mm切口,暴露关节囊。之后穿刺关节腔,注射氯化钠溶液,至彻底充盈关节腔。使用穿刺器传入关节腔并放置关节镜,观察踝关节病变情况并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用刨刀对踝关节的软骨、滑膜进行处理,以确保其表面光滑平整。待手术结束后,使用棉垫包扎伤口,于麻醉效果消失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术后7 d拆除针线,若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可以增加患者的运动量及频率。于术后1个月实施负重锻炼,若出现相关并发症应及时注射关节腔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每次2 m L,每周1次,持续注射5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踝关节置换功能评分系统(Mc Guire)评分,评价治疗疗效,总分100分,主要包括疼痛、全活动范围、最大行走距离、上楼、支撑、跛行和不平路面行走情况,80分≤优≤100分;70分≤良≤79分;差<70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康复时间。采用AOFAS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满分为100分,优为90~100分;良为75~89分;中为50~74分;差为<5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兩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康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及康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关节疼痛3例,关节肿胀1例,下肢畸形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4/43);对照组患者出现关节疼痛7例,关节肿胀3例,下肢畸形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58%(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3.957,P=0.047)。

3 讨论

踝关节创伤是骨关节科的常见疾病,多由高能量的损伤致使关节生物动力学失衡、负重过度、磨损且继发关节内的软组织病变、关节结构改变,最终导致关节功能出现障碍。在临床初期多采用冰敷、石膏固定等方法达到治疗效果,但有部分患者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导致活动能力受限。目前,临床针对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多施以手术、药物等治疗手段,而药物治疗以镇痛、消炎为主,只能起到止痛的作用,无法长期解决患者的病根。封闭治疗虽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但无法长期改善患者的踝关节病变情况,且其导致的关节损伤现象会给患者带来痛苦

综上所述,关节镜手术对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较佳,可以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缩短康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蔡培强,邵玉凯,蔡培素,等.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骨科,2017,8(1):16-19.

[2]许杰,吴启平,翟宏利,等.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治疗[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8,15(2):36-39.

猜你喜欢
踝关节骨折关节镜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对急性膝关节损伤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研究
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可吸收螺钉与空心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