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1-09-30 05:30杜萌鑫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8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经济课程

杜萌鑫(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 引言

想要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应多关注市场经济状况,进行实例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管理的内核以及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此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经济管理技能,更要注重实践教学,以激发学生对课程和知识的求知欲,加深自己对经济管理的理解,最后要以学生所掌握的综合能力为核心指标来衡量最终的教学效果。

■ 提升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提升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不仅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也可以加强院校在地方及全国的竞争力,增强自身实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科学和金融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因此这些方面也已经成为资本争相追逐的领域。但是科学由于门槛较高,相比起金融来说,想要在科技领域有所成就,难度要更大一些,因此金融类成为数十几年来热度居高不下的专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逐渐认识到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经济发展渐渐出现颓势,我国也进入了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后果之严重,至今为止,华尔街依然没有恢复原来的繁荣,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金融的泡沫性。提升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相继提出了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 等国家发展战略,但这些战略的成功是需要大量人才的,这也要求高校需要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急需要大量创新型以及复合型的经济管理类人才,但现如今部分地方高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明显没有达到此标准,市场上人才供需紧张,一些地方高校的弊端也在逐渐显现。这些都要求地方高校要重视经济管理类课程,并且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 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许多地方高校的经济管理类课程都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师资力量不仅包含教师的学历,也包含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等多重因素,经济管理类课程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课程,是需要为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服务的。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随机应变,以帮助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教学理念较为落后,这些都会影响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所得。许多教师甚至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监督管理,教师自身素养水平不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

(二)学生综合能力较差

这里所说的学生综合能力较差更多的是从学生自身而出发,高校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分配的时间,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对学习存在一种懈怠心理,对于考试仅仅是考前复习、临阵磨枪。而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甚至可以玩手机、睡觉等等,这些都影响了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入高校,学校不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学生所产生的懈怠心理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也无法成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社会整体的人才供需状况,从而导致失业率逐渐上升的同时,企业却无法找到足够能力的员工,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 提升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基础建设

想要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应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应时刻关注相关部门下达的文件要求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按照规定合理制定经济管理类课程。基础的教学设施是必要的,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也渐渐融入了先进技术,因此,学校也应加强信息化技术教学,完善相关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新技术,掌握多项技术能力,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先进知识。另外,学校也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如今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热度较高,相关领域专业学者数量较多,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培训,另外也可以邀请相关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接收更多更新的知识。地方高校也可以对当地企业进行筛选,选择较为合适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让教师有更多在企业实习的机会,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也可以建立实训基地,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西安地区为例,西安地区是我国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高校数量较多,虽然地理位置较为弱势,但当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以近年来看,西安地区主要以科技发展为主,科技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西安地区的高校可以在经济管理类课程当中加入关于科技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多领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不断接受新事物,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也应时刻关注市场信息,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不可谓不重大,而高校作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此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时刻注重提升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满足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需求。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单纯地学习课本知识并不是主要的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提升其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自身应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才有资格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经济管理类课程并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课程,最终是要为市场经济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应寻求各种机会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不断完善自身,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够进一步满足教学需求。

(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高校学生与高中、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不同的,高校学生从外在年龄到心理方面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有资格、有能力进行更多的自主选择。在课程学习和知识接收的过程中,学生也要明白自身的需求以及学习的目的,学生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学习,对于自身在经济管理课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应有所了解并加以选择。以西安地区为例,如今西安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依然是比较良好的,但是在之前也有经济回落的情况。西安地区的科技发展是较有优势的,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可以促进西安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在西安长久的经济发展历史过程中,可以发现工业在长期内占据着经济发展的大部头。其次,西安的旅游业也在迅速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应参考多方面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如今市场发展状况,以及自身毕业之后的未来规划等等多重因素。学生要根据这些因素对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进行选择性的接收,学生也要根据自身未来规划和社会发展需求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重要程度的划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进行高效学习,最终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 结束语

经济管理类课程也是如今热度较高的课程,但是热度高并不意味着门槛低,相反,经济管理类课程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多个领域的综合知识和多项技能。本文以西安地区为例,简要介绍了关于如何提升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各地方高校应以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教师也应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用于培养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经济课程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