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政府采购模式下图书馆图书采购质量

2021-09-30 05:30储娟陕西省图书馆规划财务科
营销界 2021年38期
关键词:招标供应商图书

储娟(陕西省图书馆规划财务科)

■ 引言

图书馆是为社会大众提供资料阅览的公益性机构,承担着对图书的搜集、整理、收藏、传递等职能,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保护、信息资源开发以及社会教育参与提供了重要保障。可以说,图书馆是一个对社会知识、信息以及文化等进行存储的记忆性装置,它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能够更有效地保存和传播文化知识、弘扬文化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沉淀和传承有重要的助推作用[1]。

■ 政府招标采购图书的基本概述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图书行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图书供应商和出版商,进一步扩展了图书市场,打破了过去由新华书店统一图书市场的传统格局。在众多的出版商和发行商中,图书馆应该如何选择图书供应商,如何优化使用图书采购经费,又如何通过更规范的渠道和市场运作模式有效的保证图书采购的综合质量,这些都是图书馆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一种符合市场经济手段的采购模式出现了—政—府招标采购图书[2]。

■ 政府招标采购图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采购项目报批、审批及采购周期较长

图书馆每年会制定图书采购规划,明确具体的经费预算,其预算申报工作一般会在前一年年终前确定,于第二年年初实现预算拨付,近几年在每年的5、6 月下达采购计划后,有时因馆内部门或财政系统平台原因,还需要通过3 个月左右时间才能继续采购流程。图书采购工作也就到9、10 月份才能展开,也就是说每年只剩下2、3 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图书采购,时间的不饱和性难以保障图书的质量[3]。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图书重复采买、漏买等情况的发生,而大批量图书会集中到达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图书馆的运营带来巨大压力,这就可能导致已经采购的新书却难以做到及时上架。

(二)低价中标可能带来的后续问题

据以往的图书采购经验来看,对于供应商的选择采用最低评分法,即中标的供货商是以最低价取胜的。在开标过程中,评审人员是由政府采购库里的采购专家与图书馆的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采购专家中有不了解图书馆实际工作情况的,对读者需求也了解得不多,对于供应商也比较陌生,这个过程就难以从读者的真正需求和图书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进行有效考评,只能够通过供应商提供的投标文件来进行判断。大部分供应商为了能够中标,一般会把利润压得较低。签订合同后在具体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就可能引发很多的后续问题。

(三)政府采购管理平台与财政云系统衔接不畅,付款出现偏差

2021 年政府采购项目付款程序改为在政采管理平台录入本项目合同,包含供应商名称、开户行、账号及合同金额等明细,提交并审核通过后,政采管理平台与财政云系统后台共享大数据直接转至财政云系统进行政府采购预算额度支付,同项目对应额度。本是为了更方便而去的,但因财政云系统与政采管理平台系统今年是第一次后台共享数据,很多系统程序上的原因导致频繁出现一些无法支付的问题。像是政采管理平台已经录入了正确的合同信息,但财政云系统无对应的合同信息结转过来,导致无法支付供应商款项;供应商更改的信息已在政采管理平台进行更改,但在财政云系统却显示没有更改,也导致了无法付款的情况。这些都是两系统出现技术性问题而导致的无法支付情况。

(四)现阶段图书采购难以有效满足图书馆的个性化采购需求

在招标采购的过程中,图书是通过货物的形式进行大批量采购,而图书采购相比其他货物专业性又更强一些,不仅要有丰厚的学术素养,同时还需要具备极高的选书能力,这样才能从各类书海中筛选出最优质的书籍。供应商的书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一些特色的图书或者文献,就有可能难以提供。例如音像资料、中文邮发报纸、回溯采购地方文献、中文非邮发期刊等,这些项目无法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这就有可能出现部分书籍难以采购的情况了。

(五)图书供应商变更频繁,导致重复劳动

图书馆的供应商一般相对固定,长期的合作能够提高他们对于图书馆真正需求的了解,更好地与图书馆配合,有效保证文献资料的及时更新和完善,以此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但是购书经费因是每年年初拨付的预算,所以图书采购每年都会进行招标,这样直接导致了供应商每年都会发生变化,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延续带来了不确定因素,而图书馆与供应商每年都处于合作磨合期,耗费精力,重复劳动,工作效率低下。

■ 提高政府招标采购图书质量的具体策略

通过政府采购的模式来进行图书采购,能够进一步提升图书采购的规划性和计划性,同时能够对图书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从合法的资质到规范性的文献加工服务,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合理优惠的折扣率等,继而确保整个采购流程的规范性,进一步保障图书采购的顺利展开。但面对众多可能产生的问题,还需要图书采购人员进行更多探索,通过更有效的策略,保证图书采购的质量。

(一)持续推进招标工作规范化,确保流程规范,确保采购商资质合规

通过政府招标的方式进行图书采购,这个过程需要遵循政府采购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对采购信息的公布应在指定的采购平台上按规范进行发布,采购招标过程中保证整个招标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杜绝贿赂腐败问题。同时,图书馆要对采购工作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操作。采购代理机构会根据采购人的项目需求编制规范性的招标文件,并保证整个招标工作的合法、合规,从而实现对于图书高效优质供应商的筛选[4]。制定招标文件时,在采购代理机构的协助下,也能为采购人提供更多的指导意见,持续完善招标文件的合理性、完整性,有效规避风险的发生,从而保证采购工作整体能够顺利且高效地完成。

(二)有效控制图书采购成本,拨付专项资金,自采或另采个性化图书

通过政府采购进行图书招标,能够进一步加强图书采购流程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在这个过程中,图书招标采购将面向所有具备资质的图书供应商,其庞大的项目标的也能够吸引更多优质商家参与投标。相对于以前零散性的购买方式,这种大额度大批量的图书订单也能取得更好的图书折扣,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采购预算的合理化应用,腾出一部分购书经费用于特殊书籍的采购。

(三)加强图书资讯与招标信息的搜集,提高采购目标的准确性

图书馆的文化普及工作效能有多大,直接取决于采购图书的质量,选书的任务依旧要由图书馆来完成的,因此,图书馆应该做好前期的书目调研,可以通过更多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图书资讯的搜集,例如可以到京东、豆瓣、当当、卓越等一系列图书网站,深度调研读者的喜好,并通过相关软件统计图书馆具体借阅的类型,深度分析热销图书,综合各方信息,整理出版清单,并且明确采购的范围,有效提高图书的馆藏质量。同时,还包括图书采购的前期调研工作,需要与本单位的财务部门实时沟通,确保经费到位,与政府采购人员沟通,能否完成审批手续,进一步推进采购的执行效率。

(四)加强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提高图书上架效率

要保证招标采购的质量,应该加强对于供应商资质的审核,把评估分数相对较高的供应商全部列入清单进行综合性评估,并通过长期良好的信誉来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在招标文件的制定过程中,除了对于图书采购项目的具体罗列,还可以指出一些配套的服务,例如图书的编目、加工、排架等,有效解决图书馆人员紧张的问题,便于图书到达图书馆后,供应商派驻专业人员到馆提供相应服务,保证在合约规定的具体时间内完成新书上架工作。此举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新书上架的效率,另一方面还能有效节省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资源。这种方式对于一些人员紧缺的图书馆来说,能够进一步补充整个图书馆的采编能力,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图书馆工作也面临了较多的创新和持续化发展,近年来图书馆图书的采购模式也进行了有效改革,开始了政府招标采购的全新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书籍采购的质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需要通过持续的摸索和思考,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模式下图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招标供应商图书
供应商和客户是否可以抑制企业在职消费?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班里有个图书角
沃尔玛再曝供应商货款纠纷
推荐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