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红色力量 铸国之重器

2021-10-04 06:30袁春妹
纺织服装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海涛企业发展

袁春妹

作为中国纺织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央企代表,恒天集团始终是一种榜样式的存在。从突围疫情、承压完成抗疫保供攻坚战,将一个个“不可能的任务”迅速转化为国家抗疫的有力支撑,到坚守纺机主业,不断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发展,将纺织智造推向新的里程,树立全球业界新标杆,中国恒天,功不可没!

身为恒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刘海涛深知企业的成长与成就,无不源于党的正确领导,恒天集团身上始终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期望,唯有全力以赴做好、做强。

抗疫保供,勇扛央企担当

谈及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表现,人们最为感慨的便是“中国速度”的完美体现,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就拿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复制,这其中,国企承担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也是人们的共识。

“我们闻令而动、主动作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身医用纺织防护材料及纺织装备制造业务优势,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坚决完成了国务院联防联控办公室、国资委、国家工信部和国机集团下达的急难险重任务。”刘海涛说。

据了解,当时恒天集团迅速紧急调动所有资源和力量,第一时间扩能转产,用战时方式强力推进医疗物资生产保供。恒天集团党委从大年初三就发出《倡议书》,在抗疫保供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先后召开了8次专题党委会、72次专项协调会和2次集团全级次视频会,指导5家企业组建3个临时党支部、1个临时党小组,成立7支党员突击队、1支党员战斗队,大力推进医疗物资生产和医用防护材料装备攻关保供,以实际行动让党旗在医用物资生产、重大项目攻关一线高高飘扬。

据悉,在防疫物资的保障中,恒天集团医用平面口罩、N95口罩机、防护服压条机、熔喷布及熔喷布生产设备产量均位列央企第一,为国机集团形成以“三机三品”为标志的中央企业医疗防护物资产业链、打赢抗疫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獻。刘海涛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公司1个集体、3名个人获得国资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人获得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时刻不忘央企责任,恒天集团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了抗疫保供和复工复产全过程,展现出了央企的担当。

逆风飞扬,彰显恒天实力

据悉,在2009年到2019年间,恒天集团资产总额从182.74亿元增加至919.28亿元,增长了4.03倍;年营业收入从132.39亿元增加至429.88亿元,增长了2.25倍;年利润总额从1.36亿元增加至20.04亿元,增长了13.74倍。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谈及企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原因,刘海涛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及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集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始终牢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使命责任,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在创新中进取,在砥砺中前行,持续开创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即便是在疫情阴霾笼罩下的2020年,恒天集团同样经受住了压力测试,率先复工复产,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5.8亿元,净利润18.3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同比实现大幅增长。2021年一季度,恒天集团仍旧延续了2020年的良好态势,生产经营稳中向好,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入利润率均同比稳步提升,全面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我们始终以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活力、放大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改革机遇,着力做强做优。”刘海涛说。

就今年一季度而言,恒天集团各级企业未雨绸缪,抢订单、提效率,多维入手推动企业更好运行。首先,稳步推进生产运营,主要指标超预期。据悉,企业纺机业务新签有效合同35.5亿元,同比增长24.6%;期末,企业在手合同93.7亿元,同比增长73.7%;纺机进出口额同比增长一倍以上;主业生产任务饱满,部分主导产品订单已经排至2022年。其次,聚焦主责主业,明确发展方向。企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专项治理效果逐步显现,优势资源持续向主业聚焦,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构建以纺机为核心的“大纺织”产业链步伐加快。第三,强化创新驱动,梳理培育产业链,确定优先支持重点项目,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显现。第四,党建持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展开,党建与中心工作进一步融合,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

硬核提升,创新加持优势

2020年,纺织业已先于众多制造业产业实现强国目标,在2019年中国工程院推进的重大咨询项目中,针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的国际比较分析中,纺织业成为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5个产业之一。毫无疑问,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成就了中国纺织业的地位和优势。

作为中国纺织业的领军型企业,恒天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先行,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作为行业领跑者,恒天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海外研究中心2个;拥有专利2168项,其中发明专利34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21项,“年产45000吨粘胶短纤维工程系统集成化”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高性能工业丝节能加捻制备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恒天重工国内首条3.8米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顺利投产,填补了国内高产智能高杂直铺水刺生产线的技术空白,年产15万吨粘胶短纤维成套设备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纬纺机全流程智能纺纱成套设备成功服务纺企转型,将行业万锭用工降至15人,成为棉纺织智能化的示范标杆……

猜你喜欢
海涛企业发展
圆圆的世界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区域发展篇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