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篮球行进间传接球发展耐力素质的练习方法设计

2021-10-09 18:35杨长久
体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耐力素质体育教学

杨长久

关键词:体育教学;耐力素质;篮球行进间传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9-0079-03

耐久跑是许多城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在体育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耐力素质训练一直是令学生害怕的事,也是体育教师的“心头之痛”,训练方法单一,训练形式单调、枯燥,导致多数学生惧怕长跑,甚至“谈跑色变”。巧用篮球行进间传接球发展耐力素质,提高耐力素质训练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让学生乐于参与耐力训练并乐在其中,值得在中学生体育课堂上推广。

一、体能、技能协同发展的设计理念

良好的体能储备是取得运动成绩、承受大负荷训练、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还有利于运动员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1]。体能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中小学体育教学需注重体能、技能协同发展。体育教学以技能教学为载体和主线,以能力或身体素质发展为核心,以运用为最终追求目标,凸显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2]。用篮球行进间传接球的方式发展和练习耐力素质,以技能练习为主线进行体能练习,贯彻和体现了体能、技能协同发展的理念。

二、篮球行进间传球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设计

(一)设计思路

跑步是一项不断循环、重复同一动作的运动,本身就比较单调和枯燥。加之传统的耐力素质练习方法如中长距离跑、变速跑、越野跑等,练习形式单一,长期训练下学生都疲于应付;且耐力素质练习大多会引起身体的剧烈反应,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甚至疼痛,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惧怕耐力素质练习。

以篮球行进间传接球发展耐力素质,增加耐力素质练习方法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以篮球行进间传接球发展耐力素质对学生的篮球基础有一定要求,因此前期需要开展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与训练。在学生具有一定篮球技能的基础上,结合体能、技能协同发展理念,以行进间传接球这一技能练习为主线,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贯彻大负荷、长时间的练习要求,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二)练习方法

方法一:单人接传球上篮(图1)。学生平均分成两组站在篮球场两端底线,球场中圈两侧分别安排一人接球和传球,队员1、2分别从篮球场底线右侧同时出发,将球长传给位于中圈同侧的接球人后,快速跑进至前场接中圈来球后行进间上篮。投篮后自己抢篮板,到另一侧队尾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练习。此练习方法同一片场地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人数越多练习的间隔时间越长,锻炼价值就会减小。对中圈附近传接球的两人篮球基础要求较高,要保证传接球及时、到位。

此方法以“传球—跑位—接球—投篮”的练习形式贯彻以篮球行进间传接球发展耐力素质的目标。传球后弧线跑进,既是篮下快攻的基本要求,还增加了跑进距离。从传球出手到接球上篮,全场只触球两次,提高速度的同时增加练习频率。

方法二:双人传球上篮(图2)。队员1、2分别站在篮球场底线罚球区外两侧,队员1持球,队员2向前跑进至三分线附近时,1传球给2,1传完球后加速跑至中线与对面三分线之间接2的回传球,2传球后弧线快下至罚球线延长线与三分线交叉处附近,接1的传球后做行进间投篮动作。1传完球后跑进至罚球线延长线准备接球,2投篮后自己抢篮板球,以相同练习方式传球回到出发点。

以双人往返传接球上篮的形式展开,全场三次传球后上篮,要求传球后加速要快,接球人必须在传球人侧前方接球。全场传球上篮一个来回为一次,每组练习5~6次。刚开始练习时对进球与否可不作要求,重点强调传接球的流畅性和稳定性。但随着练习的进行,动作熟练后需提高投篮要求。

方法三:三人传球上篮(图3)。三人一组面朝篮筐站立,队员1、2分别站罚球区两侧,队员3在篮下持球自投自抢,模拟抢防守篮板球。当3抢到篮板球后,队员1、2分别后转身向前场弧线跑进,2到三分线弧顶处接3的传球,1弧线跑进至中线前接2的传球,3传完球后直接快下到前场,接1的传球完成行进间投篮,投篮后顺势左转弧线跑进,到三分线弧顶处准备接1的传球。当3投篮后,1跟进抢篮板球,第一时间将球传给3发起进攻,1传球后直接快下准备接球投篮;2在后场传球后向右前方跑进至前场罚球线延长线附近,当1抢到篮板球时,2快速后转身做加速跑,过中线后接3的传球,接球后传给快下的1完成行进间投篮,1投篮后2跟进抢篮板球。此为一个来回的传接球练习,如此循环,直至每个队员每个位置都轮到2次为止。

以三人传球下快攻的形式练习传球与速度耐力素质,重点要让每个学生清楚每个位置的跑进路线和任务,可简记为“中锋快下上篮,右侧接第一传,左侧跟进抢板”。练习之初以熟悉路线和任务为主,对进球可不作要求,熟练后提高投篮要求。整個练习过程要保证速度和流畅性,练习次数可随着熟练程度适当延长,达到以三人传球发展耐力素质的目的。

方法四:半场三人传球(图4)。三人一组,队员1、2、3分别位于两边底角三分线处和弧顶位置。3传球给1后弧线向篮下跑进,并伸手(靠近篮筐的手)要球,然后继续弧线跑进到2的位置;与此同时,当3离开弧顶时,2沿三分线外侧弧线上提至弧顶,补3的位置,当2到达弧顶时,1迅速传球给2,2接球后传给3,然后沿3的一侧弧线插向篮下并伸手要球,继续沿弧线跑到1处;2插向篮下时1上提至弧顶接3的传球,接球后传给2,并向2的一侧斜插篮下;如此循环练习,每人每个位置轮到8~10次休息。

半场三人传球时三个队员始终保持三角形,弧顶队员传球给谁后就向哪一侧弧线跑进斜插篮下,当上一个队员向右传球斜插时,下一个队员应该向左边传球斜插,保证每个队员两边都得到练习。斜插篮下时要伸出靠近篮筐一侧的手要球,但传球人并不给他传球;当弧顶队员斜插篮下时,另外一个非持球队员要及时上提补位。每次练习3~5分钟,保证传球、斜插、补位三个动作的流畅性。

方法五:分组对抗传球(图5)。学生平均分成两组,在篮球场限定范围内对抗传球,如全场传球、半场传球、三分线内传球等。队员之间只能传球,不可运球,传出的球不能直接回到传球人手中,即两个人之间不能直接来回传接球,球必须经过第三人触碰。如1传球给2,2必须将球传给3,而不能直接回传给1。成功传球一次计数一次,被抢断后则对方开始传球计数,先达到规定次数(如50次)的组胜出。传球次数可以累计,被抢断后不必清零。如此反复练习,可适当增加传球的次数和难度,如不允许击地传球等。

分组对抗传球人数可多可少,但每组不能少于三人,也不宜过多,可适当扩宽练习场地。对方传球时,防守方要积极防守并试图抢断,或者迫使对方出界,从而使己方获得球权。对于输球方可适当进行一些身体素质练习,如俯卧撑、折返跑、立卧撑、高抬腿跑等或者几个动作的组合练习。

三、以行进间传接球发展耐力素质的注意事项

其一,讲究训练方法。以篮球行进间传接球发展耐力素质,宜采用持续训练法,即不断持续和重复同一组练习内容和动作;而组与组之间宜用中等强度的间歇训练法,即一组练习结束后休息1~2分钟,在学生身体和内在机能尚未彻底恢复的情况下又开始下一组练习,以保证练习效果。研究表明,间歇训练法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弹跳素质以及专项技战术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相较于一般训练法效果更显著。

其二,保证练习时间和频率。篮球场长度及宽度有限,如果练习的组数太少就得到休息,显然只能发展速度素质,而不是耐力素质。要以行进间传球接球形式发展耐力素质,就必须延长练习时间和增加练习频率,提升练习量和训练负荷,只有保证练习时间,练习量和训练负荷才会提上来,从而保证练习效果。

其三,保障场地器材。多个组别同时开展行进间传接球练习对场地、器材数量有較高要求。根据具体的练习方法,要保证足够的篮球数量,如按方法一练习,要保证一人一球,而方法二要保证两人一球。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最为合适,当其中一组练习时,另一组休息,如此轮换。若学生人数多、练习场地少,势必会延长每一次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休息时间过长,练习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体能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体育教学中要注重体能和技能协同发展,在以技能练习为主线的课堂中穿插体能练习,提升体能练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以篮球行进间传接球这一技能练习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于无形之中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让学生不再惧怕耐力训练,从而提升耐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叶鹏,谭鹏.对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1):75-77.

[2]孟殷勤,洪道毅.以篮球传接球发展学生速度素质的练习方法设计[J].体育教学,2020,40(08):33-34.

猜你喜欢
耐力素质体育教学
耐久跑教学方法新尝试
足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分析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研究
高中学生耐力素质状况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