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油田职工健康体检人群结直肠腺瘤息肉患病调查

2021-10-09 19:25陈策刘复娜董云峰郭凤霞刘小娟张红丽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陈策 刘复娜 董云峰 郭凤霞 刘小娟 张红丽

[摘要] 目的 分析某油田职工健康体检人群结直肠腺瘤息肉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体检并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河北省华北油田地区职工2 000例,根据肠镜检查结果分为结直肠腺瘤息肉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分析结直肠腺瘤息肉病人临床与病理特征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 000例受检者中腺瘤性息肉检出312例(15.60%)。40岁以上腺瘤息肉检出率(17.96%)显著高于40岁以下人群(2.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633,P<0.001)。观察组的男性、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有吸烟史和饮酒史、有家族史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等均高于对照组(t=2.183~17.088,χ2=24.692~338.736,P<0.05)。观察组共检出腺瘤性息肉431枚,本组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有其特点。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50岁、TG>2.5 mmol/L、有吸烟史、有家族史等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31~3.167,95%CI=1.140~7.868,P<0.05)。结论 结直肠腺瘤息肉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其发病与性别、年龄、高TG血症、吸烟史与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家族史等有关。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息肉;健康调查;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5.35;R195.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5532(2021)04-0605-04

结直肠息肉是一种发生在肠道黏膜上隆起性病变的肠道疾病。根据病变性质可分为炎性息肉与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经治疗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情况下不能自行消失,且有恶变倾向[1]。有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结直肠癌病人是由结直肠腺瘤息肉发展而来,早期内镜下发现并切除结直肠腺瘤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及病死率[2-3]。河北省华北油田人员数量庞大,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该油田职工的结直肠腺瘤息肉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的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对2017—2018年河北省华北油田职工健康体检人群进行了肠镜检查,了解该油田职工结直肠腺瘤息肉的患病情况和临床特征,并分析其患病的高危因素,旨在提示高危人群定期行结肠镜检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并为本地区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早期筛查提供数据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体检并行结肠镜检查的华北油田地区职工2 000例,男786例,女1 214例,年龄21~75岁,平均(50.04±7.02)岁。按照镜检和病理报告将受检者分为结直肠腺瘤息肉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河北省华北油田地区职工;③健康体检进行肠镜检查者。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严重生命器官疾病者;②经检查可见息肉,但未活检定性者;③临床资料不完善者。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检者均知情并同意。

1.2 判断标准

根据肠镜检查可见息肉,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腺瘤息肉者,可诊断为结直肠腺瘤息肉病人。腺瘤定义:经肠镜检查提示存在息肉,送病理检查;肠镜报告、病理报告以息肉特征为基础数据。息肉部位:右半结肠(结肠脾曲至盲肠)、左半结肠(结肠脾曲至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直肠息肉。组织学结果:腺瘤性(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锯齿状腺瘤)、非腺瘤性(增生性、炎性)。高危腺瘤[4]:數目在3个及以上、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直径≥10 mm或腺瘤含绒毛成分,具备以上3项条件之一即可确诊。腺瘤检出率:组织学证实有≥1枚腺瘤性息肉病例数/总人数。

1.3 检查方法与观察指标

采用电子结肠镜(CF-H260AI型,日本Olympus公司)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肠镜检查,排除肠道疾病,其中存在结直肠腺瘤息肉者记录息肉大小、位置、数量等,并给予电切除术治疗,将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采用清晨空腹13C或14C快速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查,以13C检测值>4 dpm或14C检测值>100 dpm为阳性。采集所有受检者晨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使用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30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试剂盒购于上海瓦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析结直肠腺瘤息肉患病情况,比较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分析患病的高危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比较;将P<0.05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受检人群结直肠腺瘤息肉患病情况

本文2 000例受检者中共检出结直肠息肉548例,其中腺瘤息肉312例,检出率为15.60%。年龄40岁以上腺瘤息肉检出率为17.96%,显著高于40岁以下人群(2.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633,P<0.001)。见表1。

2.2 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病人男性、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有吸烟史和饮酒史、有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家族史者(家族史)、TG、TC、Hp阳性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183~17.088,χ2=24.692~338.736,P<0.05)。见表2。

2.3 结直肠腺瘤息肉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本文312例结直肠腺瘤息肉病人中,共检出431枚腺瘤,其临床与病理特征见表3。

2.4 发生结直肠腺瘤息肉危险因素分析

以发生结直肠腺瘤息肉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BMI、有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TG、TC、Hp等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50岁、TG>2.5 mmol/L、有吸烟史、有家族史等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31~3.167,95%CI=1.140~7.868,P<0.05)。见表4。

3 讨 论

大量研究证实,结直肠癌发病过程为正常黏膜-腺瘤-癌[5-6]。胃息肉与结肠直肠肿瘤的发生率相关,是结肠直肠腺瘤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7]。如果不及时行结肠息肉摘除术,其5年癌变率为4%,10年癌变率为14%[8]。随着本单位体检项目的完善与职工对健康认识的重视,本文2 000例职工自愿进行了肠镜检查,结果显示,2 000例受检者中有15.60%检出腺瘤性息肉,其患病率与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相似[9]。根据指南推荐,对于结直肠疾病筛查评估为高风险人群,建议40岁开始行结肠镜筛查,中低风险人群建议为50岁[10]。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人群发生腺瘤息肉呈年轻化趋势[11]。本研究中40岁以上腺瘤息肉检出率为17.96%,显著高于40岁以下人群(2.88%),提示有必要将职工肠镜检查的初筛年龄提前。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结直肠腺瘤息肉在生长过程中,大部分病人无显著临床症状,部分病人可能存在伴便血或大便表面有血、便秘或(和)腹泻、伴腹痛、大便形状改变等症状改变[12]。本研究上述症状发生率普遍在16%左右,与曹泮悬等[13]报道相似。本文312例结直肠腺瘤息肉病人共检出431枚腺瘤,其中单发腺瘤占31.09%,多发腺瘤占68.91%。多发腺瘤的比例高于张寒仙等[14]的报道(59.5%),原因可能为肠镜清晰度增高,能更好发现病灶。本文检出腺瘤可分布于結直肠各段,其中位于右半结肠占44.78%,左半结肠占38.98%,直肠占16.94%。已有研究表明,多发腺瘤明显高于单发腺瘤率,且右半结肠检出率高于左半结肠、直肠[15]。本文结果与其一致。

结直肠腺瘤息肉可分为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4种类型[16-17]。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管状腺瘤占79.58%,管状绒毛状腺瘤占18.10%,锯齿状腺瘤占1.86%,绒毛状腺瘤占0.46%,其中以管状腺瘤为常见类型。这与以往的报道一致[18-19]。另外,在本文检出的431枚腺瘤中,腺瘤直径≥10 mm者占4.4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占1.86%,高危腺瘤占18.56%,进一步证实腺瘤为直肠癌的癌前病变。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男性、年龄、BMI、有吸烟史和饮酒史、有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家族史者(家族史)、TG与TC浓度、Hp阳性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男性、>50岁、TG>2.5 mmol/L、有吸烟史、有家族史等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血脂代谢异常与结直肠癌发病相关[20-22]。高TG血症可刺激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水平升高,可激活K-ras蛋白,刺激细胞异常增殖[23]。多项研究指出,男性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4-25]。分析原因可能与男性病人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吸烟等因素有关[26]。还有研究显示,吸烟史是结直肠腺瘤公认的危险因素,吸烟可通过氧化损害导致DNA编码错误,增加腺瘤发生可能性[27]。本研究也证实,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并且结直肠腺瘤息肉组中有68.91%病人吸烟,与上述结论一致。临床资料还表明,腺瘤息肉与其家族遗传因素相关,有家族史者结直肠腺瘤息肉患病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20,28-30]。本研究观察组有家族史的病例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有家族史人群更易发病。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结直肠腺瘤息肉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且患病率与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血脂水平、Hp阳性等因素有关,其中男性、>50岁、TG>2.5 mmol/L、有吸烟史、有家族史等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行结肠镜检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以降低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林泳,何媛,赵晶,等. 27年间77 978例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变化趋势[J]. 中华消化杂志, 2019,39(2):106-110.

[2]NIIKURA R, HIRATA Y, SUZUKI N, et al. Colonoscopy reduces colorectal cancer mortality: a multicenter, long-term, colonoscopy-based cohort study[J]. PLoS One, 2017,12(9):e0185294.

[3]陈星宇,孔令斌.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相关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9,26(5):354-358.

[4]李鹏,王拥军,陈光勇,等.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11月·重庆)[J]. 中华内科杂志, 2015,54(04):375-389.

[5]NAKAGAWA Y, AKAO Y, TAHARA T, et al. Development and endoscopic appearance of colorectal tumor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miRNAs[J]. Medical Molecular Morphology, 2018,51(2):82-88.

[6]王恩龙,庄肃非,孟光冉,等. 银川市兴庆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意义研究[J]. 宁夏医学杂志, 2018,40(1):58-60.

[7]WU Z J, LIN Y, XIAO J,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lonoscopy in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polyps and neoplasms: a meta-analysis[J]. PLoS One, 2014,9(3):e91810.

[8]BRONZWAER M E S, GREUTER M J E, BLEIJENBERG A G C, et al. Impact of differences in adenoma and proximal serrated polyp detection rate on the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FIT-based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J]. BMC Cancer, 2018,18(1):465.

[9]劉玲玲,王国军,许冬,等. 无症状健康体检人群结直肠息肉及腺瘤检出情况及与相关临床因素分析[J].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46(10):686-691.

[10]陈万青,李霓,兰平,等.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 北京)[J]. 中国肿瘤, 2021,30(1):1-28.

[11]MURAKAMI T, SAKAMOTO N, NAGAHARA A. Endoscopic diagnosis of sessile serrated adenoma/polyp with and without dysplasia/carcinoma[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8,24(29):3250-3259.

[12]巩波,蔡青红,刘孝高.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9,22(7):536-539,579.

[13]曹泮悬,沈永洲,黄彦钦,等. 结直肠癌筛查发现的7 408例肠道病变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8,35(9):630-633.

[14]张寒仙,黄春梅,彭铁立,等.结直肠多发息肉临床特点及癌变率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20(12):17-19.

[15]刘宇英,伍民庆,李艳红,等. 健康体检人群结直肠息肉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J]. 实用医学杂志, 2019,35(20):3239-3242.

[16]王华超,姚玉璞,刘薇,等. 结直肠腺瘤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49(5):576-579.

[17]谢元茂,陈卫刚. 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直肠息肉分布特征及腺瘤检出率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21,37(11):1832-1835.

[18]韦小兰,骆子义,邱智辉,等. 740例结直肠息肉内镜、病理表现和临床特征分析[J]. 胃肠病学, 2017,22(2):100-102.

[19]蔡升,褚建锋,周建波,等. 168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治疗后并发症及病理分析[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21(12):1-3,26.

[20]李佳,杨落落,周长丽,等. 结直肠息肉患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44(3):646-650.

[21]石嫦娥,陶睿,杨冰冰,等. 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0,32(6):387-391.

[22]应斐,吕丽红,应丽丽,等. 结直肠息肉不同病理类型的危险因素分析[J]. 浙江医学, 2019,41(6):579-582.

[23]郭子皓,展玉涛,王凝,等. 血脂及身体质量指数与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6,25(9):1050-1053.

[24]WONG W J, ARAFAT Y, WANG S, et al. Colonoscopy withdrawal time and polyp/adenoma detection rate: a single-site retrospective study in regional Queensland[J]. ANZ Journal of Surgery, 2020,90(3):314-316.

[25]雷甜甜,刘家欢,黄虹玉,等. 进展期结直肠腺瘤及高危腺瘤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1,8(2):61-67.

[26]周海萍,沈忠磊,赵坚培,等. 结直肠腺瘤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8,21(6):678-684.

[27]钏莉雪,常江,赵锦涵,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相关性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36(6):1299-1303.

[28]刘晓,李文丽,孙建莉,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关系研究[J]. 浙江医学, 2019,41(5):453-456.

[29]刘道江,何国辉,刘鹏,等. 结直肠息肉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9,39(6):389-393.

[30]黄超,闵寒,张金坤,等. 1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的遗传学分析[J]. 胃肠病学, 2019,24(5):269-273.

(本文编辑 于国艺)

猜你喜欢
临床特征危险因素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纵隔大B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特征的关系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轻度听力障碍婴幼儿临床特征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