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1-10-09 20:13强雅玥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儿科心理护理应用价值

强雅玥

【摘 要】目的:总结儿科护理服务期间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入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儿科服务患儿86例,以不同护理方案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常规组采用基于病情监测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基于护理满意度与纠纷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与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儿科心理护理措施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方面的应用价值突出,可以有效提高护患关系,特别是对于纠纷事件的预防控制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心理护理;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应用价值

伴随着社会的持续性发展,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临床医护能力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再加上近些年医疗政策方面对于护理评价的重视度持续提升,导致临床中护患沟通的临床影响力不断提高[1]。对于儿科而言,因为患儿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缺陷,在儿科护理服务期间沟通难度相对较高,想要单纯应用语言达到有效沟通显然不够,此时便需要借助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加强护患沟通,强化沟通效果[2]。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本文以对比研究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及其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儿科服务患儿86例,以不同护理方案划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患者,男28例,女15例,年龄2岁~10岁,平均年龄(5.34±8.03)岁;常规组43例患者,男19例,女14例,年龄2岁~10岁,平均年龄(5.64±7.94)岁。基础数据对比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基于病情监测的常规护理。

实验组应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表情。在护理期间需要严格控制自身的表情,不能出现任何厌恶、恐惧、害怕等情绪表情,在护理期间应当保持亲切自然、真诚微笑,促使患儿可以保持高度安全与愉悦感受,强化患儿对于护理人员的安全感与信任感,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对于无特殊要求时可以不佩戴口罩,并且在护理期间全程保持微笑;(2)身体姿态。在身体姿态方面应当尽可能的以积极、正面、的心态为主,在护理期间保持肢体交流时应当维持得体大方,规避失礼行为的发生;(3)眼神。在护理期间需要保持微笑面对,促使患儿可以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可以从层面上提供信任和安全的帮助,促使患儿可以保持平静的心态去接受医护操作;(4)抚触。在护理期间可以借助抚触为患儿提供护理支持,基于舒适的抚触护理措施强化肢体语言沟通,抚触期间保持轻柔、温柔的行为状态,规避恐惧心态,强化护理效果。

1.3 评价指标

基于护理满意度与纠纷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满意度应用自制量表进行统计,量表结果记录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评价对比

实验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2.2 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的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儿科护理服务期间,经常出现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无效沟通现象,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医患、互换的信息交流不及时现象,在治疗和护理期间很容易导致各种护理问题,此时患者及其家属也会对医院形成埋怨情绪[3,4]。对此,采用有效的护患沟通显得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更好的保障信息的有效沟通交流,还可以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对于儿科而言,采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可以更好的强化沟通效果,借助肢体动作可以有效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可以促使患儿更好的感受来自于护理人员的关心与关注,可以有效消除患儿的抗拒心态,从而形成對护理人员的信任与依赖,为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本次研究的结果表示,实验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与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证明在儿科心理护理期间应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有利于护理综合效益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质量与效果,可以更好的突出表现人性化价值,对于儿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推动作用相当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可以作为常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儿科心理护理措施在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方面的应用价值突出,可以有效提高护患关系,特别是对于纠纷事件的预防控制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美玲,魏晓梅,邹玉环.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21(1):244-245.

[2] 曹秀云.非语言性沟通式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意义[J].健康之友,2019(12):258-259.

[3] 岳雪艳,唐云,陈旭梅,等.Roy适应模式结合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4):467-470.

[4] 孙亚茹,杨秀玲,王欣,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2021,10(2):6.

猜你喜欢
儿科心理护理应用价值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