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2021-10-09 20:44李茹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护理模式睡眠质量临床价值

李茹

【摘 要】目的:分析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60例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经护理,患者医疗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率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患者心理状态均得到了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患者睡眠质量均得到了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工作中,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的引入,有利于实现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

【关键词】老年精神障碍;护理模式;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临床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与社会工作压力的持续上升,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生率均出现了大幅升高的趋势,从而对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威胁[1]。总的来看,作为临床过程中常见精神类疾病之一,精神障碍往往可对患者日常思维情况造成影响,进而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合理保障。总的来看,该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相关疾病的影响,多数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类疾病从而对其生活质量造成的极为不利影响与威胁[2]。另一方面,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由于老年群体对于医疗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相对偏低,多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难以有效进行严格遵医嘱用药,继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与此同时,有研究数据显示,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者日常行为与认知能力往往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导致其睡眠质量相对较差,不利于患者精神的合理恢复,对于其健康的改善极为不利。由于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患者身心往往承受的巨大负担,从而不利于其健康的充分维系[3]。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大批医护工作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护理工作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从而有效推动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实践表明,基于这一护理模式下,医护人员可以进一步结合老年患者实际需求对护理工作进行细化调整,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60例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0岁~77岁,平均年龄(65.98±1.01)岁;研究组,男21例,女9例,年龄61岁~78岁,平均年龄(66.01±1.03)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经比较得出P>0.05的结论,表示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无重大器质性疾病;②相关内容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委员会审批;③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恶性肿瘤;②患者无法有效满足本次研究数据的获取需求。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做好患者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在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患者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主要监测内容包括血压、心率以及血糖。(2)日常护理要点告知: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护理要点进行说明,从而有效提升患者遵医行为率。(3)定期开展病房巡视: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病房巡视工作,以便及时了解患者动向。与此同时,在病房巡视期间,其应合理做好病房的通风消毒工作,从而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4)合理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疑问的解答: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结合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诉求对护理疑问进行有效解答。

1.3.2 研究组 采用综合护理干預,主要内容包括:(1)医疗健康知识宣讲:在护理过程中,为了确保老年患者可以进一步实现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与护理依从性的强化,医护工作人员应积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相关医疗健康知识进行宣讲,从而帮助患者有效了解精神障碍问题的发病机制与主要特点,继而合理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护理依从性,以便为患者健康的充分保障提供助力。(2)不良心理疏导:在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应合理开展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引导患者全面实现对于疾病的科学认识,从而建立积极的治疗康复心态,为患者负性心理的及时消除提供帮助。(3)制定科学饮食方案:在饮食方面,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膳食计划,以便有效实现患者每日营养供给需求量的充分满足。在具体做法上,医护人员引导患者积极加强对于纤维、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食物的摄入量,从而进一步实现患者体质的强化。与此同时,其应避免患者对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材进行食用,以便降低机体负担。(4)环境护理:医护人员应合理做好对于病房内部温度、光线以及湿度等客观因素的科学调节,同时定期进行病房通风消毒工作,确保病房内部的安静舒适,以便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养氛围。(5)并发症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过好对于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合理分析。针对卧床患者,应有效做好对于患者护理工作的针对性调整,从而定期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并对患者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的顺利的进行,避免患者出现褥疮、感染以及血栓等并发症问题。

1.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将患者医疗健康知识掌握水平、遵医行为率、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不良事件率作为观察指标。其中,医疗健康知识掌握水平采用相关文件进行调查,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掌握水平越好;遵医行为率依据患者实际表现分为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负性心理越明显;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好;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调查,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不良事件包括感染、褥疮以及深静脉血栓。

1.5 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医疗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对比

经护理,患者医疗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遵医行为率对比

研究组遵医行为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2。

2.3 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经护理,患者心理状态均得到了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3。

2.4 患者睡眠质量对比

经护理,患者睡眠质量均得到了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4。

2.5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5。

2.6 患者不良事件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6。

3 讨论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对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而言,由于受到该病波及,患者往往难以有效实现对于自身行为的合理管控,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医疗人员指出,该病主要由于患者大脑活动机能出现异常导致[4]。总的来看,该病可对老年患者行为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能力以及意志水平的造成波及。若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则往往不利于患者健康的充分保障。与此同时,由于该病的患者群体以老年人居多,因此,多数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性疾病,从而不利于患者是健康的合理保障。与此同时,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群的体质往往处于下滑的趋势,从而增加了各类并发症问题的发生概率[5]。此外,由于老年群体对于医疗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相对偏低,部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往往难以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的服用并合理调整自身生活习惯,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6]。为了合理应对这一问题,医护工作人员结合临床数据与护理学知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从而有效实现了传统护理模式的进一步深化,继而为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过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保障。实践表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工作的合理开展,医护人员可以进一步实现患者护理舒适度的全面提升,对于患者健康的维系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7]。与此同时,基于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下,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对于其精神状态的好转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价值。

本次研究显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患者医疗知识掌握水平与护理依从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其不良心态有所改善。在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方面,患者改善幅度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在并发症问题上,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患者并发症率相对更低。此外由于护理工作综合指标的提升。

综上,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患者护理水平的优化,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芝琼,杨建桃,张红梅.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2):146-149.

[2] 邓红欣,郭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常见危急值分析与护理[J].临床研究,2020,28(9):159-161.

[3] 刘珍,董鲜苗,谢继群,等.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干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9):247-249.

[4] 冯剑倩,周志聪,傅春恋,等.舒适护理在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3):221-223.

[5] 郑海英,李博.风险管理在预防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噎食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3):90-92.

[6] 王德仕.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1):90.

[7] 陈明菊,李天萍,杨金华.综合护理降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83-85.

猜你喜欢
护理模式睡眠质量临床价值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探讨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