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切除术后护理中实施零缺陷护理的价值研究

2021-10-09 20:56刘先茹莫倩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刘先茹 莫倩

【摘 要】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切除术后护理中实施零缺陷护理的价值。方法:于本院抽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随机数组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零缺陷护理。就手术指标、并发症、满意度、护理质量展开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用时全部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满意度依次是:96.67%、80%,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中各方面评分同对照组相较,高出幅度都较大,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依次是:6.67%、26.67%(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脏切除术后,为其融入零缺陷护理,可将各手术指标全面优化,并发症少,满意度高,对应的护理质量佳,应加大力度推崇该方法。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脏切除术后;零缺陷护理

原发性肝癌隶属恶性肿瘤,该病进展颇为迅速,病象不具典型性,大部分病患被确诊时已步入中晚期阶段,此时多为其选肝脏切除术[1]。为确保手术效果,并为病患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科学干预指导于整个环节中极其重要。通常多选常规干预,所有环节只是针对病患基础需求所展开,所行方法较单一化,最终效果不乐观[2]。必须要探寻出更为实用、科学的干预指导,为全面优化最终疗效、预后提供坚实保障。本文中就为该类病患融入零缺陷护理后产生的影响展开全面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60例原发性肝癌行肝脏切除术的患者,各组30例。入选所有病患经系统检查,均可行肝脏切除术;可正常沟通;全部签订同意书。将①精神异常;②存在其他恶性肿瘤;③患有心脑血管病;④凝血功能差;⑤配合度低下者全部排除。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9岁~65岁,平均年龄(51.69±5.79)岁,病程0.5年~8.5年,平均病程(5.12±1.31)年,体重50.5kg~78.5kg,平均体重(63.95±2.06)kg。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9岁~66岁,平均年龄(51.71±5.81)岁,病程0.5年~8.8年,平均病程(5.21±1.23)年,体重50.5kg~79.2kg,平均体重(63.99±2.08)kg。各组基准数据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①心理方面。该类病患情绪状态相对较差,存在的负面情绪颇多,对手术抱有的信心不足,要多同病患交谈,将其负情绪作正向疏导,向病患全面普及病症、手术内容,让其对治疗满怀信心。②术前准备。将准备工作做好,如协助病患完成各检查,对病况做评估,遵医嘱对病患营养状况作调节,留置导管等。③术后干预。为病患营造舒适的恢复环境,对其体征变化认真监测,并将出入量详细记录。为病患提供肠外营养支持,教述其排痰方法,勤翻身,并对其扣背。④并发症干预。术后病患极易出现发热情况,应密切关注所有病患体温变化情况,如有升温趋势,立刻行物理降温,若温度高达390C时,查看病患是否存在感染现象。并密切关注病患切口处皮肤状况,遵医嘱提供抗生素,将辅料做好更换,使皮肤处保持清洁。查看病患是否有出血现象,使引流时刻处通畅状。

观察组:加零缺陷护理。①小组创建。挑选相关成员创建小组,使管理机构得到全面完善,确保所运行的所有医务环节都有管理保证,动员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将自身自觉性充分提高。鼓励成员提出好的建议,将所有成员的建议展开统计剖析,使各自经验不断交流互换,从而使自身整体素质全面提升。要求管理者也应积极参与工作进展中,做好表率。②目标确定、绩效评定。管理者为各个成员分配相应任务,并不定时的做抽查,对其任务完成情况作评价,全面参照绩效评定标准,了解所有成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③提案制度。鼓励所有成员将不是由主观因素所引发的错误及时上报管理者,经系统研究后,提供相应改进策略。④表彰制度。表彰制度同绩效评定间存在差异性,该制度所针对的主要群体是没有造成缺陷的成员,着重点并不是批判小组成员,该举措能够促使所有成员都具备较好的责任心,于工作中充满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汇总手术、住院用时。②统计并发症。③统计满意度。④汇总各组护理质量,其中分数同护理质量间持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住院用时全部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2.2 滿意度

观察组、对照组总满意度依次是:96.67%、80%(P<0.05),见表2。

2.3 护理质量

观察组护理质量中各方面评分同对照组相较,高出幅度都较大(P<0.05),见表3。

2.4 并发症

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依次是:6.67%、26.67%(P<0.05),见表4。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于临床中极为普及,隶属恶性肿瘤。患发该病的主要群体是中老年,患病后若不能及时得到相应救治,会直接对病患生命安全造成危及[3]。现阶段,对该类病患多行肝脏切除术,但治疗期间必须要配合科学干预指导,以此可为手术结局、预后提供强有力保障。

零缺陷护理是于上世纪60年代被提出的,现阶段,多个国家都已经广泛推崇该模式,将其融入本次研究病症中,充分凸显病患的主导地位,全面参照病患实际情况,所行的方方面面都为病患考虑,并且对医务成员的要求也极为严苛,将医务成员对工作的热情、积极性充分調动,使整个工作环节都无缝运行,将最终的工作质量、效果得到全面优化[4,5]。具体运行时,将病患的实际需求明确化,力争将病患合理需求给予满足。参照临床经验判断病患可能会存在的情况,将所有不利情况提早做好防预。所有的工作争取一次做正确,不要把实际工作当做改错场。将各项工作要合理化分配,所有人严格履行好自身职责,依据原定计划展开服务。引导所有工作成员能够从根本上认识零缺陷,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充分提升。将运行中的各项机制全面完善,要设置符合该模式的奖惩制度。重视相关成员的培训,使自身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得到质的提升,从而使零缺陷得到真正的体现[6]。

零缺陷护理中所秉持的关键原则是:第一次将具体工作做完善,要全面参照病患病况,对其病症作出科学判断,提供相应干预指导,于各个环节运行中必须要将所有步骤做正确,从而避免出现缺陷情况[7]。

对该类病患行具体干预时,为确保做到零缺陷,于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充分重视相关人员自身理念的树立,医务成员对下述观念需理解透彻并充分掌握:①工作中必须要将人难免会犯错的想法彻底摒弃掉,对自己要求要极具严格,对出现的任何缺点都不能容忍,将传统观念全面抛弃,要勇于挑战自身极限,追求完美,时刻怀有工作中零缺陷的憧憬[8]。②坚持将病患作为中心点,全面参照实际病况,依据病情进展将所辅的干预指导及时调节好。③于实际工作中所有成员要时刻拥有警惕心,对缺陷捕捉能够存在超敏能力[9]。

本文中观察组手术、住院用时全部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满意度依次是:96.67%、80%,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中各方面评分同对照组相较,高出幅度都较大(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依次是:6.67%、26.67%(P<0.05)。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脏切除术后,为其融入零缺陷护理,可将各手术指标全面优化,并发症少,满意度高,对应的护理质量佳,应加大力度推崇该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玉荣.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后引入零缺陷理念的护理质量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402-3404.

[2] 施雯.1例离体肝肿瘤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护理配合[J].全科护理,2020(9):1150-1152.

[3] 刘杨,吴建中,李静,等.规范化疼痛护理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1):136-138.

[4] 桂璇,吴晓琅,廖珊娇.以肝功能衰竭分级为基准的针对性护理在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7):1326-1330.

[5] 史惠中,熊奇如,夏俊,等.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原发性肝癌伴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0,29(1):35-42.

[6] 刘丽英,辛禄雨,王少美,等.原发性肝癌射波刀治疗患者围手术期营养风险筛查的循证护理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5):2061-2065.

[7] 冯伟,汪启乐,王盛,等.精准肝右静脉回流区扩大右后叶切除术在功能性残余肝体积比处于临界状态肝癌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1,36(5):373-375.

[8] 陈斌,胡志强.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0,26(12):881-885.

[9] 李凌虹.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肝切除术后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1):241-243.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
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3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
TACE序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析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安全性观察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不同血流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