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和护理对策

2021-10-09 21:14陈娇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PICC置管护理对策

陈娇

【摘 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80例肺癌患者PICC置管患者,根据采取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对策。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发生有控制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癌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护理对策

与传统的静脉通路相比,PICC不需要频繁的穿刺,减少了疼痛,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保留时间长。因其诸多优点,PICC在肿瘤患者的化疗、大手术、肠外营养支持和麻醉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容易出现并发症,导致PICC置管时间缩短,疼痛加重,治疗费用增加[1,2]。本研究探析了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和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将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80例肺癌患者PICC置管患者,根据采取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年龄31岁~77岁,平均年龄(45.56±6.72)岁。对照组,年龄32岁~72岁,平均年龄(45.15±6.67)岁。两组样本比较显示(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对策。

1.2.1 机械性静脉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尿路红肿疼痛,有时有局限性症状,常发生于导尿后2天~3天。机械性静脉炎是 PICC的主要并发症之一。①原因:穿刺置管时,机械摩擦刺激静脉内膜和静脉瓣膜,使穿刺鞘和导管产生过敏反应。尤以穿刺困难,血管反复穿刺,更易引起机械性静脉炎。②预防和护理措施:在插管前仔细评估血管,并正确选择合适的血管;在插管前向患者介绍插管的程序、用途、好处,做好心理护理,降低压力反应强度;在插管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消除紧张情绪;在接触导管前,清洗手套上附着的滑石粉,并将导管充分浸入生理盐水中。轻放导管,尽量匀速移动;尽量避免在已经注射了化疗药物的血管内进行导管的放置,以免因化疗药物损伤而导致导管难以穿入内膜,最好在化疗前几天放置导管,让体内有适当的插管过程。抬高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的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湿热敷肿胀部位,每天4次,每次20分钟~30分钟,连续2天~3天。用2%利多卡因+50%硫酸镁10 ml+地塞米松5 mg湿敷局部疼痛部位,每天3次。聚磺化多糖软膏外敷治疗Ⅰ度 PICC静脉炎,湿润烧伤膏或聚磺酸膏外敷治疗Ⅱ度和Ⅲ度 PICC静脉炎,50%硫酸镁湿热敷,或按医嘱应用消炎消肿药,促进水肿处吸收,改善血液循环。

1.2.2 导管堵塞 ①原因分析:护士不正确的冲洗和封闭方法导致血液血管回流,凝血后导管堵塞;药物沉淀、导管脱落导致血液返流和凝血、形成纤维蛋白鞘、滞留时间长、肿瘤细胞可引起血小板聚集,肿瘤细胞释放的血小板和促凝血因子可引起凝血增强,导致肿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易合并血栓形成。②预防和护理措施。当灌注过程中滴速增大时,通过 PICC导管的液体重力滴速一般在80滴/min以上。滴速低于50滴/分钟时,应能将导管堵塞。必须用压力脉冲式方法密封管道。静脉注射20 ml肝素溶液(250 nacl+0.4 ml肝素),接液前冲洗导管,静脉推液时判断导管阻力和堵塞情况。不能把重物抬起,也不能过度伸展,不能剧烈咳嗽或大小便,不能让导管移位;在使用大分子药物如脂肪乳剂、血液制品后,应立即冲洗导管,防止药物沉淀;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避免药物沉淀和堵塞。血栓阻塞一旦发生,应避免剧烈注射,肝素盐水可溶栓,必要时,尿激酶(5000/ml)可三向负压解除导管阻塞,仍不考虑拔管,不强迫溶栓药物进入管腔,防止血栓脱落后形成血管栓塞。

1.2.3 (1)管道移位 ①原因:过度活动、换药不当;胸压改变;导管不正确拔除或自脱等;导管意外向外移动;贴膜受潮;患者淋浴和排汗。②预防: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固定导管的重要性,争取患者的配合,加强科内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强责任心;导管脱出时间过长,无法再入体内,可在无菌操作下进行修复(仅限于三瓣 PICC)。(2)导管相关性感染。①表现:穿刺部位伴红肿、发热、疼痛或脓液分泌,血细胞增高,无其它感染源。②预防: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护理措施;24小时更换敷料,此后每3天~7天更换一次;随时更换有脏血和松湿的敷料,每周更换正压接合处;做好手部卫生;加强患者自我护理,严格按规定周期更换。如穿刺点有肿痛,应立即更换敷料,用碘伏棉球进行局部消毒,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及血培养监测,并按指示服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PICC置管属于深静脉穿刺术,导管尖端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化疗患者,通过静脉化疗,增加导管保留时间,实行间歇反复治疗。通过 PICC置管,患者能独立工作和运动,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尽管该技术优势很多,但在实际应用中会引起静脉炎、血栓等相关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发生有控制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熊慧,袁芳,胡婷.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和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6):108-109.

[2] 吴莹.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护理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131,136.

猜你喜欢
PICC置管护理对策
生理节律对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PICC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65例小儿白血病行PICC置管护理体会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