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针对急诊多发伤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效果评价

2021-10-09 21:36李楠王晓丹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李楠 王晓丹

【摘 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针对急诊多发伤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8月80例急诊多发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40例给予护理常规,研究组40例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用于急诊多发伤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针对急诊多发伤患者;护理过程;应用效果

外伤是急症患者的常见病,因发病时间短,容易造成隐匿性损伤,外伤患者的病情易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创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发生变化,如不及时观察或评估不当,很容易导致延误救治患者。迅速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是对急诊患者进行有效救治的前提。当前我国对急诊多发伤的评分方法很多,如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 Ⅱ)等,这种方法准确率高,但操作复杂,耗时长,易延误病情[1]。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一个简单的疾病判断和预后评价系统,它通过五个基本生命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知觉和体温,以分数的形式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80例急诊多发伤患者,探讨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针对急诊多发伤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8月80例急诊多发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研究,年龄21岁~64岁,平均年龄(41.21±2.27)岁,男性27例,女性13例。参照组,年龄21岁~67岁,平均年龄(41.67±2.35)岁,男性29例,女性11例。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在患者就医时,由接诊的护士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一般为5分钟~20分钟。根据评分及相关检查结果确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进行急诊风险评估,按小于4分、5分~7分和大于8分分别设置3个评分段,比较各评分段的疗效和预后。①改良早期预警评分<4分,病情较轻者,一般在急诊观察病房进行观察治疗。与此同时,根据指示进行处理,制定护理计划。建立静脉通道,每隔1h~2 h进行常规静脉穿刺针入路观察,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②改良早期预警评分5分~7分:情况危急时,应根据病情评分及医嘱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黄色标记,并将分数标记出来。患者被安排在急诊室治疗,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15分钟~30分钟进行两次观察。浅表静脉留置针构成静脉通道,根据指示服药。将患者送往 ICU或专科病房时,必须有护士陪同,并在床边向患者解释病情。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大于8分:表明病情非常危急,给予红色标志,评分要突出。浅表静脉留置针可以同时建立2个以上的静脉通道,应选择靠近心脏的静脉。如果必要的话,深静脉穿刺可以用来保证血管通畅。根据指示使用药物,并做好急救和监护。患者可能被转至 ICU时,必须由医护人员护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2.50%(37/40)比参照组75.00%(30/40)高(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有1例,占2.5%,而参照组并发症10例,占25.0%。

3 讨论

有的疾病对人体危害极大,一旦发病,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如中风、急性心力衰竭等。对这种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识别患者的先兆症状,提前介入,把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而患者抢救成功率低下的关键在于缺乏快速有效的临床评价方法,预警评分方法也随之产生[2]。预警评分是以患者特定症状为评价指标,根据症状的类型和数量对患者所面临的危险程度进行预警评分。初始评分机制存在一些漏洞。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主要是通过五个指标来评价:心率、呼吸状态、血压、体温和意识。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意义。中国在2012年将预警评分(MEWS)作为评估急症患者病情的一种方法,并在各医院广泛使用。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重视主要在于:第一,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有利于分诊抢救;第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快速诊断,有助于医护人员进行早期干预,预防病情恶化,改善预后,降低医疗费用;第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第四,转运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许多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为医务人员提供科学的指导,为患者的安全转移提供保障。因此,提高对“潜在危重患者”的识别能力是急诊科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确认“潜在危重患者”后,可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从而降低死亡率。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体系的典型特征是,评价五种常见的生理指标,然后给出相应的得分。依据评分结果,制定各级医疗干预方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越高,患者病情越重,对护理的重视就越高。超过8分,死亡风险就会显著增加,在急诊治疗期间必须给予特殊护理。如情况允许,将尽快转至 ICU进行治疗。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能够帮助急诊护士制定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的护理计划,如此可对每位急诊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护理干预,保证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用于急诊多发伤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吴江平,胡旭琴,王珏,等.基于早期预警评分改良校正的动态触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國乡村医药,2021,28(4):64-65.

[2] 黄光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8):3102-3104.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