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有效运用

2021-10-09 21:43王雪妍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护理

王雪妍

【摘 要】目的:研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有效运用。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各抽取26例,分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应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NRS评分以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病人NRS评分在术前无显著差异,手术后15分钟、30分钟以及1天时,两组NRS评分均有所减少,且研究组NR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经过护理,研究组病人的护理总满意度96.15%比对照组73.08%高(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高,能有效减少病人疼痛之感;显著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为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护理应用。

【关键词】规范化疼痛管理;口腔颌面外科;护理?

口腔颌面位置为消化道入口部位及呼吸道上部位置,若病人口腔颌面位置存在损伤通常需要立即开展手术治疗,否则将给病人的日常饮食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出现较为显著的疼痛感[1,2]。在病人接受口腔颌面部手术治疗时需搭配较为适宜的临床护理干预,否则容易导致病人面部位置出现畸形,语言功能受损等问题,大大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病人的疼痛程度,给病人主动配合医护工作带来阻碍[3,4]。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降低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的疼痛程度逐渐成为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关注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选取了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口腔颌面外科护理提供更加适宜的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各抽取26例,分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其中,研究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24岁~55岁,平均年龄(40.46±3.26)岁;对照组,男13例,女13例,年龄22岁~57岁,平均年龄(40.31±3.2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可比(P>0.05)。此次参加试验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在我院均诊断为需要开展口腔颌面外科治疗,且每位病人依从性都较好。排除标准:资料不完整以及存在精神系统疾病的病人。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口腔颌面部护理采用氧化剂和消毒剂,医疗护理可使用0.05%甲硝唑、2%碳酸氢钠或者1.5%过氧化氢、0.9%氯化钠溶液。具体操作如下:①漱口。让病人口含3到5分钟的药液后吐出,然后用0.9% 氯化钠溶液漱口。②擦洗。护理人员为病人讲解专用设备擦洗口腔的方法,并指导患者操作完成,然后用0.9% 的氯化钠溶液漱口。③冲洗。有两种冲洗方法,一种是用盐水或盐水搭配双氧水开展冲洗,然后再用盐水清洗干凈。对于能含漱的病人,漱两三口后,用空针一边冲洗,用唾管一边清洗,然后用棉球擦拭。

研究组应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①疼痛评估。一般疼痛护理是通过给予病人静脉或肌肉注射帕瑞昔布钠,静脉15分钟后进行重新评价,肌肉注射30分钟后进行重新评价,口服1小时后进行重新评价。或给病人口服止痛药,对于长期使用止痛药的病人不需要重新评价,暂时使用止痛药的病人需要重新开展评价。②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可采用鼓励、支持以及心理暗示等多种形式,帮助病人排解因疾病引起的负面心理情绪,提高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强化病人的疼痛耐受力。同时,运用音乐疗法或积极与病人沟通,可以帮助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如果病人有持续性疼痛症状出现,医务人员可以引导病人开展腹式呼吸,这有助于使肌肉处于放松状态,选择一个舒适的体位有助于病人减轻疼痛。必要时可综合考虑病人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镇痛药物,给予病人缓解疼痛的帮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NRS评分(分别对病人手术前,手术后15分钟,手术后30分钟以及手术后1天四个节点进行疼痛评价,通过NRS疼痛评价量表对病人疼痛强度开展评定,共四个等级,病人无疼痛感为0分;存在轻度疼痛在1到3分;存在中度疼痛在4分~6分;存在重度疼痛在7分~10分)以及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借助问卷调查开展评价,大于80分非常满意,60分~80分一般满意,小于60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NRS评分对比

研究组病人手术前NRS评分(7.13±0.79)分;手术后15分钟NRS评分(5.16±0.21)分;手术后30分钟NRS评分(3.25±0.18)分;手术后1天NRS评分(1.89±0.12)分。对照组病人手术前NRS评分(7.03±0.74)分;手术后15分钟NRS评分(6.28±0.26)分;手术后30分钟NRS评分(4.46±0.20)分;手术后1天NRS评分(2.80±0.24)分。两组数据对比可知,两组病人NRS评分在术前无显著差异,手术后15分钟、30分钟以及1天时,两组NRS评分均有所减少,且研究组NR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2.2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过护理,研究组病人非常满意14例,占比53.85%;一般满意11例,占比42.31%;不满意1例,占比3.85%;总满意人数25例,占比96.15%;对照组病人非常满意11例,占比42.31%;一般满意8例,占比30.77%;不满意7例,占比26.92%;总满意人数19例,占比73.08%;两组数据对比可知,研究组病人的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3 讨论

疼痛是一种人体组织受损或在修复状态时的反应,它具有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两方面特点,属于一种十分复杂的感觉。在临床口腔颌面外科的治疗中疼痛是不可避免的。按照病人体质不同,及对疼痛耐受程度的差异,每个患者可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但是,绝大多数患者会因疼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及反应,从而影响治疗效果[5,6]。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规范化疼痛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方式以病人为工作中心,改变了传统护理的被动观念,它不仅可以降低病人的疼痛感,而且可以避免急性疼痛转化为慢性疼痛,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7,8]。

本次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有效运用研究中,发现:研究组病人手术前NRS评分(7.13±0.79)分;手术后15分钟NRS评分(5.16±0.21)分;手术后30分钟NRS评分(3.25±0.18)分;手術后1天NRS评分(1.89±0.12)分。对照组病人手术前NRS评分(7.03±0.74)分;手术后15分钟NRS评分(6.28±0.26)分;手术后30分钟NRS评分(4.46±0.20)分;手术后1天NRS评分(2.80±0.24)分。两组数据对比可知,两组病人NRS评分在术前无显著差异,手术后15分钟、30分钟以及1天时,两组NRS评分均有所减少,且研究组NR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经过护理,研究组病人非常满意14例,占比53.85%;一般满意11例,占比42.31%;不满意1例,占比3.85%;总满意人数25例,占比96.15%;对照组病人非常满意11例,占比 42.31%;一般满意8例,占比30.77%;不满意7例,占比26.92%;总满意人数19例,占比73.08%;两组数据对比可知,研究组病人的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由此可知,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高,能有效减少病人疼痛之感;显著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为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护理应用。同常规护理相比,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下的护理理念是把病人看作工作的核心,通过各种护理措施的开展,更加全面、系统的护理病人术后康复,最大程度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对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能帮助搭建起较为和谐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感,提高病人对护理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春燕,朱虹.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放疗期间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196,198.

[2] 张晓明.循证护理干预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牵引复位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6):118-121.

[3] 郑田,李显,鲁琦,等.PDCA循环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重庆医学,2018,47(27):3589-3591.

[4] 张春,张琪,崔春燕,等.共情护理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194-195.

[5] 陈晴晴,李华.对口腔颌面部战创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S1):782.

[6] 李芳,李莉,王传英,等.疼痛规范化管理模式在癌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8,32(2):266-268.

[7] 殷琦,黄瑶,李燕,等.2种疼痛评估工具在口腔颌面外科ICU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上海口腔医学,2018,27(6):624-628.

[8] 唐鹤淑,姚志清,张梅.口腔颌面外科日间病房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探索[J].护理学杂志,2019,34(14):11-13.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