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思维能力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培养

2021-10-09 21:43许亚平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护理教学高职

许亚平

【摘 要】为了满足现代高等护理人才培养需求,教育过程中必须展开改革与创新,针对当下的护理岗位发展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始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通过多种不同方法,结合临床实践进行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本文会对临床思維能力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临床思维能力;高职;护理教学

近些年我国逐渐提高对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并加快高等职业护理人才培养,这也代表我国高职护理教学迎来重大挑战。当下学生最缺乏的就是临床思维能力,这也是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想要确保学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能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必须要积极开展临床思维培养。准确来说临床思维能力十分复杂,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分析,同时要有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判断决策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也是目前高等护理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向。

1 高职护理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1.1 过于重视基础知识传递在以往的高职护理教学过程中,由于侧重基础知识传递,所以导致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薄弱,并且很多教师仍然采用讲授的形式,对于激发学生临床思维并没有太多帮助[1]。同时考核评价体系同样侧重基础理论,对学生综合运用、分析能力评价较少,所以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或者由医院方面展开临床护理培训,这也加剧了医院的管理压力。

1.2 护理实践教学不够灵活临床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包括逻辑推理、判断分析以及诊断治疗,如果在高职护理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或教学不够灵活,必然会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不足。目前来看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学生通过机械性的模仿,去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尤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甚至护理语言都在模仿,自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发展受限,所以才会存在临床思维薄弱的现象,无法满足现代护理岗位需求。

2 临床思维能力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2.1 三问教学法对于高等护士人才来说,临床思维能力往往代表实践过程中的分析、决策以及判断等,这是开展诊断与治疗的基础条件,因此成为优秀临床护理人员的必备品质。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护理人才,都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精英,所以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临床思维培养,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不过临床思维往往需要长期系统性培养,并且要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三问教学法。该方法的核心在于设问,也就是在护理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重点提出三个或以上关键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解决,充分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意识与能力[2]。比如教师在讲解呼吸系统疾病时,提出肺癌诊断、化疗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的问题,学生通过自行收集、整理资料回答问题,从而发现问题中的关键点,并有效拓展了学生的临床思维。

2.2 费曼学习法费曼学习法是以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命名,该方法主要强调高效能的工作与学习,并且通过学习掌握更多新事物,对于高职护理教学来说,能够有效加深知识内容的解读,从而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并且更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准确来说费曼学习法更注重实践性,教师设置问题由学生自行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讲解和启发,最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比如把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展开情境式的实践训练,由学生扮演病人和护理人员的角色,在短时间内熟练操作实践教学内容,同时能够处理各类突发问题。教学结束后需要针对学生的基础掌握进行判断,可以引导学生复述操作内容,在学生无法流畅表达的条件下,应该再次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3 病历讨论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教学过程中,应该详细规划好课程体系,除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外,应该融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尤其在教学进入不同阶段后,必须要逐步提高教学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例如教师采用病例讨论教学方法,首先选取一名学生代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病人资料,课堂中首先由学生进行讨论,包括疾病、心理以及护理等方面,最后制定出完善的护理目标与措施。教师可以提出正确的临床护理工作责任,并与学生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这个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快速分析、发现问题。

2.4 实践中转换身份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代表学生不仅要获取护理知识,应该能够通过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更多实践性,确保得到更多临床实践机会。例如教师开展临床实习活动,根据实习科室的相关疾病知识进行讲解,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要转换身份,要求学生自己选题,并制作相应的PPT,从而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3]。学生在自己制作多媒体幻灯片时,需要查找典型病历资料,从而掌握更多学科知识与边缘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应变、与临床思维。

3 结束语

在高职护理教学过程中,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也是学生未来能够真正适应岗位工作的关键,不过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需要过程,教师应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实践,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成长。作为高等护理人才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与品质,院校应该制定系统的培养方案,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活动,对学生展开充分指导,并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另外要注意教材与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衔接,从而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确保每位高等护理人才都能具备临床思维能力,在护理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清洁,彭俊秋,操传斌,等.护理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7):157-159.

[2] 刘勤,董金梅,岳俊林.护理专业大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5):77.

[3] 叶静.高职院校护生护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学园,2018(1):174-175.

猜你喜欢
护理教学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精神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培训的实践及效果
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临床思维训练
人文教育对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的价值研究
护理教学查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