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疗分析

2021-10-09 22:04魏佳岐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脏骤停不良事件急性心肌梗死

魏佳岐

【摘 要】目的:分析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并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治疗当中,急救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n =46)及研究组(n =46),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需要接受综合急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的患者,实施急救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性较强。

【关键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治疗;不良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心脏急性病变,患者发病后心肌会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情况,进而导致心肌组织出现严重坏死[1]。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容易出现其它并发症,其中,心脏骤停就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如果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治疗,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2]。我中心针对出现心脏骤停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择两种治疗方案,现比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中心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诊的心脏疾病患者中选择9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被随机均分成对照组(n=46)及研究组(n=46),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49岁~72岁;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51岁~73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后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都需要接受常规的对症支持和吸氧,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对照组患者需要接受常规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需在治疗之前服用300mg阿司匹林和300mg氯吡格雷,并将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与150万U尿激酶混合,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时间为半小时。等到12小时之后,患者需要接受肝素钠注射治疗,每隔12小时1次,给药量为40mg,患者需接受连续5d治疗。

研究组患者需接受急救治疗,患者在接受急救治疗前需要服用300mg氯吡格雷和300mg阿司匹林,并且在接受急救治疗过程中,持续接受肝素钠静脉滴注。患者需要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和冠脉支架治疗,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股动脉或者桡动脉进行入路处理。等到患者急救治疗结束后,需要再次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剂量分别为300mg,并持续接受肝素钠治疗一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包括心肌出血、心衰与再次休克,并予以浅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不良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表1内容。

3 讨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中,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危害。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需要医生选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尽快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个人体征,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也能避免患者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3]。

针对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与心脏骤停的患者,溶栓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方案,主要是针对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使用带有溶解血栓功效的药物,将患者心肌部位的血栓溶解,确保冠状动脉实现再通,进而确保患者的心肌部位血液灌注情况得到恢复。但是,临床中有很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后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医生对溶栓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科学、精准地把握。

我中心针对急性心肌更是个合并心脏骤停的患者,选择急救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心脏骤停症状,医生会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处理,也会选择电击除颤的方案,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出现骤停的心脏尽快恢复跳动,也能让患者尽快恢复自主呼吸。需要医生注意的是,在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救治时间与现场条件的影响,导致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较低,这就需要医生在第一时间实施心肺复苏,才能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这一基础上,我中心医生还会针对患者选择溶栓治疗的药物,并且在患者出现阻塞部位的冠状动脉和心脏血管当中放入支架,确保患者出现阻塞的血管尽快再通,从而实现患者心肌部位血液的有效流通,加速患者心肌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当中,给予患者急救治疗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有效改善患者的个人症状,并且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个人意识,也能避免患者出现其它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衰、休克再发等。与常规的溶栓治疗相比,急救治疗的内容要更为全面,且带有更强的综合性,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并且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結合此次研究的结果可看出,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并出现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接受急救治疗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2.17%,明显低于常规溶栓治疗患者19.57%等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这一结果也体现了急救治疗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仁松.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75-76.

[2] 贾孟娟.院前急救采用不同通气方式在心搏骤停患者的效果观察[J].西藏医药,2019,40(2):34-36.

[3] 李想.绿色通道在青年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8):162-164.

猜你喜欢
心脏骤停不良事件急性心肌梗死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CCU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
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体会和影响因素分析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