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染色镜检在微生物标本培养前涂片的临床意义

2021-10-09 22:04冯佼张晓琼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微生物

冯佼 张晓琼

【摘 要】目的:培养微生物标本前,观察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的120例微生物标本进行研究,先开展标本革兰染色镜检,然后培养微生物标本;对照组只开展微生物标本培养,比较两组的微生物标本结果。结果:研究组进行涂片革兰染色,结果表明阳性标本33例,阳性率27.50%,对照组直接进行微生物培养,阳性标本38例,阳性率31.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进行微生物培养前,先开展革兰染色镜检,可以避免假阳性出现,提升培养水平,具有很好的检验效果。

【关键词】标本培养;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微生物

对于传染病,微生物培养试验结果和药敏结果已成为传染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微生物培养结果对于药物的选择和治疗都有直接影响,和患者能否取得很好的疗效都有相关性。但是及时有效地筛选不合格样品,避免产生污染,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和产生误差。因此,本次研究对于微生物革兰染色镜检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检验科的120例微生物标本进行分析,全部样本均采取无菌操作。其中,收集的痰液标本有70例,尿液标本30例,分泌物标本20例。全部标本分别采取培养前革兰染色镜检和微生物标本培养,设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标本的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

1.2 检验方法

涂片革兰氏染色:用无菌棉拭子拭取标本的痰液、分泌物和尿液样本;尿液采集:将新鲜的尿液中位数样本放入无菌离心管,低速(1500r / min)离心10 min~15min。沉淀后,选择干净的载玻片,在中间滴0.9%NaCl溶液,使用无菌棉签选择适量标本,进行混合后晾干处理。然后把标本放在酒精灯上面固定,进行革兰氏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标本培养鉴定:痰标本在无菌环境下,在血平板、巧克力板上进行接种,在血平板、麦康基平板上接种分泌物、尿液标本。接种后,将标本置于37℃,5.0%培养箱中培养。24h~48 h后,观察细菌菌落和首选病原菌、使用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菌落,使用梅里埃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 2 Compact 进行鉴定。

1.3 评价标准

合格标本及污染标本的评价标准如下:合格标准:痰标本脓性,血液阳性,具有粘稠性,白细胞超过25个,鳞状上皮细胞小于10个。某些样本中白细胞数量低于25个,但使用低倍镜能够观察到致病菌形态,要求实验人员马上做好记录,会上报实验结果。对尿液标本使用油镜观察,并计算10个平均值。如果高倍镜中的细菌超出1个,说明存在感染,需要将标本送检。还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类型,如果细菌种类超过3个,说明标本出现污染,要求实验人员留取标本观察。对于分泌物标本,采集标本要无菌操作,如果观察为鳞状上皮细胞,说明采集标本的时候存在污染,或镜检观察到2种~3种细菌,也说明标本被污染。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研究组在开展微生物培养前进行涂片革兰染色,结果表明:阳性标本33例,阳性率27.50%,对照组直接进行微生物培养,阳性标本38例,阳性率为31.67%,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討论

目前,临床普遍选择革兰氏染色法用于微生物标本的检测,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标本,观察形态和染色特性可以用来确定样品是否含有病原体,从而进行临床识别和确定病原体,具有重要的价值[1]。由于医院人口多,细菌增多,在留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样品污染,如不及时取样,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2]。对于一个培养前的微生物标本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能及时发现标本中的异常,特别是当不合格标本被提前选择时,提高了微生物标本的培养质量,减少了患者的经济损失,有效减少了标本的浪费[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阳性标本33例,阳性率为27.50%,对照组:阳性标本38例,阳性率为31.67%,组间差异显著(P<0.05)。需要在微生物培养前做好革兰染色镜检,直接关系到培养结果准确性,从而为准确用药提供参考。组间差异明显说明,先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然后再进行培养,可以降低微生物阳性率,这和目前的研究结果是相同的[4,5]。

综上分析,微生物标本培养前先进行涂片镜检,可以提高培养质量,避免假阳性的出现,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芳,林佩玲,蔡媛媛,等.创面分泌物培养前涂片镜检的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4):406-408.

[2] 张国英,夏学红.微生物标本培养前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5,30(3):258-261.

[3] 陈险峰,周庭银.痰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3,28(6):499-502.

[4] XU JL,CHEN X B,XIAO X H,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direct smear of positive blood culture and the results of Gram staining microscopy [J].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2015,25(13):2120-2122.

[5] NING D.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ram staining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microorganism specimens before culture[J].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2018,7(1):160-161.

猜你喜欢
微生物
药品微生物检验质控方法探讨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进展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
红树林微生物来源生物碱的开发利用
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响
微生物与酶对水产养殖池塘底质及有机碳的控制
不同国家标准中羽毛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