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对脑瘫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021-10-09 22:12龙旭张涛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右美托咪定

龙旭 张涛

【摘 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脑瘫患儿肌张力调整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分析,调整合适药物,減少患儿术后并发症。方法:将80例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在麻醉诱导时给予静脉泵注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后者则行常规麻醉诱导,不泵注右美托米定。记录两组脑瘫患儿的相关研究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脑瘫患儿的麻醉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缓解脑瘫患儿苏醒期躁动反应的发生,患儿的拔管时间缩短及苏醒时间较快,促进患儿的康复,减少患儿的家庭负担。

【关键词】负荷量;右美托咪定;脑瘫患儿;苏醒期躁动;快速康复外科

肌力肌张力调整术是脑瘫患儿手术治疗方式,由于手术中常采用高浓度的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在伴有肌力增高及全身肌张力的脑瘫患儿中,会加剧患儿术后的躁动[1,2],不利于患儿平稳度过苏醒期。为了更好的实施麻醉,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麻醉前镇静药物尤为关键。为此,本文选取我院8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右美托咪定运用于脑瘫患儿手术中,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其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详细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80例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40例,排除脏器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严重心肺疾患的患儿。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岁~10岁,平均年龄(8.22±0.14)岁,体重13kg~22kg,平均体重(18.52±5.69)kg。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岁~11岁,平均年龄(8.21±0.64)岁,体重13kg~22kg,平均体重(18.68±5.45)kg。对比两组脑瘫患儿的资料无差异(P>0.05),研究可进行。

1.2 方法

1.2.1具体麻醉方式如下:术前禁食8h,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0.01mg/kg),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随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1.5ug/kg)+维库溴铵(0.08mg/kg~0.12mg/ kg)+丙泊酚(2mg/kg),麻醉诱导时间为5min以上,等待患儿角膜反射消失及药物充分起效,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通气频率为16次/min~18次/min,潮气量为8-10ml/kg,呼吸比、氧流量、吸气压分别为1:1.5、2L/min、11cmH2O(1cmH2O=0.098kPa)。

1.2.2 观察组脑瘫患儿在麻醉诱导时同时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在15min中内静脉输注0.5u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脑瘫患儿则行常规诱导。

1.2.3 两组脑瘫患儿麻醉诱导后,采用丙泊酚(3mg/kg/h~4mg/kg/h)、瑞芬太尼(0.1ug/kg/min~0.2ug/kg/min)、七氟醚(0.6%~2%)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维持麻醉深度。

1.2.4 术中根据手术步骤调整麻醉药物使用量,如镇痛效果不足,可追加舒芬太尼(1ug/kg~2ug/kg),舒芬太尼总量不超过10ug/k~12ug/kg体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脑瘫患儿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以及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过对比研究脑瘫患儿麻醉情况相关数据可知,两组脑瘫患儿的麻醉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脑瘫患儿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经过对比研究脑瘫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相关数据可知,观察组患儿躁动发生率为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50%(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儿童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小儿手术多在全麻下进行,七氟醚由于血流动力稳定、无气道刺激、术后苏醒快等优点,常运用于小儿麻醉中。在脑瘫患儿手术治疗中,常采用肌力肌张力调整术术式治疗,但由于脑瘫患儿常伴有全身肌力及肌张力增高,而在手术中七氟醚麻醉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麻醉苏醒期肌紧张及躁动,不利于患儿平稳度过苏醒期。

因此,在脑瘫患儿手术中采用七氟醚麻醉时,除了考虑术后患儿镇痛效果外,同时应考虑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保证患儿顺利度过苏醒期。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镇痛、镇静及抗焦虑的作用,可减少及预防脑瘫患儿麻醉苏醒期的躁动。

同时,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日趋流行,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也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减少家庭负担。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脑瘫患儿。

由此可见,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缓解脑瘫患儿苏醒期躁动反应的发生,患儿的拔管时间缩短及苏醒时间较快,促进患儿的康复,减少患儿的家庭负担。

参考文献

[1] 王心.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麻醉在脑瘫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9):82,84.

[2] 张云天.七氟醚吸入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脑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3):65-67.

猜你喜欢
快速康复外科右美托咪定
综合性保温措施在快速康复外科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综合性保温措施在快速康复外科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观察右美托咪定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镇静效果
快速康复关节外科的血液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