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沿江沿海最美党建带

2021-10-09 13:02李玲
群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党员基层服务

李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擘画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2020年,江苏省委作出“高起点建设美丽江苏”系列重要部署。启东市濒江临海,拥有三水交汇、咸淡分潮、江苏“第一缕曙光”等独特资源禀赋,是长江口的绿色生态门户。近年来,启东市委突出党建引领、融合共创,全域打造“沿江沿海最美党建带”,聚力建设江海生态与人文环境相融合、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共发展的美丽启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力构筑党建强、发展强的“双强”示范新高地。

坚持固本强基,完善基层党建体系

围绕“沿江沿海最美党建带”全域创建工程,按照“抓点成线扩面”的实施路径,推动各领域党建全面过硬,逐步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组织覆盖由“抓点”到“扩面”。启东靠江靠海,沿江沿海街镇是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围绕提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按照“标准+示范”要求,深入推进组织力“六大先锋”建设,在城市、镇村、机关、国企、“两新”领域开展“五个集中”行动,分类推动基层党组织规范达标、星级联评、创先争优。不断延伸党建工作触角,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成立行业党委,细化区域党建、商圈党建、网格党建等具体举措,在重大项目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攻坚一线,建立指挥部、项目部、党支部“三部一体”运作机制,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发展主战场。

阵地建设由“盆景”变“风景”。坚持“点上抓示范、面上抓规范”,高标准建设16个镇域“红色驿站”,聚力推动305个村级党建领航站扩面提优,配套打造江海文化“红色步道”等景观标识,统筹建立党建阵地“坐标系”。围绕提升政治功能和服务效能,规范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等基本功能区,全力打造“一刻钟为民服务圈”,切实将党建服务阵地延伸到基层“最后一米”。

工作机制由“驱动”到“联动”。系统制定《沿江沿海最美党建带全域创建工程实施意见》,分类细化17项重点任务,推行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服务联动、发展联抓的“四联”机制,完善跟踪问效和定期检查机制,切实以党建“先手棋”激活发展“一盘棋”。

坚持創先争优,基层党建活力迸发

全方位打造“沪苏通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锚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目标,扣紧选育管用“全链条”,不断激发先锋队伍的精气神,凝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激发干部人才担当活力。释放“三项机制”驱动效应,深化“五位一体”知事识人体系,创设高质量发展“链接性”考核机制,加强典型引路,评选表彰“担当有为好干部”,让敢为善为勤为的好干部有奔头、得褒奖。统筹建立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人才引育机制,聚力打造“1+X”政策体系,配套实施“启创无忧”服务计划,优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等十大创新载体建设,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提升头雁队伍干事动力。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跑好第一棒、奋进新征程”“三比三争”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头雁领航、赛马东疆”绩效比武行动,推行“五比五拼”计划,努力营造全市上下追赶超越的浓厚氛围。注重统筹联动、精准施策,健全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社区党组织书记职业化、“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专业化的“三化”管理体系,建立村(社区)定级定档的薪酬增长机制,塑造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精神状态。

彰显党员骨干先锋魅力。大力实施党员“一亮三诺”行动,分批评选“身边好党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先人一步学榜样,快人一拍优服务,不断激发向上向善向美的新动能。积极应对大战大考,疫情防控期间,先后抽调3500名机关党员组建“党员攻坚团”助力打赢防疫阻击战;决战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先锋志愿大军”奔赴城镇、街区轮岗值守,成功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持续深化“双带”党员培育工程,197个党员创业示范户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振兴的旗帜和标杆。

坚持人民至上,提升基层党建服务民生水平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竭尽全力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把“为民服务有温度”的沿江沿海最美党建带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丰富载体,创优品牌“聚民心”。深入推进“百企联百村”联建行动,引导村企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发展联推,促进村企党建同频共振。实施基层党建“创新争优”竞赛,聚焦民生实事,链式设计“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党建项目,先后培育出惠萍镇果园生态“123”党建等有影响、可推广的惠民品牌226个。分类建立流动党员“e家庭”,利用“线上+线下”平台互补优势,做优“磁铁”工作法,切实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上下功夫、求实效。

共建共享,基层治理“安民心”。以党建优势集聚基层治理资源,持续完善城市街道“五联五融合”共驻共建模式,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制度,着力构建区域统筹、多方联动的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积极推动“六方共管”协调会商、“红色物业”创评行动,联合楼宇功能党小组、村组党员中心户,搭建“爱心邻里”“红心小院”特色阵地,通过参与微心愿、丰富微活动,共同服务微治理,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纾解民忧,便捷服务“暖民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畅通民情通道,做优镇村联合“党群议事会”,集中分析梳理首批民生实事2073个。专人领办“书记党建项目”,推行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清单化、流程便利化、评价公开化,工作定责、岗位定人、服务定效”的“三化三定”工作机制,分批选派百名机关干部进百村挂职蹲点,引导机关干部赴基层调研解难。

坚持融合协同,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发展

坚持把全域打造“沿江沿海最美党建带”与加快建设长三角一体发展新高地、沪苏通融合发展新样板、长江口绿色发展新示范有机结合,努力让启东高质量发展既亮“颜值”,又显“气质”,成为美丽南通、美丽江苏的“示范样本”。

引领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生产线”的思路,成立行业联合党委,拓展组织功能,优化活动形式,引领带动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已建立电动工具、建筑等行业党委,在产业链上成立162个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强村富民,依托农旅绿色产业,持续实施“50万+”扶持计划,及时提供政策、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先后培育奥林苗木种植基地、冬娟家庭农场等一批优质致富项目,创造就业岗位近3000个,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

引领文明创建“提档升级”。坚持以党建带创建、以创建促党建,实施城市“微治理”三年行动,健全“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切实把组织“触角”延伸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各环节。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示范工程,在公共文化中心开辟党建专栏,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客厅”“红色课堂”,确保创建为民、创建惠民。

引领生态环境“美丽升级”。成立并深化“崇启海毗邻党建联盟”,形成三地资源要素统筹、生态环境共治的发展态势,协同画好一体发展“同心圆”。注重因地制宜,统筹开展“红色先锋”净滩护堤行动,着力推动长江生态大保护走在全省前列,守好江苏“清风廊道”第一关口。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集中在江海旅游区建设党建服务站,将“红色元素”融入“绿色美景”,真正以党建“活力指数”提升江海岸线“美丽指数”。(作者系中共启东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佳婧

猜你喜欢
党员基层服务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