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1-10-11 02:07曹慧玲
高教学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曹慧玲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中国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实现这一目标,要着重做好学校顶层设计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国优秀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5-0177-04

Abstract: College English course "construction with ideological-political elements"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and approach of carrying out moral education.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contains abundant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integrate it into the ideological-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achieve the mission of promoting rounded development of people. To achieve this goal, endeavors should be made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top-level desig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Keywords: college english course; course construction with ideological-political elements;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行动目标。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其中“回归初心”就要求各门课程都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也强调“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何为“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新时代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那么何为“课程思政”?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尝试对“课程思政”进行解读[1-7]。唐德海等[5]总结出目前学界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归属大致存在6种较为典型的论说:

1. 课程类型说,即“课程思政”是一类与“思政课程”相对应的课程;

2. 教育理念说,即“思政课程”是一种教育理念,包含课程设置理念和思政教育理念两层指向;

3. 思政方法说,即“课程思政”是包含科学教育理念的柔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4. 教学体系说,即“课程思政”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和各专业课在内的课程体系以及与课程体系相对应的教育计划或培养方案;

5. 实践活动说,即“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

6. 多重属性说,即“课程思政”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及其以上的属性。

关于第1种论说,把“课程思政”看成是一类包含了“思政课程”的课程,或者是“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或者是“思政课程”的升级版,或者终将代替“思政课程”,显然是一系列错误的认识。而教育理念说、思政方法说、教学体系说和实践活动说,是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思政”属性的解读,都有其合理的成分。目前学界对“课程思政”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作者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它既是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又体现了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全程融进课程架构中,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让所有课程都兼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思想政治素養的功能与使命。

二、外语类课程如何进行“课程思政”?

高等教育界已日益掀起“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的热潮,外语学界也不例外。“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是课堂和教学实践,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学研究,即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外语“课程思政”至关重要,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例如:杨金才[8]以当代西方人文精神概论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外语教育如何把握中国立场,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引领。杨婧[9]从挖掘思政元素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方案。岳曼曼、刘正光[10]探讨了混合式教学契合外语“课程思政”的理念与路径。丁凤等[11]阐释了如何在“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以及外语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建立交际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框架。李志英[12]、司显柱[13]则论述了如何在翻译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另外,外语学界还涌现了很多关于“课程思政”的学术研究,即从学术的视角探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问题。例如:肖琼、黄国文[7]在探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外语“课程思政”就是把价值观引领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王卓[14]从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教育观、知识观、课程观三个层面解读了高校外国文学课程建设的全新内涵与外延。文秋芳[15]在对外语“课程思政”内涵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