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过”?“不诿过”?

2021-10-11 04:29田松
读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王力古代汉语颜回

田松

孔子表扬颜回,说他:“不迁怒,不二过。”(《论语·雍也》)王力《古代汉语》注释:“不二过,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版,上册第一分册,166 页)我上大学时旁听中文系古代汉语课,王力此书为教材,这个解释是我当时获知的标准答案。杨伯峻《论语译注》也持同样看法。

我曾多次引用过这句话,用着用着就产生了疑问。我的疑问首先是文学的,“不迁怒”和“不二过”,语法不对称、修辞不对称。“不迁怒”容易理解,“不二过”则费解。把“二”解释成“重复一次”,以我有限的古文阅读,似乎仅此一例。后来阅读《左传》,以同时期的文字“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为参照,“二过”应该解释成“两种错误”才对;而如果要表达“不重犯错误”的意思,应该说“不重过”。当然,也不能把“不二过”解释成“不犯两种错误”,不仅语法和修辞不对称,也更加不知所云。

第二个疑问算是心理学的。“不迁怒”是优秀的品质,但并非遥不可及,是可以学习的。但是,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则几乎是做不到的。

然而,一旦改成“不诿过”,则上述毛病和矛盾迎刃而解。“不迁怒,不诿过”,修辞对称,行为对称,逻辑对称,都具有可操作性。与“迁怒”一样,“诿过”也是常人常态。“不诿过”,不仅对外是好的德行,对己也是好的修行。

我推测,作为优秀的教育家、文学家,孔子这句话的原始版本应该是“不迁怒,不诿过”。它不仅是对颜回的个人评价,还为其他弟子树立了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樣。对于这个判断,我毫无文献学的、考古学以及其他学的依据,全凭修辞分析、心理分析与逻辑分析。

猜你喜欢
王力古代汉语颜回
保险理赔知多少
“一带一路”国家古代汉语课程调查报告
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中传统方法的坚守和信息传播时代的创新
颜回偷食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你到底是谁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颜回之乐
三八二十三
三八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