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影像学观察及诊断作用研究

2021-10-11 02:51周腾腾
医学前沿 2021年13期
关键词:超声诊断

周腾腾

摘要:目的:就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影像学观察及诊断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30例),在其诊断中实施超声检查。结果:经超声检查后,参照手术病理检查结果(100%),良恶性结节粗钙化、微钙化检出符合率较高,呈现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超声影像学可提供可靠的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即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患病后患者的甲状腺形状会发生改变,不仅会对甲状腺功能造成影响,且还会诱发甲状腺癌。值得注意的是,如若甲状腺癌变程度较小,在进行诊断时由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特征极为相似,故极易导致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现阶段,超声凭借操作简单、无创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此病诊断中,进一步促进了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1]。本文主要就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影像学观察及诊断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30例),男女例数分别为12例、18例,年龄范围为37岁至59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良性结节为17例,恶性结节为13例。已经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异常、沟通障碍及资料不全的患者排除。通过对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2)方法

使用我院附属医院提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探头频率设置为7.5—12MHz,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呈后仰状,将颈部检查位充分暴露,对于肥胖者,抑或是颈部较短的环责,可将软枕置于颈部,促使患者头部保持后仰状,从而为检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检查过程中,在患者的颈前正中、甲状软骨下方位置开始,基于从上至下的原则,以横断、滑行的方式对两侧叶进行扫查,直至甲状腺下极消失,抑或是处于胸骨上窝水平处理,之后沿着甲状腺左侧叶及右侧叶进行扫查,以纵断面的形式进行,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情况,包括大小、形态、有无钙化、内部结构等;在开展甲状腺结节三维扫查的过程中,需确保耦合剂涂抹充足且均匀,探头处于结节正上方位置,基于具体情况,合理的对三维容积框进行调节,包括大小、扫描角度等,告知患者屏气,以确保影响成像的质量。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完成研究中所涉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检验由X2完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参照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良性n=17,恶性n=13),诊断准确率较高,呈现的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主要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以甲状腺内部存在肿块为主要特征,多发于中年女性人群,病因复杂,患病后患者的甲状腺肿大,颈前存在明显的不适感,且往往伴有一定钙化,这与局部碱性磷酸酶升高有直接关系,增加了恶变的可能性。据相关调查显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虽多数为良性,但恶性结节的发病率也不低,约29%,已成为了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1]。另外,甲状腺结节内出现钙化灶与甲状腺肿瘤有着紧密的联系,且极有可能发生恶变。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检查中,超声检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经影像分析可实现对甲状腺结节物理性质、位置、心态等的确定,且还能进一步了解结节和颈部血管等组织的关系。基于良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前提下来说,往往发生在甲状腺反复交替增生和复旧过程中,当甲状腺纤维组织出现增生后,甲状腺滤泡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引发甲状腺出血,抑或是坏死症状,且在血肿吸收后,就会发生囊性病变,形成结节壁钙化、纤维隔带钙化,主要呈现为蛋壳样钙化等[2]。另外,基于甲状腺恶性结节钙化的前提下来说,认为与激素失调、局部供血不足等有关,当乳头尖端出现局灶性,抑或是进行性梗死后,受钙盐沉积的影响,就会出现钙化。有大量研究指出,甲状腺良性结节钙化主要以营养不良性钙化为主,实施超声检查可观察到较大粗钙化,病理基础往往呈不规则状态,以片状等沉积于结节上,随着病情的演变,极易形成结石[3]。

在实际的诊断中,超声技术的应用可全面观察甲状腺情况,通过对分布钙化点回声强弱等信息的统计,可基于回声情况的前提下准确的区分结节钙化,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参考。有研究指出,粗钙化的血吸收特征明显,加之结节壁钙化,抑或是纤维隔带钙化等特点的,如若粗钙化特征显著,此时微血管等就会出现血流阻力情况,引发局部组织出血等现象的发生,这对于恶性肿瘤的区分起着积极的意义[4]。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如若提示结节中可观察到微钙化,就需及时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此外,在行超声检查时,对于甲状腺癌而言,其边界往往不清,而导致此现象出现的原因与甲状腺癌大多无包膜、向周边浸润生长有关,且恶性肿瘤的侵蚀性等特点,也会促使边界模糊,应用超声检查时,可观察到图像显示的肿块轮廓大多较为模糊,且边界也不规则。但需注意的是,少数的甲状腺癌会因侵蚀性小,促使肿瘤边界清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肿块硬度等物理学特性的反映常规超声则难以保证其准确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良恶性的诊断。而超声造影检查的实施,则可将患者微血管灌注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经微泡造影剂的注射,有利于医务人员掌握结节内部的灌注特点、微小血流增强模式等,通过对灌注特点与增强模式间差异的判断,实现对良恶性的鉴别。

综上,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应用意义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锡虎,杨晓丽,彭苑娴.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6):93-94.

[2]孫智芳,付志勇,吴建国,等.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9,52(11):71-72.

[3]陈拥旭.评价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2(12):154-155.

[4]赵婷婷.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2(24):128-129.

猜你喜欢
超声诊断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