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咯血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2021-10-11 18:31高峰
医学前沿 2021年13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高峰

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20年7月内收集的40例患者(肺结核咯血)纳入研究,依据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20例,分析2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满意度为95.00%(19/20),远高于对照组的60.00%(12/20),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10.00%<40.00%),二者比较,P<0.05。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效果显著,有效改善肺结核咯血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临床中,肺结核是一种常见且高发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由结核杆菌侵入肺部所引起的感染,其中血管病变会导致咯血症状程度不一,大咯血便是该病症的一个具体症状,易导致患者出现死亡,严重影响其生命健康和身心安全[1]。针对该患者多采取止血治疗,同时给予科学护理干预能最大限度防止窒息、肺癌等发生,从而提高患者对咯血窒息的认知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意义[2]。因此,本文通过实行全程护理干预,就此探究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内容报道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筛选于2016年2月-2020年7月内,我院就诊的4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男:女=14:6例,年龄(20-89)岁,平均年龄(50±21)岁;咯血程度:少量患者10例,中等量患者6例,大量患者4例。

观察组男:女=14:6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2.40±19.84)岁;咯血程度:少量患者11例,中等量患者7例,大量患者2例。

符合肺结核咯血诊断,并伴有胸痛、咳嗽等症状。观察并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无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前提下实施全程护理,步骤如下:

(1)咯血护理:采取常规检查,充分了解并掌握患者具体病情状况、发病程度及对疾病认知程度,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如患者发现自身有咽痒、胸闷或是呼吸困难等状况,首选确定是否存在咯血症状,一旦确定,要立即处理,并保证患者卧床休息时将头偏向一侧,确保正常呼吸。

(2)用药护理:为避免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告知肺结核咯血的诱发因素、治疗方案、预后和并发症护理等相关知识,时刻观察患者的反应,明确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用药并监督,严格遵医用药,了解用药时间、方法和剂量;一旦出现药物不适,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处理,并随时调整药物用量。

(3)行为护理:病情程度稍重患者,护理人员需嘱咐其杜绝活动,保证休息时间充足,护理人员可协助其进行简单的翻身,叮嘱其相关注意事项;待病情稍转后,鼓励其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如简单的肢体屈伸、坐立等床上训练;若咯血症状充分消失,相关护理人员陪同或鼓励患者家属同患者取室外散步。康复期间,时刻注意患者保暖措施,坚持劳逸结合,充分保证训练的合理性和适量,稳定情绪使其处于平稳状态,防止病情复发。此外,勿频繁更换体位,防止咯血症状进一步恶化。

(4)心理护理:因患者往往会出现紧张、恐慌、不安等负面情绪,多与其沟通,语言温和、举止轻柔,多关怀、安抚患者情绪,疏导内心不良情感,提高治疗自信心。

(5)健康宣教及饮食护理:加强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病因、相关症状、治疗预后及护理,客观面对;叮嘱其注意咳嗽力度,避免出现咳嗽过重引发的再度咯血。依照患者个人喜好、病情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蛋白类、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高营养、高吸收食物摄入,禁食辛辣、过热、刺激性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咯血、呼吸困难和窒息)。

护理满意度判定:选用我院满意度自评量表,共计发放40份,两组分别20份,每人一份,内容包括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核心统计:选用SPSS21.0版本软件进行分析,研究使用到的一切计数资料(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用“n,%”表示,组间差异用“X2”检验,当P<0.05,则结果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為95.00%(19/20),远高于对照组的60.00%(12/20),P<0.05,详见表1。

2.2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10.00%<40.00%),二者比较,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肺结核作为临床多见且多发的传染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而咯血是该疾病的一个常见也是主要的致死诱因。咯血是指患者喉部以及喉部以下呼吸道处出血,经口腔咯出。咯血症状程度不一,少量咯血具体体现在痰中带血,大量咯血时则会从口鼻涌出,易阻塞呼吸道,若不能及时得到控制,严重易诱发窒息甚至是死亡的风险[3]。一般来说,患者窒息后最佳的黄金抢救时间是在窒息后的6min内,实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降低患者咯血率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因咯血带来的各种不适也会加剧患者内心不安、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故而,实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预后[4]。

综合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全方面、多层面、实时性的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依照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加强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用药护理、咯血护理等措施,提高患者自身掌握疾病认知程度,从而提升护理能力;此外,该护理有助于护理人员发现并及时处理患者存在的潜在问题,由此预防并发症的产生,维系良好护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5]。

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00%(19/20),远高于对照组的60.00%(12/20),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10.00%<40.00%),二者比较,P<0.05。

总而言之,应用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咯血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临床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伟, 李杨, 于洪美,等. 针对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19):3134-3137.

[2]易小芬. 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中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6(3):177-178.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