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8表达水平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的临床价值

2021-10-11 18:31欧阳良良冷朝辉
医学前沿 2021年13期
关键词:血液病白介素恶性

欧阳良良 冷朝辉

摘要:目的:探析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中血清白介素-2受体(IL-2)、白介素-8受体(IL-8)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分3组进行,即观察A组(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观察B组(同期的恶性血液病非感染患者)、对照组(上述时间段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每组各纳入40例。所有患者均行IL-2、IL-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A组、观察B组、对照组的IL-2、IL-8、CRP、PCT均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IL-2、IL-8、PCT均呈正相关,IL-2与IL-8呈正相关(P<0.05)。结论:IL-2、IL-8不但能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进行诊断,还能通过水平高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關键词:IL-2;IL-8;恶性血液病;感染;临床意义

前言

恶性血液病患者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较差,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应重视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的发生,做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血培养是诊断恶性血液病感染的金标准,但检查所耗时间较长,不利于早期治疗。CRP、PCT是临床使用比较频繁的感染性生物标志物,在恶性血液病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但上述指标的特异度有限,仅凭单一的指标无法提供准确地诊断[1]。近年来,临床将IL-2、IL-8用于诊断恶性血液病感染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本研究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血清IL-2、IL-8、CRP、PCT的变化,分析上述指标在恶性血液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正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20例,分成3组,每组各纳入40例。观察A组纳入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9.26±3.44)岁;观察B组纳入同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非感染患者,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9.22±3.43)岁;对照组则纳入上述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9.20±3.41)岁。对比3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观察A组、观察B组均符合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标准,并经检查确诊;②观察A组、观察B组经血培养诊断确定是否发生感染;③对照组无感染现象;④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②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史;③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④住院时间少于3日。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IL-2、IL-8、CRP、PCT检验,于空腹且未使用抗菌药物前抽取肘静脉血,按照3500r/min速率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进行检验。IL-2、IL-8检验应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Navios 流式细胞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盒,检验方法为ELISA法,正常范围为IL-2:(5.0±1.5)ng/ml,IL-8:8.1-21.3μg/L;CRP检验应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效公司生产的BS-2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检验方法为免疫比浊法,正常范围为<5.0mg/L;PCT检验应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UniCel Dx1800 全自动电发光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盒,检验方法为荧光免疫定量分析法,正常范围为<0. 5ng/ml。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3组研究对象IL-2、IL-8、CRP、PCT指标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

分析观察A组患者IL-2、IL-8、CRP、PCT之间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结果使用“均值±标准差”表达,运用t值检验;计数结果使用“百分比”表达,运用卡方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IL-2、IL-8、CRP、PCT指标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A组、观察B组、对照组的IL-2、IL-8、CRP、PCT均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观察A组患者IL-2、IL-8、CRP、PCT之间的相关性

对观察A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CRP与IL-2、IL-8、PCT均呈正相关(r=0.563、0.324、0.498,P<0.05);IL-2与IL-8呈正相关(r=0.485,P<0.05)。

3 讨论

感染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因此,快速准确地检验、精准地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的关键[2]。CRP是急性炎症发生时产生的炎性介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特异性较低;PCT是一种蛋白质,感染初期血清水平比较稳定,严重时方可出现异常。临床可通过上述指标诊断恶性血液病感染,但效果有限。IL-2、IL-8属于白细胞介素中不同的亚型,其中IL-2对机体的免疫应答有重要的作用,IL-8的主要生物活性是激活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3],当恶性血液病感染发生时,患者的指标可迅速升高,尤其是联合应用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有显著升高,临床诊断价值比较高。

综上所述,IL-2、IL-8不但能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进行诊断,还能通过水平高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

参考文献:

[1]于佳,陈淘江,王冬梅,兰蕴平,王国祥.炎症因子、凝血指标和内皮细胞损伤标记物在恶性血液病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9,32(08):688-693.

[2]王嘉. 炎性复合体在血液病化疗后非感染性发热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探[D].天津医科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欧阳良良(1982年4月21日-),女,汉族,本科,副主任技师,就职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研究方向:血液学检验。

冷朝辉(1985年10月10日-),男,汉族,研究生,主治医师,就职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研究方向:血液病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猜你喜欢
血液病白介素恶性
叙事关怀护理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初期的影响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效果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膝关节内注射左布比卡因对白介素—1β的表达水平影响
MICM分型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牙龈癌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调查探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血液病患者输血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