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与内部控制分析

2021-10-12 21:28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9期
关键词:承兑汇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梁 晨

【关键词】商业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9-0192-03

0 引言

2016年初,金融市场上相继发生了多起票据风险大案,引发了社会关于加强票据业务管理的广泛讨论。承兑汇票业务风险事件一旦发生,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将不仅是金额上的,还会对银行的社会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使得公众对于该银行的信任程度大大降低,影响银行其他业务的正常开展。商业银行对稳定国家经济的运行、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确保商业银行在宏观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银行应加强其内部控制,将诱发风险的不良因素遏制在摇篮中,努力做到避免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承兑汇票业务包括申请、签发、贴现、承兑等环节,需要监管部门、业务人员的共同参与,若银行在其上的管理较差,则极易出现较大漏洞。大多数商业银行对票据业务的内部控制依附于其他业务,缺乏系统完整的配套措施,这也是银行管理中的风险点。因此,银行应着重完善对票据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自身风险,这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文章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了解了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并以天津银行上海分行为研究案例,总结该行票据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成因,给出完善汇票业务内部控制的建议,以期为其他银行提供借鉴。

1 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票据案事件概述

张某原为天津银行上海分行员工,2015年7~8月,张某与吕某约定以办理不见票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的方式逃避合规审查,套取银行资金用于吕某等人的投资盈利、个人消费及支付各类好处费。

银行承兑汇票的转贴现是指银行为了获取流动资金、缓解现金紧张,将手里的未到期票据贴现给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票据背书转让行为,收到的贴现款为扣除相应贴息后的金额。银行在正常开展转贴现业务时需要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对相关资料进行严密审核。在不见票转贴现业务中,申请方并不能提供基于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仅能递交票据清单、跟单资料等,通过寻找银行同业账户及过桥银行获得资金。在本案例中,吕某与上海禾丞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禾丞金融)合作,由其负责提供过桥银行及银行同业账户,再伙同张某开展不见票转贴现业务。

2015年10月,吕某等人通过民生银行福州分行、浙江稠州银行等过桥银行,将挪骗的资金打入禾丞金融控制的银行同业账户。2016年1月13日,之前的买入返售业务临近到期日,而张某等人手里并没有那么多资金用于偿还款项,于是他们再次用同样方法套取银行9亿余元资金用于支付到期回购款。2016年3月,第二次起息的业务到期,但此时吕某的同伙鲁某在投资上发生大量亏损,无法按时归还银行资金。2016年4月6日,张某见资金缺口无法填补,便投案自首,他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据张某承认,他作为银行职员,帮助吕某骗取银行资金并获得了数千万元的报酬。案发后,在银行和警方的共同努力下,虽然追回了大部分资金,但是仍造成天津银行7.8亿元资金损失。图1为各年度天津银行及其上海地区不良贷款率与票据贴现不良率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6年天津银行票据贴现不良率高达2.89%,之后几年银行致力于采取措施将这一比率降低,但同时天津银行整体的贷款不良率逐渐上升,上海地区的不良贷款率呈波动状态。

2 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经营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

2.1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银行人员在办理业务时违规操作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它存在于银行票据业务的各个环节中,包括人工引发的操作失误及系统流程不完善引发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员工自身专业能力不过关、风险危机意识欠缺、操作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等。

在本案例中,张某利用职务便利进行了一系列违规操作,违反了银行规定及法律法规的要求,例如没有在指定有监控的场所交接票据,也没有在票据包上签名,没有进行票据的拆包验证,将票据提前转出等,不符合银行的业务操作规范,相关监管人员的风险意识欠缺,对银行的正常经营秩序产生威胁,使银行置身于巨大的风险中。

2.2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从业人员道德意识薄弱,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违背企业与法律法规的要求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从近些年发生的票据案中可以看出,員工的道德风险问题一直存在,是银行业务经营中的一项重大隐患,如在中信银行兰州分行票据案中,工作人员利用伪造的银行存款单以虚假的质押担保方式办理存单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宁波银行深圳分行票据案中,该行原员工也涉嫌违规办理了多笔票据业务。道德风险表现为银行内外部人员勾结谋利、收取贿赂大行职务之便、上下级串通进行违规操作等[1]。

在本案例中,张某身为银行员工,却与外部人员串通,凭其身份多次协助吕某等人用虚假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据清单和跟单资料等套取银行资金,安排人员逃过了银行的审查监督,并收取好处费,将职业道德抛之脑后,不能以维护银行及社会公众利益为己任,给银行造成了巨额亏损。

2.3 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部门的要求而受到监管处罚、名誉损失的风险。银保监会对银行票据业务的责令处罚仍占据较大比重。一些票据合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针对票据业务的制度措施相对陈旧,需要适应市场的要求进行更新;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使得票据业务缺乏合规依据。合规风险主要表现为银行为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汇票提供承兑或贴现,或者在为客户放款时盲目扩大授信额度等。

在本案例中,不见票转贴现业务并没有基于真实的交易背景,而是一种单纯为了套取银行现金的违法行为,虽然吕某等人提供了票据清单等资料,减少了银行的交易成本,但是不符合票据法的规定,增加了银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的风险。

3 天津银行上海分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3.1 天津银行上海分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1 银行员工联合票据中介串通交易

在本案例中,银行员工与外部人员串通谋利,严重损害了银行利益,侧面反映出该行对员工道德素质培养的缺失。为了逃避资料审查,中介禾丞金融寻找关联企业伪造交易背景,负责提供虚假的票据;在票据交接时,张某为了逃避监视,避免留下证据,特意在没有摄像监控的指定场所进行交接;由于没有真实票据,所以张某只能在装有废纸的票据包上签名并封包入库。张某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增加了银行的检查成本,对银行的正常经营产生威胁,长此以往会对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的信誉产生不良影响。

3.1.2 部门审批不严格

在买入返售业务中,天津银行作为融出资金的一方,为了保证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需要按照正常的业务流程对票据进行严格的审核。票据在由过桥银行经天津银行上海营销分部递交到上海分行的过程中,银行有如下规定:监督人员需要对票据包进行双人验证并确认签字,之后才能封包入库。但是张某利用职责便利,安排监督人员签字,他们并不曾打开票据包,因此无人发现票据包内存在的问题[2]。一般已经封存入库的票据不得转出,但张某却指挥复核岗员工将票据提前出库,也没有进行票据出库的拆包验证和双人交接,明显违反银行规定。由此可见,天津银行的内部管理存在隐患,员工对待工作的责任心不强,对业务的监督流于表面,对其真实性并未仔细调查,监督效果有限。

3.2 天津银行上海分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内部控制问题形成的原因

3.2.1 员工道德培训不足

造成该案件的直接原因是内部员工与外部人员勾结,其中银行内监督人员也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内部控制失效,上下级串通,没有遵循业务办理的标准流程,员工的风险意识薄弱。由此可以看出,该行员工的思想道德培训不够,很多员工可能将绩效放在了首位,忽视了道德的重要性,开展业务时缺乏风险意识,就会出现为了谋利而进行违规操作的情况。

3.2.2 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

张某进行了多次违规操作,时间长达5个月,然而管理者并没有注意到员工的操作漏洞,没有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票据业务流程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况且,复核岗员工的各种不当操作也不是立刻做到的,而是长年累月监督不到位促成的,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管理者在日常检查中不能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对票据业务的风险不够重视,对风险的危害只是定性估计和主观感觉,因此造成该类违法事件的有机可乘。

3.2.3 内部应急措施不完善

银行在发现巨额资金损失后,应集中所有部门的力量与资源,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损失与舆情,以降低对银行的负面影响。但是,天津银行在发现资金损失后,并没有立刻组织人员自查,尽快启动应急措施制止恶劣影响在外扩大,而是单纯依靠外部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天津银行在票据风险事件上的应急措施并不完备,风险事件突发时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各部门,导致高层管理者反应滞后,其他人员无规定可循。

4 天津银行上海分行加强承兑汇票业务内部控制对策

4.1 注重员工职业道德培训

多起票据大案与银行职工有关,因此员工道德培训应纳入银行管理的一项重点。在银行日常活动中,不仅要注意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还应注重道德素质的培养。银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员工的道德教育活动:第一,开展道德培训讲座。银行应定期对内部员工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培训讲座,并建立长效的考核机制[3],可以将正面案例结合视频、小品等生动形式呈现,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第二,完善评优机制。可以在全行大力推行道德评优制度,完善评判标准,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可以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第三,严格处罚力度。一套完备的处罚机制会对员工形成较强的威慑力,使员工意识到违反银行规定的成本远高于收益,形成警示作用,从根本上防止舞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4.2 加强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商业银行防范业务风险、自纠自查的重要方式。要加强内部监管,首先,要对监管流程进行标准化改进,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其次,要确保监管人员独立性的地位,使得相关人员在发现问题后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向上反映,要求涉事部门整改;最后,要推进银行监督的技术性改革,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搭建,优化业务审核流程,对交易进行实时监测,对跨渠道、跨业务线的欺诈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避免纯人工操作带来的主观影响。

4.3 完善内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在风险发生后银行控制损失的关键程序,一套好的应急预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恶性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完善银行内部应急措施,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制定应急管理办法。银行应确保有一套可供实施的管理办法,当舞弊事件发生时,相关人员可以依照此方法迅速做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第二,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在实务中往往是基层工作人员先发现问题,此时如果按照原始流程向上级反馈,会降低信息传递的效率,因此银行应建立一条紧急反馈渠道,确保信息可以有效地传达到管理层,使上级可以及时下达整改指令。

5 结语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然而,2016年连续发生的涉案金额上亿元的票据案,让大众发现当前票据业务的风险不容小觑。

文章以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票据案为研究案例,指出该行经营票据业务的风险点,在操作风险上,该行工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操作;在道德风险上,员工张某企图将配合票据中介套取的银行资金所获额外收益据为己有,道德观念缺乏;在合规风险上,本案例涉及不见票转贴现业务,无真实交易背景,违反银行规定。商业银行频繁发生票据欺诈案,侧面反映出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缺失。深入分析该行存在的问题,银行员工与票据中介的串通交易是票据案发生的浅层问题,而部门审批的不严格则是长久以来银行存在的深层问题。对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之后,文章认为员工道德培训不足、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内部应急措施不完善是该行票据案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合以上分析出的问题及原因,文章给出的对策包括注重员工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内部监督和完善内部应急预案。这些对策对于其他商业银行加强票据業务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参 考 文 献

[1]娄万兴.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风险及对策[J].质量与市场,2020(3):39-40,43.

[2]耿磊.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7.

[3]胡雅慧.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1):58-59.

猜你喜欢
承兑汇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银行承兑汇票资金成本问题及其变现探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浅论降低承兑汇票损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