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由人生境界的冲突一探历史背景下的药方

2021-10-12 14:51黄东晨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历史背景美孚药方

黄东晨

沈从文在1934年4月19日完成的《边城》,作为乡土写实小说的代表作,着实能在当中看到“乡土文学之父”的足迹。沈从文是湖南凤凰县人,其故居也在于那里。当时看到《边城》时,是因为旅游而购买的。当地打包推销《边城》及其他沈从文的作品,刊印成书出版。作为第二个十年的小说,《边城》分为多个部分,在其前方有题记。题记中的话不仅揭露主旨更让我们知道《边城》所处的时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沈从文写这作品是为少数人看的,并未有明确的写作目的,也未曾把握住《边城》的强大影响力,甚至不在乎文艺理论、批评家合城里孩子的看法。我想正因为当时历史背景的情况如此,沈从文才得以写出这样的作品。而由此历史背景下的药方,即人性的治疗对策,又或是其他别的什么,我们似乎无法从《边城》中看出。“药方”从哪里来呢?我将试着为大家寻找答案。

第一部分告诉我们,“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名叫‘茶峒'的小山村”。由此可知,国民党统治时期,四川与湖南接壤,这里交通不便,是翠翠的家乡。第二部分中,“这些诚实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同一般当地人相似。”我們可以猜测,原住民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也爱利、也仗义”。“保靖、里耶”等边境山村,更加确定了“茶峒”地理位置的偏僻。边城中的妇女喜欢美孚灯,联系历史背景可以得知,当时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生产的美孚灯质量好,远销全球,深受当时世界上各大市场的欢迎。“天保、傩送”等名字的出现,可见中西文化交替,既冲突又和谐。像这样的依据还有很多。

翠翠作为一个天真的女孩,不懂发生在她身边的人情世故,但后来也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以自然境界活着的她,常常遭遇功利境界中的顺顺等人,身边又有道德境界的祖父。而这样的环境造成的冲突,伤害的、又或是造福的,或是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呢?

我想答案是复杂的。小说最后的“捐钱”场景中翠翠的反应,以及“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句话,似乎让我感到上述造成的影响是不必过于介怀的,而治疗用的“药方”才是最复杂的,在此无法说完。

参考文献

[1]《边城》,沈从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美孚药方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喝中药要注意更换药方
龙门药方洞济世如良医
从赛道到公路,传奇在继续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烧掉药方
烛武退兵逞辩舌 弱国终究无外交
第二张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