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动态小学数学课堂 彰显课堂生命与活力

2021-10-12 14:51陈学明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學数学教学对策

陈学明

摘要:提高数学课堂的动态性,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思考、探究和自主发挥的机会,对改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活力等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和运用知识。所以为了更好地构建动态课堂,教师需要对其基础构建要求加以了解,并结合学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策。本文就小学数学动态课堂的构建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动态课堂;小學数学;教学对策

以往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教学任务,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表达的机会,整体课堂学习过于呆板单一,缺少灵活性和动态性[1]。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转变思路,能够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多种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多样性,让学生在高效互动的课堂学习中提升综合能力,增强动态课堂的作用价值。

一、小学数学动态课堂构建要求分析

在动态课堂构建时教师需要对其基础要求进行了解,才能提高动态课堂后续实施的有效性。①以生为本。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应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且多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确保学生在学习时无较大的学习压力[2]。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地位,多让学生发言、多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让学生敢于思考和表达,这样才能激活其思维、增强课堂活力。②加强重视教学过程。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最终掌握情况,对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想法、思维发展、新奇观点等缺乏重视,导致学生学习过于固定。同时教师整体教学无层次性,不利于班级学生整体提升。动态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加强重视教学过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互动开放。在教学中提高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同时将以往单一回答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设计题目或教师设置具有探讨性、交流性的问题,提高整体教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④全面评价。除了以往单一的成绩评价和课后评价外,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实时评价,并鼓励让学生展开自评、互评。同时也需要做好评价反馈工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时提供帮助。

二、小学数学动态课堂有效构建的教学对策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课堂学习体验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拥有更好地体验,能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讨论,教师可结合知识点创设相应的情境,并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机会。比如在可能性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个不透明的纸盒子,并在上方挖出一个手能伸进去的洞口,以及准备不同口味的棒棒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先与学生互动,“你们都在一些小店玩过摸奖游戏吧,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箱不同口味的棒棒糖,你们想不想参与摸棒棒糖游戏?”以互动增强课堂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先在纸盒里放入6个荔枝味的棒棒糖,但学生不知道盒内棒棒糖的口味,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谁先摸到苹果味的棒棒糖,谁就中了大奖”,学生轮流摸棒棒糖,在所有棒棒糖摸完后学生发现盒内不可能摸出苹果味的棒棒糖,因为根本没有放入该口味的棒棒糖。这种情况下教师顺势引出“不可能”知识概念,加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然后教师再当着学生的面放入5个苹果味的棒棒糖、4个荔枝味的棒棒糖、6个葡萄味的棒棒糖,组织学生在进行摸棒棒糖游戏,并在游戏进行中合理导入不同问题,创设相应的情境。如在摸出3个荔枝味的棒棒糖后,教师提问“纸盒中还有可能摸到荔枝味的棒棒糖吗?”或者在所有葡萄味的棒棒糖摸出后,教师提问“纸盒中还有可能摸到葡萄味的棒棒糖吗?下一次摸出的棒棒糖会是什么口味?”在问题提出后学生可讨论回答,得出相应的答案,对知识点“可能性”进行深入理解。对单一开展游戏或单一进行知识讲解来说,具有互动讨论性的课堂学习更能够让学生获得丰富体验,提高学习动态性。

(二)结合生活元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课本上很多知识内容都源于生活,教师在动态课堂构建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生活元素,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利用生活资源展开思考、促进自身思维创新和发展。比如在元、角、分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可将生活中一些与学生关联性较强的实物带入课堂,展示在讲台上,如一个棒棒糖、一块橡皮、一盒牛奶、一个笔记本、一袋干脆面等,并借助课件将这些实物以照片的方式投射在多媒体屏幕上,在不同的实物下标上对应的数字,要求学生能够在数字后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如一个棒棒糖1()、一块橡皮0.5()、一盒牛奶3()等。学生根据日常购物的经验,都能正确填上单位。这种情况下教师提升难度,更换数字让学生再次进行填写,如一个棒棒糖100()、一块橡皮50()、一盒牛奶30()等。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在填写过程中自主思考,也能顺利引出知识内容。填写后,教师可邀请学生回答,以及谈谈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一个棒棒糖不可能是100元,也不可能是100角,所以100分最合适,那这样的话一个棒棒糖可以是10角。教师在听过学生回答后,对学生的新奇想法和动脑思考的态度进行鼓励、肯定,并在后续讲解中对元角分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三)组织学习活动,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动态课堂的构建,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自主操作的学习机会,所以教师需要多结合课本知识点,积极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比如在圆规画圆知识学习时,教师在课堂为学生提供自主练习的时间,并在课后鼓励学生想一想圆的其他画法,主动实践。或者在正方体、长方体体积学习时,在基础公式等讲解后,在课堂让学生进行小组比拼,通过量不同体积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实物,对知识进行掌握。同时还可以一些实践类的生活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结伴开展学习实践。另外,教师还应提高评价多元化水平,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多方面评价、多方面反思,以及及时反馈,让整体评价更加全面有效,为动态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利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动态课堂构建中,教师需要明确相关要求,了解学生情况,采取情境创设、生活教学、学习活动等方式丰富原有的单一教学过程,让学生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展开学习,这样更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切实提高课堂的动态性、灵活性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赖达庶. 巧用动态生成资源,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 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8(2):67.

[2] 黄修仁. 构建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激发学生动态思维[J]. 中外交流,2019(5):185.

猜你喜欢
小學数学教学对策
从操作式阅读入手,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基于探究式教学的小学数学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生本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