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

2021-10-12 08:23蔺红珍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金川百姓广场

蔺红珍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是在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引导和扶持下,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下,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自创自办、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方式,实现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非职业性重要社会文化形态。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 品牌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有利于提升基层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素质、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近年来,金川区着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创性的举办了“活力金川·百姓文化大舞台”“千人广场舞展演”“百姓文化大讲堂”“金川画家画金川”等独具地方特色的群文活动品牌。

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在文化发展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最直接最明显的特点是社会响应度最大、群众参与度最高、综合运行成本最低,可以让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利用,提高文化场地设施的运行效率,使之真正与基层群众的需求无缝隙对接,又可以把社会团体、文化志愿者、甚至企业等社会力量组织调动起来,充分体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大众参与性、民间自主性、服务社会性。

二、金川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实践

近年来,金川区秉持“创新载体·以文惠民”的理念,立足基层、深入调研、大胆创新,为全区人民群众搭建了“百姓演、百姓赏、百姓乐”的惠民平台,实现了“百姓大舞台周周演、千人广场舞月月办、书画精品展览季季赏、精品舞台剧目年年有”,着力打造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以品牌活动引领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火起来",逐渐呈现出了全体动员、全民参与、全面覆盖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发展大繁荣景象。

截至目前,建立了金川区业余文工团、金川区退休职工歌舞团2家馆办业余文艺团队,指导基层业余文艺骨干建立了43支文艺团队,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成立了金川区文化志愿者协会及金川区紫金家园广场舞协会,招募文化志愿者1500余人。开展的活动既有拉丁、街舞等现代艺术表演形式也有小戏小曲等民间艺术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正形成了“城乡互动、全民同乐"的生动局面,体现出鲜明的活动特点:

一是广场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广场文化活动开展以来,文艺团队演出的场次之多前所未有。自“活力金川·百姓文化大舞台”举办以来,吸引了域内不同年龄段、各类职业的群众自发走上舞台展示风采,甚至众多周边市、县、区艺术团也前来交流演出。创办8年以来,每年演出30余场次,截至2021年共演出250余场次,参与演出团体120余支,受益群众达20万余人次。活动得到了43家专业特色团队的支持和配合,掀起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高潮。2016年,金川区通过实地寻访、微信发布公告等方式,将活跃在各地区的广场舞队伍召集起来,迅速地组建起了会员人数近千人的“金川区紫金家园广场舞协会”,并定期举办千人广场舞展演或比赛,自成立至今,已举办10余次千人广场舞展演,6万余人参与其活动中。

二是主题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金川区以各类节庆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春节期间,连续5年举办社火秧歌展演、小戏小曲调演,为全区人民献上了节日盛宴;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自2014年起连续3年举办了“抹不去的美丽乡愁”、“金川区民间民俗作品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览活动,为推动和发扬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以“中秋节”为契机,连续3年举办了花城月饼大赛,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品牌文化活动彰显特点。在不断扩大群众文化活动覆盖面基础上,深化活动效应,构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是金川区不断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的重要抓手。自2014年以来组织艺术名家走进本地景点、乡村写生采风,连续4年举办了“金川画家画金川”系列写生采风活动,先后邀请省内外30余位书画名家走进金川,审视金川本土文化,创作出了500余幅具有金川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并进行展出;2017年创立了以“品味·赏析”为主线,受惠群众达5万余人,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高潮。

三、金川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建的启示

一是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文明新风尚。金川区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歌唱的是《百年奋进铸辉煌》《十九大精神放光芒》等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展现经济社会进步的时代主旋律,表演的是《乡村振兴齐奋进》等干部群众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感人故事,传播的是《家·归来》《婆媳互夸》等传递文明家风,带动邻里和谐的文明新风尚,得到了全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让百姓演主角,让草根变明星。随着乡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普通老百姓也渴望从幕后走到前台、由观众变成主角、变成明星。无论是“活力金川·百姓大舞台”或是千人广场舞展演,都为普通老百姓搭建起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全面展示了我区群众良好的精神面貌与风采,进一步激发了隐藏在百姓中的群众文化创造活力。

三是发掘地方特色资源,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在金川区群众文化活动中,特别注重展现当地的民间民俗文化魅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舞台,开展金川区织褐子、制毡技艺、婚嫁礼俗、小戏小曲等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和传艺带徒活动,让群众体验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組织域内书画家、作家等文艺工作者审视金川地区本土文化,通过特色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四是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使金川区群众文化活动走上长期持续、规范运行的发展轨道,我区不断加大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为群众文化活动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和支撑的相关制度,同时,逐步完善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内在动力和运行效率的评比机制、奖励机制、规范机制等。

参考文献:

[1]陆吉星;方延厚.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的思考[J].电影评介.2012(13)

[2]徐美辉.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4.12(7)

[3]黄苹;山东省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游元超;社区群文团队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猜你喜欢
金川百姓广场
飞远的纸飞机
一份来自金川的邀约
无所不为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一个人的金川
肺叶版图上的金川(组诗)
广场
新华广场记忆
百姓看家“风”
百姓腰包更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