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视角下的中国古镇发展研究

2021-10-12 09:42诸子诚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摘要:中国古镇因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一直以来作为学术研究者热捧的主题词,通过运用Citespace分析软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基础,将主题词古镇发展作为检索对象,选择了自2000年以后所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统计有关古镇发展的发文量、研究层次、作者、研究学科以及期刊类别,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依据量化分析研究这些方面的进展。一方面使得中国古镇发展研究体系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以期为中国其他古镇的研究者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古镇发展;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中国古镇因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一直以来作为学术研究者热捧的主题词。在古镇保护方面,通过历年的发文量统计,整体的数量是逐渐增多的趋势,在2011和2012年,发文量陡然下降到50篇左右,2013年有迅速增长到75篇左右,在2016年的发文量又有所下降,并在2017与2018两年维持稳定,通过发文量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古镇保护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但在最近3年热度有所下降,但依然维持在一个不低的水平。

2 研究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文献收集的平台,选择期刊数据,利用主题检索对期刊论文进行检索,主题词设置为古镇发展,年份选择为2001年至2018年,将检索出的文献以Refworks的格式导入到Citespace,利用Citespace生成知识图谱对古镇保护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所有文献的发文量、研究层次、作者、研究学科、期刊进行统计,分析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是对研究领域整体情况的把握。

3 古镇发展研究内容

在对古镇发展进行检索时,因以古镇发展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的期刊较少,所以在知网数据库选择期刊数据库,主题的关键词选择古镇并含开发,并且包括发展,这样检索出的文献有354篇,可以更全面的进行分析,见表1。在检索时设置年限为2000年至2018年,在检索完毕后,第一步对所有文献的发文量、研究层次、研究学科、期刊进行统计,分析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

通过发文量可以看出研究热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07到2013年,發文量处于波动状态,到了2014年开始稳步上升。在学科方面,旅游学科的发文量遥遥领先,足有290篇,建筑科学与工程、文化、资源科学处于发文较多的水平,在20到30篇左右,发文期刊上旅游纵览、小城镇建设、现代经济信息发文较多。

将导入的参考文献导入Citespace,设置Top N为50%,被引频次、共被引频次、共被引率设置为2、2、2,在知识图谱生成页面选择关键词频次为0,得到图2,通过时间年轮的大小看出古镇、古镇旅游、旅游、旅游开发是热点,大量的关键词和旅游有关。

在古镇的发展方面,大量的研究基于古镇旅游展开,钟士恩等人以旅游古镇为研究对象,对江苏省的古镇进行梳理,将江苏古镇划分成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后停滞等六个阶段,以及先发示范古镇、快速崛起古镇、后备名单古镇等三个梯队,作者认为不同类型的古镇要有不同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三个类型,并构建指标体系对遗产保护和旅游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的不同分级,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在文化方面,陈可石等人从文化入手,提出人文主义复兴的新路],姜辽等人对古镇的文化脆弱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古镇中不同群体的访谈,发现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程度上对古镇传统文化构成了威胁,针对文化方面,作者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段超等人对少数民族的古镇进行研究,引入场域概念,少数民族有着多种多样的社会场,从自然场、社会场入手,让少数民族古镇可以以活化的形态传承下去。在场域上,还有学者对旅游场域进行分析,认为应拓展旅游场域,将场域理论运用到文化遗产上也有研究展开,有学者把触媒理论引入古镇发展,认为特色空间是古镇触媒中最重要的触媒,用触媒来刺激古镇旅游的发展,还有运用SWOT法分析古镇旅游发展。

还有学者从地标建筑、空间布局、传统文化、建筑色彩等方面出发来具体的对古镇生态位提出发展策略,通过激活古镇自身的潜力,让其在新时代能有良好的生态态势,陈思雨等人以大都市郊区为背景,然后对古镇保护性开发模式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提出文化—经济—生态协同发展的理念。

4 结论与建议

在对发展进行综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古镇管理上,现在的管理涉及的部门过多,手续复杂,而且由于部门之前的权利有冲突,会出现无人管理、各自为政的情况,反而恶化了古镇的保护情况。如果能够成立管理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提出应该专项责任的管理机构,制定一个有针对性且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那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同时也要完善法律制度,这也是让管理成为更加有效的行政手段。保护管理制度与保护技术是一样重要的,构建一个综合保护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专业的管理是推动该项管理体系前进的根本东西,那么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来进行专项管理操作也就成为了中国古镇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所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钟士恩,章锦河,孙晋坤.基于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综合评价的古镇型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15,34(07):1380-1393.

[2]刘法建,李彬彬,陈冬冬,李东和.江南古镇旅游资源认知与评价的新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09):1118-1122.

[3]赵世钊.旧州屯堡古镇文化体验旅游发展的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5):182-186.

作者简介:诸子诚(1989—),男,安徽定远人,城乡规划硕士。研究方向:小城镇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徽文化整体认知的皖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项目编号:CJ2019RW016)

猜你喜欢
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