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2021-10-12 09:54陈硕黄舒琪郭佳敏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滨水健康可持续发展

陈硕 黄舒琪 郭佳敏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我国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方面获得了长远的突破 ,但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城市区域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给滨水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面对各种实际问题的挑战和现存状态下广大市民对滨水环境的高质量的需求;本项目以当前“居民健康生活”的理念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的综合分析,使滨水空间再次回归最受城市居民喜爱的一类城市公园绿地,同时肩负着引领健康生活,传达健康思想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滨水;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

滨水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不同,要重点突出它的生态价值,生态理念要引领技术航向,生态与人文理念贯穿滨水公园的全部设计过程的同时。做到生态优先原则之上,以人为本为核心,促进生态环保观念在市民中的普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都市公园的绿洲,滨水公园能极大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美,设计合理的滨水环境可以让市民与水更加亲密和零距离的接触。让城市居民都能全民享受滨水的乐趣和魅力。这对于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甚至是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都意义深远.

二、滨水景观对人体健康的调节作用

1.身体健康

水能让人的创造性得到更大的程度开发。同时人类的亲水性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水"的渴望也愈加强烈,接触水流会让大脑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人体也最为放松。人们都把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因为许多研究表明,越接近人是自然,他们有更小的压力,以及他们的情感和整体的心理健康将得到改善,已经有对自然的在城市中使用的治疗景观带来的好处很多研究。

然而,尽管有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绿色空间”(指公园,庭院等,特别是城市开放空间),研究人员也开始重视由水生活的健康益處, 到目前为止研究表明,生活在近水人过早死亡的风险较低,肥胖的风险低。总体而言,滨水环境能给人带来更好的精神健康和幸福。

2.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压力是精神疾病发病率的诱因,而良好的滨水活动可以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城市滨水连绵的群山、清新的空气、悦耳的水声,为慢行活动提供了基础——远离交通安全威胁和污染违规的地方,营造了减压、稳定情绪的舒适环境,给高强度高节奏生活下的人们带来一块“世外桃源”。

三、现存不足

1.我国的城市总体的滨水系统规划在对不同类型城市应有的绿地总量合理规模、量化依据、配置形式以及滨水系统与城市功能、形态布局规划如何实现有机耦合方面,

2.在实现滨水绿地的生态性、生物多样性分层亲水性、人居环境舒适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建立与水为友、人水融合,自然共生的大滨水方面,比较全面的研究成果还尚为少见。

3.在吸收现代科学和专业知识的新理论、新成果,在学科多专业的融会贯通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

四、滨水景观设计的策略

1.滨水慢行系统

作为城市上最开放的公共空间,滨水区为慢行活动提供了新鲜空气、充足阳光和自然水环境等丰富的理疗资源。研究表明,靠近水源的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可达10万-100万个/em,空气中的负离子具有抑制细菌生长、清洁空气、调节神经系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稳定情绪、镇静催眠等功效,还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有辅助作用,被人们称为“空气 维生素”,有很高的保健、疗养价值。

2.植物策略

从建立优美的滨水绿化带景观入手,尽量采用自然化设计,避免几何园艺和绿化,植被与地被植物花草的搭配、低矮灌木与大乔木的组合应符合尽可能构建滨水天然植物群落结构。以滨水空间为载体,塑造分层分地形与复合驳岸景观;塑造不同的亲水体验。利用水面倒影景观远离,营造滨水风景建筑和多彩风景林。应提高感知体验,提高绿化覆盖率、植物配植质量,让在滨水森林中穿行、健身成为其景观特色,通过消除污染源、芳香植物配置、控制环境噪声等,打造舒适的户外体验,让在公园中的每-项健身运动都享有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舒适环境,植物策略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隔离城市的喧嚣,使进入滨水空间的人们感觉到城市到了郊野,身心得到放松。同时综合组合的植物搭配,能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益处和改善。

3.步行系统

方便、舒适、合理、友好的步行系统是滨水公园的设计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各种形式的林荫步行道,连接各种开放空间,并组织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观景平台和广场沿线,形成丰富的步行交通空间,实现园林空间不同场景行走的效果。

滨水公园提供的游览体验主要基于基地内的步道系统配置,规划兴建的不同等级的步行小径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亲近自然的观赏体验。滨水散步道的建立为基地提供开放的滨水广场空间,引导大批市民聚集于此,仿佛共同置身在一个相对喜庆愉悦的观赏氛围中。公园步道展示了滨水带沿岸主要的美化街景特色,为游客和社区居民提供了和谐舒适的遮荫散步环境,使游客在悠闲散步的同时更为享受整个滨水公园和城市地区独特的旅游特色

五、结语

滨水景观是改善人们健康状况的良好途径。通过运动锻炼,实现身心的自我调节。滨水景观不同区域的不同设计方式,为人们户外活动提供多种选择空间。健康的滨水景观不仅实现景观的生态环境功能,还能为人们走出亚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场地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舒云,孙海岸,王名名,龚剑波,游祖勇.基于居民健康视角下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J].四川建筑,2020,40(01):54-56.

[2]江毅霞.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胥江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11):162-164.

[3]章晓航,徐斌.以公共健康为导向的滨水慢行系统构建策略——以杭州市昌化镇昌化溪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09):98-100.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陈硕(1999.06-)。男,汉族,安徽芜湖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1.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013613163);2.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重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2019xjcgpy02);3.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9jyxm0893);4.安徽省双基示范课“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滨水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发展探究
体现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浅析滨水景观模式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