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考试应试人员违纪违规分析及防治策略
——以福建省为例

2021-10-13 04:16李矜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5期
关键词:应试人事作弊

文/李矜

2021年4月2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就湖南省2021年公务员考试笔试83人作弊一事发表评论文章,分析了人事考试作弊的危害,并提出了“规矩的扣子一开始就得扣好”的论述。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人事考试是指各行各业以岗位招聘录用或职业资格认定为目的的考试,比如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作为人才选拔和测量的重要工具,人事考试不仅决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还直接影响各行各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而人事考试涉及的行业多、部门多、种类多、考生多,考试任务艰巨、考生构成复杂、违纪违规形势尤为严峻。因此,在新时代研究人事考试应试人员违纪违规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试人员违纪违规的现状

(一)违纪违规人数总体下降

统计福建省人事考试机构2015年至2020年的考试数据发现,应试人数由10.34万人增至14.17万人,增幅达37.04%,年均增幅达7.28%。而考试中被认定为违纪违规行为的由674人下降至23人,总降幅达96.59%,年均降幅达42.87%。由此可见,在参考人数逐年递增的大环境下,2015年以后,人事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呈现出了大幅下降的趋势。这不仅与考试作弊正式入刑有直接关系,也是近年来考风考纪整治工作成效的体现。

(二)违纪违规类型出现分化

人事考试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按情节可分为一般违纪违规、严重违纪违规和特别严重违纪违规。统计福建省人事考试机构2015年至2020年的考试数据发现,严重及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明显下降,但一般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如图1所示)。

图1 2015年~2020年福建省人事考试机构组织的考试中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百分比

其中,“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未按规定放在指定位置”的行为在当年违纪违规总人数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29.78%波动式增至2020年的53.66%,最大增长达1.8倍;“故意损坏试卷、答题纸、答题卡,或者将试卷、答题纸、答题卡带出考场”的行为占比由2015年的0.55%增长至2020年的12.20%,增长了21倍;“在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卷,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卷”的行为占比由2015年的0.14%增至2020年的21.95%,暴增了158倍。由此可见,在对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的同时,也须通过规则宣传、诚信教育和人员履职等手段降低一般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率。

(三)局部考试形势尤其严峻

统计福建省人事考试机构2015年至2020年的考试数据发现,建筑类考试的考生在当年应试人员总数的占比分别为36.19%、42.22%、44.29%、41.82%、41.14%、45.18%,而违纪违规行为占比却达到49.31%、45.70%、81.36%、73.68%、65.52%、70.73%(如图2所示)。

图2 2015年~2020年建筑类考试应试人员违纪违规百分比

对比近三年建筑类考试和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的平均发生率,建筑类考试为0.31%,是公务员录用考试(0.03%)的10倍。由此可见,建筑类考试是人事考试违纪违规行为的重灾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测评体系和职业需求有所脱节,导致一部分建筑行业从业人员选择用不法手段通过考试以获得执业资格;“挂证”行为大行其道,通过证书挂靠,考生可获得高额回报,企业可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建筑类考生更不惜铤而走险,组织作弊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也更加猖獗。

二、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治理的问题和难点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2015年以来,人事考试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总量有所减少,高科技作弊、组织作弊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受利益驱使,心怀不轨的考生和作弊团伙并未偃旗息鼓。人事考试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违纪违规行为治理依然是人事考试机构的一大难题。

(一)人防措施不够到位

人事考试机构自有资源不足,考试实施需要依托学校和教师。以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为例,全省共动用中学、中职院校和高校188所,仅监考老师就达到1.5万。因人事考试占用周末时间,劳务报酬标准又不高,学校承接意愿不强。加上人事考试考生来自社会,构成复杂,打击报复监巡考人员的案例屡见不鲜,导致有的监巡考人员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人事考试组织方与学校权责不对等,无法对其有力约束。此外,人事考试考务管理要求和教育考试大相径庭,考前培训不到位,监考人员对操作流程和违纪违规处理程序不熟悉,也是造成人事考试违规违纪行为难根治的重要原因。

(二)物防设备相对滞后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职位晋升“僧多粥少”,直接决定就业和升迁的人事考试成了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馍馍”。据公安部门通报,如今的“助考”行业包括专门负责生产销售作弊器材的,不少从业人员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有的还定期参加国际间谍器材研发会议。就以往查获的作弊器材来看,有开刀才能取出的隐形耳机、伪装成手表的发射器、纽扣式微型摄像机等,令人叹为观止。而人事考试机构缺乏专业的反作弊人员,反作弊器材研发和配备始终处于被动、落后的不利局面。同时,福建省现有的人事考试基础建设水平也与增强抵御作弊风险能力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造成部分作弊考生和团伙从基础建设较完备的省份向福建省流动,给福建的人事考试安全形势雪上加霜。

(三)技防手段亟待提升

近些年,变换卷、AB卡、卷卡合一等技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场内抄袭、旁窥、答案传递和考场外团伙作弊的难度。但无孔不入的作弊团伙很快也调整了策略。因此,防范考试作弊需要依靠测评技术的革新。分级分类考试和机考能够释放命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使试题更丰富、防范手段更多元。然而分类越细,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就越高,人事考试科研化水平不足,测评体系创新欠缺专业的学科支撑和充足的实践检验;机考对考点考场环境、设备设施和人员有特殊要求,福建省机位资源短缺、专业化人员不足,经费支出困难,目前仅有经济师和翻译考试完成了从纸笔化考试到机考的转型。

(四)制防体系还需加强

《刑法修正案(九)》的出台,使考试作弊行为有了具体的罪名可适用,有学者将其称之为“我国考试制度立法上的春天”[1]。但必须注意的是,除了“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外,其他类别或其他考试的作弊行为并不适用于该条款。因此大部分人事考试只能依循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从执法效果看,行政处罚的震慑力有限,而且以项目或归属部门为界限的规定,缺乏一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诚信教育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然而教育的本质是被动的,经历过大大小小教育考试洗礼的考生,对诚信考试有多少认同、敬畏和遵循,都会投射到人事考试中。很显然,诚信考试还没有形成考生的共识和行动自觉,诚信考试教育陷入了瓶颈。

三、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的防治途径

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是人事考试重大安全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2]这是防范人事考试安全风险的重要依据。首先要借力借势,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为人事考试保驾护航;其次要以高素质发展为目标,创新治理手段;再次要着眼于顶层设计,塑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考试风尚。

(一)协作治理

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技术优势和人员优势,把人事考试安全协作机制向深向广推进:一是进一步强化与人事考试联席会议成员部门的联防联动,对考试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与公安部门健全案件直通机制,驰而不息地对作弊团伙予以重击;无线电管理部门将侦测作弊信号延伸至考点,对疑似作弊频率进行拦截、干扰和压制;市场监督部门清理整顿“助考”培训机构和违法广告,等等。二是通过政策创新稳定考场资源和监考队伍,推广公务员考试教育部门提供考试场所并管理监考人员的模式;与学校厘清权责关系,加强考前培训,推行履职情况记录;实行考后评估,建立不称职人员责任追究和退出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国家执业资格目录清单,除准入类资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挂钩;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各领域“挂证”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共同研究根治职业资格“挂证”问题。

(二)专业治理

破解人事考试违纪违规的难题,关键要发展考试核心能力。一是提高考试软硬件建设水平。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专业反作弊公司合作;研究考试作弊技术,搭建反作弊技术交流和产品应用平台;通过自建、联建、共建等方式加快考试基地和标准化考场建设步伐;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打造可视化监控指挥系统。二是夯实技防保障。坚持对重点考试实施雷同卷甄别和认定;推进机考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和技术队伍建设;扩充机考项目,开展视频类试题、网络传输试题等拓展应用研究,铺设从随机抽取卷库到题库任意组合的技术基础。三是紧盯人才评价需求,推动考试改革。有效配置试题,拓展测评方式;开展分类关键能力指标研究,强化专业能力与试卷结构的匹配度;改革考核手段,突出工作能力、业绩、贡献和创新,还要注意借助全国人事考试命题协作这一长效机制,培养和锻炼福建省人事考试专家队伍。

(三)源头治理

防止人事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屡禁不绝,就要以“治未病”的思维,从源头上根除违纪违规隐患。一是坚持循法而行、依法而治。用好《刑法修正案(九)》及两高司法解释、违纪违规处理理法等法律法规武器,依法严厉打击考试违纪违规行为;整合部门规章和行政法规,促进考试立法一体化进程,使不同考试的违纪违规行为能够受到统一、合法、合理的惩戒。二是瞄准利益方,斩断利益链。加强网上巡查,密切监测、追踪涉考信息,清理整顿涉考非法市场;利用大数据等手段,聚焦往年违纪、雷同等重点人群,主动出击、精准打击;实施报名属地化原则,比对校验报名数据和社保数据,防止跨省、跨地区作弊。三是加强诚信考试环境建设。通过“互联网+”密集发声,弘扬诚信正能量,宣传人事考试法律法规及违纪案例,多角度培育健康积极的考试文化;加大考试失信成本,有效衔接考试档案库和社会诚信档案库,对考试失信人员实施联合惩戒,使失信惩戒更具强制力和震慑力。

四、结语

当今社会,党和国家赋予人事考试新的重要任务,全社会对考试公平公正高度关注,为人事考试违纪违规防治营造了氛围和条件。然而,有考试就有心存侥幸、以身试法的违纪违规行为,而且人事考试自身也存在不少现实的困难和亟待完善之处,这决定了人事考试部门对应试人员违纪违规防治必须常抓不懈。人事考试主管部门万不能有轻敌思想和麻痹心态,应该科学研究、综合施策,把人事考试违纪违规行为防治放在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目标、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推进,积极回应社会的关切,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努力开创“弊绝风清”的人事考试新局面。

猜你喜欢
应试人事作弊
作弊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没作弊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