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2021-10-13 04:16金懿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5期
关键词:时代高职专业

文/金懿

5G因其高速度、广覆盖、大容量、低功耗、万物互联等特点,逐渐成为时代的新宠,5G时代已经来临。5G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数据传输速率的增长上,而是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职业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在2019年2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强调了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这不仅突出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高职教育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有效畅通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渠道。为了适应媒体技术的融合与发展,高职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更加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5G对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相较于其他专业更加明显[1]。

一、调查和访谈情况

笔者针对高职新闻专业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把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专业实践能力和实习就业能力按1至10分,分为四个等级,被调查人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具体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 高职新闻专业师生实际情况调查表/%

结合调查数据,对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一些问题。在人们的固有认识中,高职新闻专业是一个实操胜于理论的专业,因此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对理论学习根本不重视,理论基础比较薄弱。5G时代,技术革新日新月异,要掌握新技术,就必须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去支撑学习框架,否则,学习就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最终出现学不懂、跟不上的情况。

二、问题和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发现5G时代高职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整体上能够按照高职教育改革大方向稳步前进,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动力不足

新闻专业的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强烈的学习主动性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学生存在因为个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缺失等,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就调查结果而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动力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则是学生长期的被动式学习习惯造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薄弱。在5G时代,不仅要求新闻人才具备新闻采写、编辑等基础专业素养,而且要求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媒介素养,同时能够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能够掌握多种媒体融合技术。面对外界井喷式的信息和飞速发展的技术,学生很容易产生困惑,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自我判断力,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时代。

(二)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由于新闻专业的特殊性,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符合国家的新闻宣传政策和新闻传播规律,而且要不断与时俱进,因此,现在很多高校都把“掌握新媒体技术”加入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实践技能,使自身成为符合行业标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随着5G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知识重构势在必行,媒介融合成为趋势,行业壁垒不断被打破,“全媒体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的新宠,学生就业方向也随着市场需求的方向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但就目前大多数高职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的问题。这就导致了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契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不能很好地突出专业特性,从而失去了就业市场竞争优势。5G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已不再只停留于基础应用层面,VR、AR、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大放异彩,媒介共通互融随时发生,高职新闻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只停留在传统媒体技术应用层面,而是应该引入新理念、新科技、新渠道[2]。

(三)课程设置体系不够完善

纵观国内高职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虽然经历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结构化调整,但仍缺乏一套具有时代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常态化标准。现在高职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专业课程一般又会被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配合以实训技能为主的新闻采、写、编、摄等核心课程,而在5G时代背景下的新兴技术课程一般被规划入专业拓展课程。事实上,专业基础、核心和拓展课程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层层递进两种关系,但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不能很好地利用和转化这两种关系,从而造成学生“学不懂、学不会、学不精”的问题。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着“重技术、轻理论”的惯性思维,同时对一些新兴技术学习又不够充分,容易造成“中间重、两头轻”的尴尬局面,即学生最后还是以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但又不能系统地掌握专业核心技术,很多东西都是了解个皮毛,无法在就业竞争中发挥出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

(四)专业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5G时代,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高职新闻专业教师的标配能力,也常常作为对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无论是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是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都不仅仅体现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社会潜在需求为导向,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掌握符合行业标准的最新兴信息化和新媒体技术。5G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需要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方法,精通新媒体实践操作,不断了解和吸收最前沿的教育技术,并能够利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系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促使整个教学过程符合时代特点,突出时代优势。但目前高职信息化技术型人才引进还存在缺口,对已有的教师队伍还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素质培训,导致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时代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教学力量不够强大[3]。

(五)理论与实践教学联系不够密切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是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目前高职新闻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联系还不够密切,主要表现在课程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教学内容配比不够科学、实训场所建设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实践操作,很多学习内容就无法真正掌握;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如果不能通过实践及时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的情况,影响吸收。

(六)培养方向与就业方向接轨不够紧密

在5G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整个新闻行业从具体工作内容到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成功就业为目标,成为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和遵循的标准。然而,目前高职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就业方向接轨仍不够紧密。一方面,很多学生新闻采、写、编以及语言表达等专业基础能力并不突出,在这样不稳固的基础上再去一味追求掌握新兴技术并不现实;另一方面,目前高职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还不够清晰,不仅造成了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不够系统的困局,而且导致很多学生的就业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再加上近几年高职院校不断扩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给就业竞争再添压力。

三、结语

5G时代是新闻专业发展的转折点。5G给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制造了新的挑战。因此,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勤于锻炼,深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和就业现状,建立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切实提升高职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时代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