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医学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GDM患者妊娠结局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2021-10-13 13:10郑素珍
当代医学 2021年29期
关键词:疗法医学营养

郑素珍

(上饶市妇幼保健院,江西上饶 334000)

妊娠期糖尿病(GDM)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流产、羊水过多等并发症,还会引发新生儿低血糖,严重影响患者及新生儿的健康[1-2]。目前,临床常采用常规饮食指导、运动疗法等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为患者提供每天所需营养,维持血糖平衡,但该护理方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影响护理效果[3]。妊娠期医学营养干预根据患者营养情况设计针对性食谱,且可灵活调整食谱,能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妊娠期医学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GDM患者妊娠结局和血糖控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G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27.56±5.34)岁;孕周25~31周,平均(27.53±2.28)周。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86±5.12)岁;孕周26~32周,平均(28.23±2.15)周。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足《妇产科学》第8版[4]中关于GDM的诊断标准;②均为单胎妊娠。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精神性疾病等;②伴有严重脑部疾病、产褥期疾病。

1.3 方法两组患者均先进行常规饮食指导(控制饮食,少食糖分高的水果,多食青菜补充维生素,少食多餐等)。

1.3.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在早餐和午餐1 h后进行瑜伽、孕妇体操等运动,每次20 min,运动时,靶心率保持10 min,[靶心率=(220-年龄)×70%];同时,晚餐30 min后,进行散步运动。

1.3.2 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妊娠期医学营养干预,①前期准备:对患者生理指标(体质量、身高、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等)进行检测,专业营养师按结果设计个性化食谱,包括全谷类、粗杂粮、豆类、鱼、蛋、蔬菜、低糖水果等。②孕中期将摄入量增至1 600~1 800 kJ;孕晚期将摄入量增至1 800~2 200 kJ,且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为5∶2∶3。③每天6餐,按三餐三点法定时、定量为患者提供餐食,分配标准为:早餐20%,早点5%,午餐30%,午后点心10%,晚餐30%,晚餐点心5%,且早餐、早点、午后点心为粗粮。④孕中晚期每天牛奶量为500 mL,在孕周24周后,按患者情况每天补充800 mg的钙剂、维生素。护理期间可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调整饮食方案。⑤随访:通过电话了解并记录患者情况,医嘱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等。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并随访至分娩结束。

1.4 观察指标①血糖控制情况,在护理前和护理后(出院前1 d),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经离心后,提取血清,采用血糖仪监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BG)水平。②体重指数(BMI):在护理前和护理后,用同一电子秤对两组患者体质量进行测量,患者每次测量时均穿轻便衣物并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计算BMI。③妊娠结局,包括巨大儿、产后出血、羊水。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护理前,两组FPG、2 h P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FPG、2 h PB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m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ol/L)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m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ol/L)

注:FBG,空腹血糖;2 h PBG,餐后2 h血糖。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时间护理前护理后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FBG 7.53±3.05 7.62±2.86 0.162 0.872 7.31±1.63 5.21±2.34a 2.375 0.000 2 h PBG 10.89±2.91 10.95±2.88 0.093 0.926 9.43±2.73a 7.48±2.64a 3.248 0.002

2.2 两组护理前后BMI比较护理前,两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BMI比较(±s,kg/m2)Table 2 Comparison of BMI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s,kg/m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BMI比较(±s,kg/m2)Table 2 Comparison of BMI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s,kg/m2)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护理前23.34±4.35 23.16±4.73 0.177 0.860护理后29.86±4.43 27.34±5.03 2.378 0.020 t值6.642 3.829 P值0.000 0.000

2.3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巨大儿、羊水过多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pregnancy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GDM全球发病率为1%~4%,而我国发病率为1%~5%[5]。当妊娠期患者饮食结构长时间处于不合理状态时,会增加患者体质量,引发糖脂代谢紊乱,患者出现肥胖现象,进而引发糖尿病,且两者之间存在恶性循环,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6-7]。近年来,临床常采用传统饮食指导对其进行干预,其能控制血糖,但该方法缺乏针对性,通常为言语指导,且临床医师对其缺乏重视,导致患者血糖和体质量控制效果达不到最佳状态[8-9]。因此,探寻一种具有专业性、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观察组FPG、2 h PBG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BMI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妊娠期医学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GDM患者BMI。分析原因为,运动疗法通过适当、规律的运动可使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增加,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改善糖代谢紊乱,且运动可控制患者体质量,避免患者出现过度肥胖现象,对病情的发展具有缓解作用。但该护理模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及针对性,护理存在局限性,对改善患者血糖状态不佳[10]。而妊娠期医学营养干预具有个体化、处方化等特点,可对营养食谱进行灵活调整,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同时,该护理方式按照患者营养情况设计针对性营养摄入计划,其强调食物选择、就餐次数及时间、具体摄入量分配,通过科学合理的指导,可避免引发饥饿性酮体和餐后高血糖,能在保障患者及胎儿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此外,通过按三餐三点法定时、定量为患者提供餐食,并合理分配每餐饮食量,有利于控制患者饮食,避免患者暴饮、暴食等,预防出现过度肥胖现象,改善患者BMI。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巨大儿、羊水过多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妊娠期医学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能改善GDM患者妊娠结局。分析原因为,妊娠期医学营养干预通过设计针对性营养摄入计划,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热量及均衡的营养,能满足母婴生理需求,有利于胎儿正常发育,并可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对GDM患者实施妊娠期医学营养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干预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BMI和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疗法医学营养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