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back随访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2021-10-13 13:10陈云刘侃
当代医学 2021年29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量表

陈云,刘侃

(1.福州市长乐区医院护理部,福建福州 350200;2.福州市长乐区医院康复科,福建福州 350200)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药物治疗是目前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水平的主要手段,但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较多,仅凭药物治疗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1]。健康行为是慢性病患者为了控制疾病所采取的行动,如适当运动、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等,最终促进自身健康的行为[2]。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改善健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Teach-back健康教育是一种使患者自己复述健康教育内容,以增强记忆的健康教育方法。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6—1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Teach-back随访教育对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6—1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54.32±15.25)岁;平均病程(8.75±3.21)年;文化程度:小学28例,初中45例,高中12例,大专10例,本科及以上5例。观察组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53.56±16.21)岁;平均病程(8.43±3.38)年;文化程度:小学30例,初中41例,高中16例,大专11例,本科及以上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楚,言语表达、沟通能力及视听正常;有自理能力;临床资料完整;有智能手机,且会使用微信。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者;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有精神经家族史或既往精神疾病史,或存在严重意识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方法均相同,均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每次5 mg,每天2次)联合调脂药物(阿托伐他汀,每次20 mg,每晚1次)治疗,均连续服药6个月。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教育,通过电话、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询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帮助患者解决在院外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遵医嘱按时复诊、服药,并定时监测血压。同时,给予饮食、用药、运动等健康教育指导。于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第2~6个月每两周随访1次。

1.2.2 观察组采用teach-back随访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Teach-back随访教育人员。有相关护理经验,专业扎实、沟通能力好、责任心强。

(2)干预材料。参照相关材料制定《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宣传手册》,包括纸质版和电子材料,并统一针对手册内容进行培训,将手册发放给患者。

(3)干预内容。患者出院前为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指导患者加入微信群。采用电话、微信的形式进行随访教育。分为护士讲解、患者复述、评价和理解4个步骤。①讲解:每次随访时根据患者的健康知识和行为掌握情况,将薄弱点作为讲解重点。每次讲解的知识点为3~5个,时间控制在30 min内,避免时间过长、知识点过多,影响患者的掌握质量。随访尽量选择在患者较为空闲的时间段进行。②复述:讲解结束后采用事先制定的问题对患者进行提问,使患者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③评价:根据患者的复述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对于不能准确、全面复述健康教育内容的患者,给予薄弱点重点指导,直至患者完全掌握。对于复述正确、完整的患者,结束本次教育。对于掌握程度较差的患者,为避免患者产生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应注意沟通技巧。④理解:当患者基本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后,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法,以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理解程度。此外,定期在微信群里发送高血压防治知识,询问患者的遵医嘱情况(如监测血压、服药、体质量情况),促进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监督。于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第2~6个月每两周随访1次。

1.3 观察指标

1.3.1 健康行为于出院时、随访6个月时采用健康促进行为量表进行调查,该量表共包括6个维度[3],分别为健康责任、运动、自我实现、营养、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分别包括9、8、9、9、9、8个条目,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 4级评分法,1、2、3、4分分别代表从不、偶尔、经常、总是。量表总分52~208分,其中<69分为低水平,69~137分为中水平,>137分为高水平,评分越高表示健康促进行为越好。条目均分以2.5分为临界点,<2.5分为健康促进行为水平有待提升,≥2.5分为健康促进行为水平满意。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41。

1.3.2 用药依从性于随访6个月时,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4]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8个问题,每个问题1分,总分8分,总分>7分为依从性好,6~7分为中等,<6分为差,评分越高表明用药依从性越好。

1.3.3 血压控制情况于出院时、随访6个月时检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采用同一台电子血压计检测患者上肢肱动脉,统一标准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用药依从性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健康促进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健康促进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促进行为评分和用药依从性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 scores,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s,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mmHg)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s,mmHg)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contro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mmHg)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100 100收缩压干预前136.28±16.05 137.03±16.84 0.322 0.747干预后124.26±15.96 131.84±17.53 3.197 0.002舒张压干预前100.25±17.81 99.86±16.57 0.160 0.873干预后81.26±9.75 88.14±11.23 4.626 0.000

3 讨论

目前,我国高血压具有患病率高、疾病知晓率低、控制率低以及治疗率低等特点[5],且近年来高血压呈年轻化趋势。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状态、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均对患者的血压有一定的影响。健康教育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个体认知水平,增强患者的防范意识,预防疾病恶化有重要意义[6]。但有研究报道[7],传统的健康教育患者所接受的健康知识有40%~80%会被直接忘记,50%的信息理解存在错误,患者并不能从根本上掌握高血压的防治知识。Teach-back教学法又称为反馈式教育或回授法,是指在教育结束后,通过使患者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或演练,以有效帮助患者全面理解健康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加强自身疾病管理的方法[8]。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健康促进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燕飞等[9]研究认为,Teach-back法可提高养老机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孙晓娜等[10]研究认为,Teach-back教学法能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Teach-back随访教育中,教育者通过简单的形式对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讲解,采用适当的语言使患者复述,评估患者复述过程中的掌握情况,如患者不能很好的理解,则继续重复教育直至患者能完全理解,形成一种医患之间双向传输模式。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患者能对教育过程产生反馈,教育者能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有利于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服药依从性。另一方面,针对理解能力及记忆力较弱的患者,将其需要掌握的知识分为小的知识点,且能及时纠正错误和未掌握的信息,并及时教育,避免信息传递无效,提高患者遵医嘱的规范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向阳等[11]研究表明,teach-back教学法能促进冠心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提高疾病控制水平,分析原因为,教育方法能使患者掌握健康知识,进而提高遵医嘱的行为,改善血压控制水平。

综上所述,Teach-back随访教育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量表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服药先分阴阳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