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元复骨汤加减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

2021-10-13 13:10王卫国赵明华
当代医学 2021年29期
关键词:断端汤加减髓内

王卫国,赵明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4)

骨折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者需通过手术复位以及夹板、绷带固定治疗,受骨骼特殊生理结构、软组织损伤、固定复位处理不当和骨折断端血供不足、感染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易出现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的现象,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1-3]。目前,临床主要通过交锁髓内钉固定植骨术治疗严重的骨折不愈合[4],而补肾活血类中药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补元复骨汤加减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50例,随机分为固定组和中药组,每组25例。固定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14±5.63)岁;桡骨干骨折3例,肱骨干骨折4例,胫骨干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7例。中药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72±5.25)岁;桡骨干骨折2例,肱骨干骨折2例,胫骨干骨折12例,股骨干骨折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符合骨折不愈合的相关诊断标准[6],术后6个月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骨折间隙继续存在,伴有断端硬化、萎缩;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感染;依从性差。

1.2 方法

1.2.1 固定组完成凝血功能检查等术前常规检查,通过X线检查明确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患肢股胫骨正侧位片确定髓腔长度和最狭窄处,进而选择合适型号的交锁髓内钉;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利用支撑物抬高大腿远端,使踝和膝髋关节分别处于中立位和90°屈曲位;对术区进行常规消毒、铺单后行硬膜外阻滞麻醉;逐层打开原手术切口,使骨折端充分暴露,将原有固定物取出,并彻底清除骨折端已形成的纤维瘢痕、肉芽组织和硬化骨质,以创面不发生渗血为度;在骨折部位做一4~5 cm的纵向切口,使骨折断端的骨结节充分暴露,并劈开韧带,用弯柄开口器在骨平面与韧带止点处钻入髓腔;牵引复位后从钻孔插入导针导向器,引导带橄榄头导针插入髓腔远端,并用扩髓钻扩张髓腔,进而在骨折近端和远端各植入2~4枚相应型号的交锁髓内钉;在C臂X光仪器引导下利用经皮复位钳使植入位置满意,并利用阻挡钉技术确定主钉的牢固性;钳取患者自身髂骨,根据骨折断端缺损情况裁剪成合适大小的骨块,并将其植入骨折断端,对齐收紧后在远端瞄准器的引导下用螺帽固定钉尾,在手术部位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术后抬高患肢,用夹板和弹力绷带固定,并进行常规抗凝、抗感染治疗,配合关节功能康复训练,促进康复,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3]。

1.2.2 中药组在固定组的基础上,术后3~14 d采用补元复骨汤治疗,组方:红花1.5 g,肉苁蓉、独活、没药、枸杞子、杜仲、山茱萸各3 g,菟丝子、补骨脂、熟地黄各9g,当归尾15 g,血虚者酌加阿胶、鸡血藤;血瘀者酌加乳香;气虚者酌加牛膝、黄芪、党参;气阴两虚者酌加玉竹、黄芪;热盛者酌加栀子、赤芍;虚寒者者酌加桂枝、淫羊藿;并发感染者酌加蒲公英、金银花;严重疼痛者酌加延胡索、骨碎补;失眠者酌加夜交藤、酸枣仁,诸药在冷水中浸泡20 min,然后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熬30 min,直至剩余150 mL药汁,滤除药渣,再用同样方法煎取150 mL药汁,将二者混合,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术后2~4周在主方的基础上酌加川续断、醋煅自然铜(先煎)各10 g;在此基础上酌加牛膝和淫羊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疗效指标、愈合指标、骨代谢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指标包括住院时间、骨密度T值、踝关节评分、膝关节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愈合指标包括骨痂生长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骨代谢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形态发生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不良反应包括骨折端供血不足、局部压痛、感染、内固定失效、畸形。骨密度以T值评估,采用双关能X线吸收法测定。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功能分别根据Kofoed评分标准和AKS评分标准评估,满分均为100分,且评分均与关节功能呈正相关[7]。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评估,满分为10分,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8]。临床症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分别用0分、1分、2分、3分代表其无、轻、中、重4种状态,采用舌象、脉象、关节刺痛、头晕耳鸣等中医症状的总积分评估,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重[9]。骨痂生长情况参照Fernade-esteve评分标准和《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从骨折断端边缘形态、边缘形态、密度和形成量4个方面评估[10]。骨折愈合判定标准[11]:X线检查提示骨折线模糊、骨痂生长且无异常活动、纵向叩击痛和压痛,但仍存在下肢功能障碍者判定为临床愈合;符合临床愈合标准且X线检查提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者判定为骨性愈合[4]。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指标比较中药组住院时间短于固定组,踝关节评分、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固定组,骨密度T值、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两组疗效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两组疗效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固定组比较,aP<0.05

组别固定组中药组例数25 25住院时间(d)29.65±2.25 22.30±1.85a骨密度T值-3.70±0.89-2.91±1.37a踝关节评分(分)70.15±7.74 80.12±7.85a膝关节评分(分)73.96±6.21 81.10±5.44a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5.00±0.47 3.87±0.34a中医证候积分(分)4.30±1.23 2.75±0.64a

2.2 两组愈合指标比较中药组骨痂生长(骨折断端边缘形态、边缘形态、密度、形成量)评分高于固定组,骨折愈合(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短于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愈合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aling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愈合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aling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固定组中药组例数25 25骨痂生长评分(分)骨折断端边缘形态2.30±0.69 3.44±0.84a边缘形态2.58±0.54 3.41±0.85a密度2.83±0.61 3.66±0.78a形成量2.64±0.50 3.50±0.87a骨折愈合时间(周)骨性愈合34.20±7.40 28.80±5.80a临床愈合25.85±1.55 20.60±1.05a

2.3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中药组括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形态发生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one metabolism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one metabolism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固定组比较,aP<0.05

组别固定组中药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μg/L)80.23±12.27 71.23±11.58a例数25 25碱性磷酸酶(U/L)123.75±16.96 101.25±14.63a骨钙素(μg/L)4.38±0.76 3.06±0.75a骨形态发生蛋白(pg/mL)115.26±18.31 92.28±13.28a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中药组疗效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固定组(P<0.05),说明补元复骨汤加减能有效提高交锁髓内钉固定植骨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原因为补元复骨汤针对术后前、中、后期瘀、肿、痛、虚等病理基础的变化分别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坚骨壮筋为治疗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方,可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治疗后,中药组愈合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固定组(P<0.05),说明补元复骨汤加减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分析原因为,补元复骨汤中的独活、红花、没药和归尾等中药均有活血化瘀之效,可加快骨折局部血液循环,保证其营养供给,促使骨痂生长,加快骨折愈合。治疗后,中药组骨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固定组(P<0.05),说明补元复骨汤加减有利于改善骨代谢,分析原因为,肾主骨,骨代谢与肾功能密切相关,补元复骨汤中的菟丝子、枸杞子、补骨脂、山茱萸、杜仲和熟地黄等中药均有补肾填精之效,可通过增强肾功能改善骨代谢。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固定组(P<0.05),说明补元复骨汤加减能有效提高交锁髓内钉固定植骨术的安全性,分析原因为,补元复骨汤的主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之效,可加强骨折断端血供,缓解疼痛,避免畸形;同时,对症扶正祛邪,坚骨壮筋,可预防感染,加强内固定。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骨折不愈合的过程中,在交锁髓内钉固定植骨术的基础之上采用补元复骨汤加减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断端汤加减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
大隐静脉包裹肌腱断端防止伸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