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PSO手术和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分析

2021-10-13 13:10徐修磊
当代医学 2021年29期
关键词:椎弓螺钉椎体

徐修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骨科,新疆阿拉尔 843300)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治疗难度较大,且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其临床手术疗效已成为医学骨科研究的重点[1]。以往针对此类骨折常采取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能恢复骨折生理曲线及椎体高度,但该手术操作过程需通过椎体正中的方式入路,易损伤椎体周围软组织,加之手术切口长、出血量大,因此,患者疼痛程度较高,易引发诸多并发症[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不断运用于临床各疾病治疗中,能可视情况下进行手术操作,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势[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IPPSO)、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9.75±8.49)岁;病因:交通事故13例,重物砸伤7例,其他10例。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9.61±8.53)岁;病因:交通事故14例,重物砸伤9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TLICS[4](胸腰椎损伤程度评分)3~5分;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受伤至手术时间<7 d。排除标准:骨质疏松症者;病理性骨折者;无法随访者。

1.3 方法

1.3.1 观察组实施MIPPSO手术:患者取俯卧位,行全麻插管后,通过C型臂X线机观察,对骨折椎体上下端相邻椎体椎弓根部进行定位,随后选取4个椎弓根为中心,行纵切口1.2~1.5 cm,依次将皮肤、皮下组织以及深筋膜切开,然后将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钝性分离至横突、关节突处。在X线辅助下,于椎弓根投影外缘将穿刺针刺入,针尖往外偏约15°,至椎体内侧至骨质内穿刺约3 cm,随后采用X线透视对穿刺针尖进行观察,确保其处于椎弓根投影范围内,但未到达内侧皮质;然后应用X线侧位对终板平行及穿刺针进行调整,直至穿刺于椎体内,随后将内芯拔出,将导丝置入,拔出穿刺针;采取上述同样方式将3根导丝置入,通过导丝将保护套管、扩大管分别导入;使用中空丝攻将钉道扩大,随后经导丝置入椎弓根钉,然后抽出导丝;通过X线机对内固定进行观察,满意后将置棒器经皮下组织安装,并依次将其放置于上椎弓根与下椎弓根螺钉槽内,拧紧固定螺帽;最后于X线透视下将骨折椎骨进行复位,直至椎体高度满意后,紧固所有螺帽,缝合切口。

1.3.2 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术区消毒铺巾后,患者体位及麻醉方式同观察组,以克氏针将切口点进行标记;于C型臂X线机观察下将骨折椎骨定位,采取后正中方式入路,将皮肤、皮下组织依次切开,将椎旁肌钝性剥离;操作者目视下用克氏针对暴露进针点定位,随后依次放置椎弓根螺钉,同时固定胸椎骨折端生理曲度符合的椎弓根螺钉、预弯棒;将椎弓根钉螺帽拧紧,并撑开椎弓根钉,便于骨折处复位;最后复位骨折椎间隙、椎体至正常高度,拧紧并固定钉棒,留置引流管后包扎切口。

1.4 观察指标术中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伤口引流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术后1、6及12周疼痛情况进行评估,0分为无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手术时间(min)81.35±11.84 84.24±12.61 0.915 0.364术中出血量(mL)279.71±76.54 80.64±20.35 13.767 0.000切口长度(mm)147.56±6.04 38.63±4.51 79.150 0.000伤口引流量(mL)227.81±77.34 30.58±16.85 13.648 0.000住院时间(d)13.38±3.14 10.03±2.69 4.438 0.000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术后1、6、12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scores)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scores)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值P值术后1周4.09±0.67 3.73±0.60 2.192 0.032术后6周2.97±0.53 2.55±0.47 3.248 0.002术后12周2.09±0.32 1.91±0.29 2.283 0.026

3 讨论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因意外致胸腰椎骨折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加。保守治疗需长时间卧床,不仅治疗时间较长,且并发症较多,因此,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5]。以往临床针对该类骨折多实施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手段,疗效较显著,但该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腰椎断骨处软组织有较大损伤,且切口大,极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预后较差。有研究[6-7]表明,患者骨折愈合后易出现腰背僵硬、无力或酸痛的现象。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MIPPSO已广泛用于脊椎骨折手术治疗中,且疗效显著。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6、12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于胸椎骨折患者实施MIPPSO手术,无需剥离过多肌肉,切口较小,能减少术中对软组织的损伤,进而降低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分析原因为,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操作时需大面积剥离肌肉,导致肌肉受到高强度、大面积损伤;且术中需长时间对肌肉进行挤压、牵拉、切开等操作,术后易导致患者肌肉活动韧性衰减;另外切开肌肉后易引发水肿,导致神经信号发生传导障碍;且拔管时受刺激引起疼痛的炎症反应;也是该术式引发患者远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8-9]。而MIPPSO手术无需剥离过多肌肉、横突及关节突,一定程度减轻了对软组织的损伤,避免对患者造成腰背疼痛等症状[10]。MIPPSO手术的优势在于,能在可视情况下进行手术,采取多椎体同时置钉,能有效防止术中大量出血现象;且术后无需置引流管,进一步减少感染的发生,也避免了患者拔管时的疼痛;此外,手术实施肌间操作,筋膜以及肌纤维受损程度小,因此,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恢复[11-12]。

综上所述,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MIPPSO手术的疗效较传统开放式手术更显著,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势,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疼痛程度,促进骨折恢复。

猜你喜欢
椎弓螺钉椎体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