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行长期间歇性小剂量利尿剂治疗的临床疗效

2021-10-13 01:23张锐红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利尿剂慢性心力衰竭

张锐红

【摘要】目的:进行慢性心衰治疗中长期间歇、长期持续应用小剂量利尿剂疗效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慢性心衰患者140例进行研究,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长期不间断持续小剂量利尿剂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长期间歇性小剂量利尿剂治疗,进行两组患者再次入院情况、电解质异常情况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电解质异常率、异常程度均比对照组低,各项指标组件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长期间歇性应用小剂量利尿剂能够收获良好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用药方法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9--01

慢性心力衰竭是因心肌损伤引起的心脏泵血功能损伤临床综合征,主要致病原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经长时间发展后,很可能转化为慢性心衰。依据相关调查我国每年疾病致死者中有45%人为心脏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习惯发生较大改变,进而造成了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因此而患上慢性心衰疾病的患者的越来越多,所以如何降低心衰发病率和致死率成为临床中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选择我院收治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对长期间歇性小剂量利尿剂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140例慢性心衰患者,2015年12月之前入院患者成立对照组,2015年12月以后入院患者成立观察组。观察组包括70例患者,其中有34例女性、36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36—75岁,平均年龄为(53.7±7.8)岁。对照组包括70例患者,其中有32例女性、38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36—76岁,平均年龄为(53.2±7.8)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药应用间歇性给药法,也就是间歇性给予20毫克螺内酯片、2次/天,25毫克氢氯噻嗪片、2次/天,或20毫克呋塞米片、1次/天,治疗3天后停药,停药2—3天后继续治疗,至病情加重再次入院治疗。对照组患者给药应用长期持续给药方法,也就是给予20毫克螺内酯片、2次/天,25毫克氢氯噻嗪片、2次/天,或20毫克呋塞米片、1次/天,给药长期持续不间断,两组均进行2年的观察,并对两组再次入院次数、电解质异常情况进行對比。

1.3检测指标 实施电解质检测,满足以下情况时判断为电解质异常: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或高于5.5mmol/L;血钠浓度低于135mmol/L或高于145mmol/L。对每位患者电解质异常次数进行记录,并对电解质异常出现小于5次、5—10次、大于10次进行统计,同时对患者再次入院次数进行监测,将其分为3组,即大于5次、3—5次、小于3次。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整合处理,计量数据用()表示,用(n/%)表示计数数据;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运用X2检验,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电解质异常情况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电解质异常情况,对照组电解质异常小于5次患者10例, 5—10次患者22例,大于10次患者7例,出现电解质异常患者共39例;观察组电解质异常小于5次患者8例, 5—10次患者16例,大于10次患者4例,出现电解质异常患者共28例。观察组患者出现电解质异常总次数比对照组低,电解质异常程度比对照组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再次入院情况比较 对照组再次入院小于3次患者10例,3—5次患者23例,大于5次患者4例,共37例患者再次入院;观察组再次入院小于3次患者15例, 3—5次患者10例,大于5次患者2例,共27例患者再次入院。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总次数、个人再次入院次数更低,观察组多数患者再次入院次数通不超过3次,对照组多数患者再次入院次数一般为为3—5次。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肌损伤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体液潴留,所以应用利尿剂对患者进行治疗[1]。利尿剂主要通过肾脏产生作用,通过对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的抑制,在静脉回流和肺淤血症状获得改善后,心脏泵血功能够得到恢复[2]。患者应用利尿剂后症状可获得较快改善,患者水肿症状能够在数天内消失或减弱[3]。但是在不同个体身上利尿剂产生的疗效差距较大,年老体弱者对敏感度和耐受性低于年龄患者,所以着重关注以下事项应用利尿剂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减少钠盐摄入,静脉注射中避免钠盐的使用;密切监测患者电解质、尿量、体重,防止肾功能损伤或低血压;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能够被利尿剂激活,所以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应结合其他药物使用。实际中长期连续使用利尿剂疗效比间歇性使用差,可能是在血管紧张素所用下肾脏远端保钠排钾,造成患者表现出低钾血症。另外,在长期应用利尿剂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状况,肾小球滤过率因此而降低,进而造成肾脏对钠的重吸收,患者会降低对利尿剂的敏感度,进而出现利尿剂抵抗等症状[4]。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间歇性应用利尿剂,不仅患者体内药物有效含量能够得到保证,还能使身体受到更小的药物损伤作用,进而保证使患者对利尿剂具有较高敏感度,患者预后和治疗效果就会得到提升。综上所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长期间歇性应用小剂量利尿剂能够收获良好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5]。

参考文献:

[1]王月康,华川.长期间歇性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心衰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107-108.

[2]骆青.长期间歇性使用小剂量利尿剂对降低社区慢性心衰再入院率及安全性评价[J].今日健康,2016,15(1):88-88.

[3]陈旸,李刚,赖金川等.新型单片复方制剂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5):146-147,148.

[4]张月仁.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利尿剂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28.

[5]王庆春.养阴生津中药缓解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利尿剂后口干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0):943.

猜你喜欢
利尿剂慢性心力衰竭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长期服用袢利尿剂 如何防止低钾血症
服用利尿剂 更要护脚
利尿剂:治疗心力衰竭不可或缺的药物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
服用利尿剂的“清规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