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艾灸疗法和温经通络推拿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的效果研讨

2021-10-13 01:23蒙珍光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艾灸

蒙珍光

【摘要】目的:对艾灸疗法和温经通络推拿手法联合应用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300例气滞血瘀型腰痛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两组,观察组接受艾灸疗法和温经通络推拿手法的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温经通络推拿手法单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JOA、ODI评分均相当(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VAS、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1±0.45)分 vs (5.62±0.96)分,(19.08±1.24)分 vs(29.38±2.20)分](P<0.05),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4.30±2.87)分 vs(18.65±1.74)分,P<0.05]。结论:艾灸疗法和温经通络推拿手法联合应用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艾灸;温经通络推拿手法;气滞血瘀型;腰痛病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9--01

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型腰痛病患者多是因为气亏、瘀血内积所致,经脉不通则痛,因此临床治疗基本原则在于“行气活血、通畅经脉”[1]。本次研究分析探讨了联用艾灸疗法和温经通络推拿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计300例,就诊时间段为2017年6月-2020年7月,均为气滞血瘀型腰痛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男87例,女63例;年龄37~72岁,平均(54.16±8.27)岁。对照组150例,男89例,女61例;年龄36~71岁,平均(53.92±8.6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温经通络推拿手法治疗。沿着患者督脉从上至下,以肘揉法按揉双侧膀胱经;用前臂揉法按摩双下肢,至所按揉的部位出现温热感。采用肘尖推法推揉患者胸段至下腰骸部,30-45次;推揉夹脊穴横跨竖脊肌,30-45次。采用掌根推法推八缪穴,15min/次。拍打腰部至下肢,3min/次。以上推拿手法均1次/d。

观察组接受艾灸+温经通络推拿手法治疗,温经通络推拿手法的应用与对照组完全一致。艾灸方法如下:将点燃的艾条插入艾灸盒灸孔内,根据患者情况调节艾条至合适高度;取腰阳、肾俞、委中及大肠俞穴,将艾条置于上述穴位皮肤表面的上方,保持3cm左右的距离,以穴位皮肤表面有舒适的温热感为度。20~30min/次,隔日艾灸1次。

两组患者均接受共计15d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2]评估患者腰痛程度。量表总分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主观疼痛感越严重。

随访3个月,在治疗开始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椎疾患综合(JOA)评分量表[3]评估患者腰椎功能,量表包括主观、客观症状和日常活动3个维度,总分29分,分值越高,认为患者腰椎症状越轻微。采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4]评估患者日常功能障碍情况,量表容包括坐、站、走、提物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性活动9项评价维度,3项个人综合功能,以及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共9项,单项评分0-5分,计算所有评价项目总分,ODI值=总分值/50,ODI值越高,认为患者日常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软件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代表,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代表,行卡方检验。结果根据P值判定其有效性。如P<0.05,则说明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且显著的。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开始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相当(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10.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ODI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JOA、ODI评分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结束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JOA评分更高、ODI评分更低(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传统上,对于气滞血瘀型腰痛病患者,中医多习惯于采用温经通络推拿手法帮助其疏通经脉,继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研究发现,温经通络推拿手法过程中,针对患者腰痛部位的不同组织层次开展针对性的推拿,不仅能够有效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加速气血运行;同时,因为是直接作用于病灶,因此镇痛效果通常较为显著。但不足在于,温经通络推拿治疗的长期疗效欠佳,患者腰痛容易反复发作;同时,对于部分腰痛程度较重以及病史较长的患者,疗效较为有限。

鉴于此,有学者建议将温经通络推拿与艾灸联合使用,以此提升整體疗效和长期疗效[5]。艾灸是指将灸条或艾绒点燃并在特定穴位、部位进行熏熨、灼烧的治疗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消炎去肿、温通气血、扶正祛邪功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患者,具有显著扶阳固脱、温经散寒的功效。与温经通络推拿联用,可共同发挥显著的升阳举陷、行气通络功效,达到治标也治本的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支持上述结论。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更高、ODI评分更低(P<0.05)。表明将艾灸和温经通络推拿手法联合应用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不仅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缓解患者腰部疼痛症状;同时,还可以提升长期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这对于患者预后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郝亚兴,王宝玉. 中药热敷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4):311-313.

[2] 黄芳. 推拿手法配合艾灸治疗虚性腰痛的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2017,29(11):124-125.

[3] 吴彩勤,范秀英. 温通刮痧疗法治疗急性期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21,30(4):698-700.

[4] 周俊瑞,赵琼. 中药封包腰部配合腰背操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病的疗效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21(24):128.

[5] 傅晓峰. 温针灸辅助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J]. 新中医,2021,53(9):122-125.

猜你喜欢
艾灸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妇科疾病之艾灸疗法
艾灸,你知多少?
高血压患者不适合艾灸
婆婆迷上了艾灸
三类人不宜艾灸
自己艾灸,一定要注意这两件事儿
千万“别”艾灸
千万“别”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