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2021-10-13 01:23胡立红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防治措施

胡立红

【摘要】目的:对感染性疾病科护理风险因素加以分析,讨论针对性护理及防治措施。方法:截取2019.2-2021.1本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分别施予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对比二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科室消毒及隔离不够规范、护理人员缺乏消毒意识以及医疗废物未能有效处理是感染性疾病科重要的护理风险因素,施予针对性护理后,护理意外事件及医疗纠纷明显降低(P<0.05),护理满意度提升(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风险的护理措施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护理风险;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9--01

护理风险指的是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患者产生跌倒、窒息、坠床及意外拔管等事件。通常情况下感染性疾病均有着不同程度的传染性特点,疾病涉及心肝脾肺肾胆胰等器官,患者多因复发而再次住院。为了有效对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展开对比性研究,现将报告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截取2019.2-2021.1本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科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情况: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在18-75岁,平均年龄(45.62±6.84)岁;研究组情况: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19-76岁,平均年龄(45.66±6.80)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予遵医嘱给药、隔离等护理干预,分析患者護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因素,具体如下:(1)消毒、隔离操作不够规范:有些医护工作者对患者进行确诊治疗/护理干预后,存在未能及时洗手/卫生不彻底的情况,在诊疗/护理下位患者时易于把病毒、细菌传递到患者,有的护理人员未认真遵循有关规定,更换隔离衣物;消毒液体的配比不够标准及消毒液配置后使用不及时、未能根据消毒面积对消毒液予以喷洒等因素,均会使消毒效果降低。(2)护理人员缺乏消毒意识:护理人员未能意识到消毒的重要意义,仅仅为应对科室检查,使消毒效果降低。(3)医疗废物未能有效处理:需要分类盛装并严加封存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护理操作过程中生成的医疗垃圾,及时把锐器物放置在锐器盒内,以免伤害他人。

研究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加强安全教育。带领护理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治理办法》等法律知识,提升自我防护观念,尽量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2)强化病房管理。护理人员要确保病房空气通畅,采取喷洒消毒剂/紫外线等方式对病房进行全面、透彻消毒,且用消毒剂擦洗病房中的物品。(3)锐器的规范管理。参照锐器使用报告登记体系,规范管理科室中存放的锐器,将已用的注射器针头及时丢入锐器盒,以免刺伤患者/护理人员。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意外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具体分四个级别:十分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当前最先进的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意外事件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

研究组发生护理意外事件以及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参见表1所示:

2.2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参见表2所示:

3讨论

临床特别重视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因为这种疾病在临床发病率较高,可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对临床医生而言,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把患者感染发生率降低,增强治疗安全性能,维护医护工作者的安全。

感染性疾病科患者一般表现为感染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及真菌等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以呼吸道感染、肝炎、肠道疾病、艾滋病疾病最为常见,传染病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具有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属于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以疾病复发及传播能力的控制为主要手段。

感染性疾病科的护理人员要充分误别及有效评价护理过程中可能性的风险因素,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把风险降至最低。此次研究中,科室消毒及隔离不够规范、护理人员消毒观念淡薄、医疗废物未有效处理等是感染性疾病科的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在对研究组患者施予强化安全教育、强化管理、病房管理、锐器

规范管理等针对性干预后,护理意外事件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为10.00%和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综上所述,对感染性疾病科的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施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护理意外事件和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卫延平, 武爱萍.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6):152-152.

[2] 孙巧珍.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分析[J]. 健康之友, 2019, (19):16-17.

[3] 李珊.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J]. 健康养生, 2019, (18):46.

[4] 周桂花.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02):20.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