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2021-10-13 01:23辛薇杨俐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辛薇 杨俐

【摘要】目的:对结合性胸膜炎患者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依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首先对结合性胸膜炎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编写,然后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开展护理,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治疗效果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结核性胸膜炎;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9--01

结核性胸膜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结合菌从原发综合性肺门和纵膈淋巴结经过淋巴管逆行流入胸膜腔导致的[1]。结核性胸膜炎在结核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会对患者健康和生活早晨严重影响[2]。所以临床治疗中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对于患者治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我院收治1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研究,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1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其中包括54例女、66例男;患者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为(50.5±8.7)岁;病程3周~1年;临床症状包括112例发热,116例患者胃寒,120例患者咳嗽,70例患者胸痛,82例患者盗汗,60例患者呼吸困难。;依据CT扫描和B超检查发现56例患者为左侧,60例患者为右侧,4例患者为双侧。将2015年6月及以前入院60患者成立对照组,2015年6月以后入院60例患者成立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护理

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①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或头高较低,进而有效放置引流管。②引导患者形成健康饮食习惯,多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饮食过多或多少,进而对体力恢复造成影响。③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是否吸氧进行确定,同时确保患者鼻导管通常。④指导患者正确排痰和咳嗽,避免呼吸道堵塞。⑤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下床活动,进而促进患者肺部活动锻炼和身体机能协调性提升。⑥若患者存在胸腔积液,护理人员协助医生抽吸胸腔积液,并开展抽水后护理工作。⑦依据医嘱指导患者按时用药,并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⑧依据医嘱开展抗炎和抗结核治疗。

1.2.2观察组患者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①依据本科室制定标准化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首先向患者介绍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解释,进而在后续工作中获得患者有效配合。②住院第1~3开展入院处理和护理评估,对患者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等进行评估,并依据医嘱开展针对性治疗,并对相关检查进行预约。③住院第4天协助医生进行胸膜活检、胸腔穿刺等检查,同时对患者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④住院第5~7天开展胸腔引流管计量和护理工作,并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药物服用健康教育。对患者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进行动态评估,依据结果对相应护理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⑤住院8~13天开展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并进一步强化抗结核药物应用宣教工作。⑥住院14天开展胸腔闭式引流拔管后护理,并开展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对于项目执行情况,护士每天在对象项目表格中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其中患者不存在胸痛和胸腔积液症状,不存在胸膜肥厚为痊愈;患者胸腔积液吸收量超过80%,胸痛症状获得明显改善,不存在胸膜肥厚为显效;患者胸腔积液吸收量在50%~80%之间,胸痛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胸膜存在轻度肥厚为有效;以上指标均不符合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整合处理,采用()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运用X2检验,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0.05表示。

2结果

对照组60例患者中22例患者痊愈、20例患者显效、10例患者有效、8例患者无效,具有86.7%治疗有效率。观察组60例患者中26例患者痊愈,24例患者显效,10例患者有效,具有100.0%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X2=14.24,P<0.05)。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是肺外结核的常见类型,通常在原发性肺结核后半年内发病,因结核菌逆流至胸膜或血性播散累及胸膜而发病[3]。该疾病患者具有非常突出的临床表现,相对于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其胸痛和发热更为显著[4]。临床中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树进行治疗,所以科学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0例患者中26例患者痊愈,24例患者显效,10例患者有效,具有100.0有效率。对照组60例患者中22例患者痊愈,20例患者显效,10例患者有效,具有86.7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治疗效果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6]。

参考文献:

[1]邱凤兰.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護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5(10):119,125.

[2]方亚利,张永利.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9,23(8):145-147.

[3]张蕴淑.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19(21):162-162,164.

[4]苏惠清.健康教育为核心的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8):1085-1087.

[5]奚亭蓉,任亚萍.运用护理路径对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29):108-111.

[6]赵辉,王子珍.临床护理路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7):1608-1611.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